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婴儿配方乳粉在用的7种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核桃油、葵花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棕榈油和椰子油)入手,通过检测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对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几个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进而与3种新型植物油(双低菜籽油、米糠油和红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对新型植物油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文超 《中国油脂》2021,46(4):68-71
以紫苏籽油、芝麻油、胡麻油、青花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8种植物油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8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最高,为43.98%,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6500%,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63.89%;8种植物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青花菜籽油>胡麻油>花生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与其多酚含量一致;8种植物油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芝麻油>大豆油>青花菜籽油>花生油>胡麻油>玉米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构建奇亚籽油的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 并对奇亚籽油进行掺伪鉴别。方法 以奇亚籽为研究对象,采集30批次来自多个产地的奇亚籽油作为样本,对其脂肪酸进行GC分析,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奇亚籽油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据此鉴别掺伪量分别为10 %、20 %、30 %、40 %、50 %的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芝麻油、花生油、葵花仁油和大豆油的掺伪模型。结果 奇亚籽油所含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为主;通过相似度评价30批次奇亚籽油的相似度均>99.5 %;聚类分析结果将30批次奇亚籽油按不同产地分为6大类;利用指纹图谱可以鉴别掺伪量10%及以上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芝麻油、葵花仁油、大豆油掺伪模型,20%及以上花生油掺伪模型。结论 通过分析奇亚籽油脂肪酸组成并建立气相色谱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为鉴别纯奇亚籽油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和玉米油为原料制成调和煎炸油,对原料油及调和煎炸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合冷藏实验选出最佳配方为:大豆油60%,棉籽油25%,玉米油10%,棕榈油5%.测试了调和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分、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氧化值、酸值、羰基值在煎炸期间符合<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选择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紫苏籽油.以得油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获得紫苏籽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夹带剂为乙酸乙酯,添加量为CO2摩尔流量的3%,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 MPa.在此条件下,紫苏籽油得油率为36.7%.对萃取所得紫苏籽油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除了酸值偏高以外,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尤以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1.45%.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紫苏籽压榨制油前热处理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数据,对紫苏籽进行不同程度的红外或微波热处理,根据热处理后紫苏籽的水分含量分为低、中、高3组,随后进行压榨制油,测定了经不同热处理得到的紫苏籽油的相关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微量活性成分含量,评估了不同紫苏籽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方式对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未经处理的紫苏籽油相比,经微波热处理的紫苏籽油酸值降低,红外热处理的紫苏籽油过氧化值降低,经过微波和红外热处理的紫苏籽的出油率,油脂的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随着红外和微波热处理程度的加深,紫苏籽油中生育酚含量逐渐降低,多酚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红外热处理)和先升高后降低(微波热处理)。综上,选取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及条件可以获得较高品质的紫苏籽油。  相似文献   

7.
红花籽油和紫苏籽油不同配比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红花籽油和紫苏籽油不同配比的降血脂作用。将正常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红花籽油、紫苏籽油、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1. 18∶1、2. 59∶1、5. 42∶1组;将正常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0. 47∶1、2. 59∶1、4. 01∶1、5. 42∶1、8. 25∶1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对应配比的油,灌胃量10 mL/kg。灌胃30 d后,小鼠取血,大鼠取血及肝脏,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小鼠TG、TC含量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2. 59∶1组、5. 42∶1组均显著降低,2. 59∶1组LDL-C含量显著降低,2. 59∶1组、5. 42∶1组HDL-C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大鼠血清TG、TC含量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0. 47∶1组、2. 59∶1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0. 47∶1组、2. 59∶1组LDL-C含量显著降低,2. 59∶1组HDL-C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大鼠肝脏TC含量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0. 47∶1组、2. 59∶1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 59∶1组和4. 01∶1组TG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0. 47∶1组、2. 59∶1组LDL-C含量显著降低。红花籽油和紫苏籽油不同配比对正常动物血脂具有降低作用,其中红花籽油与紫苏籽油配比2. 59∶1组降血脂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压榨、浸提与超临界CO2萃取3种工艺制得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组成、挥发物、不皂化物、维生素E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不同工艺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制得的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通过脱壳处理能显著降低超临界CO2制备紫苏籽油的蜡质含量,提高紫苏油品质.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了正宁紫苏和宁县紫苏籽油,并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紫苏籽油的品质均较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2.91%和61.57%。正宁紫苏更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紫苏籽、牡丹籽、亚麻籽、金花葵籽为材料,采用压榨法提取4种植物油,对4种植物油进行多酚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辐射活性比较分析,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4种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紫苏、牡丹、亚麻、金花葵4种植物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紫苏、牡丹、亚麻的α-亚麻酸含量大于37%;多酚含量变化趋势为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牡丹油籽金花葵籽油,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与其相同;紫外吸收能力是紫苏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金花葵籽油。烘箱法加速氧化前后的过氧化值变化稳定性为紫苏籽油金花葵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这3种亚麻酸含量高的植物油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吸收能力相比于金花葵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