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卫 《煤质技术》2012,(4):20-22,30
介绍了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在原煤洗选加工中的应用,指出其可有效控制洗精煤的质量,并利用其对混配原煤的合理性作出判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煤显微组分组成对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配合单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镜质组含量及配入比例的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预测方法,同时以开滦矿区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Ro,ran介于0.88%~1.30%)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Design-Expert 8.0进行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分析。三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镜质组含量和配入比例,参与配煤的单煤镜质体反射率是影响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显著性因素;当各配合单煤镜质体反射率确定时,两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镜质组含量和配入比例均是影响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中不清晰的显微图像是否影响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最终测值该问题,从焦距偏离、入射光强度以及煤的变质程度等方面研究图像质量对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近物镜端与远离物镜端焦距偏离均会导致镜质体反射率偏低,且偏低值相当;当焦距偏离2μm以上时,煤岩自动测试采集的图像中镜质体测试精度不能满足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的准确度要求。对焦距偏离2μm以内时所采集图像质量的影响,还应针对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及不同的光照强度等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地质体中有机质热演化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地质有机温度计-镜质体反射率的模式进行了归纳和评述,进而以我国华北地区晚古生代煤层的热演化史为例,介绍了镜质体反射率化学动力学模式在古地热场特征及煤中有机质生气生油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煤岩分析能力验证计划的开展有助于了解煤炭检测实验室在镜质体随机反射率和显微组分检测项目的技术水平以及可提高煤岩分析人员鉴别显微组分的能力。组织机构按照国标制备1批煤岩分析样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制定作业指导书,连同样品随机分发给参加者,对参加者的检测结果采用稳健统计分析中的“算法A”确定煤的镜质体随机反射率和显微组分测定结果的指定值和能力评定标准差,采用z比分数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共有21家实验室参加煤的镜质体随机反射率测定,20家结果满意,满意率达95.24%;13家实验室参加显微组分测定,其中镜质组和矿物的检测结果中各有1家为不满意,满意率为92.31%,壳质组满意率为100%,惰质组有1家不满意、1家有问题,满意率为84.6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室能够准确测定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和显微组分含量,只有个别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偏离指定值较大。不满意的实验室需按照给出的技术建议进行分析并整改,同时加强人员的煤岩学知识培训,提高其组分鉴别水平以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与有机分子的芳化作用、缩聚作用间的相关关系这一原理,通过伊犁盆地干酪根的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分析,表明了伊犁盆地干酪根正处于成熟阶段;同时,初步反映出干酪根反射率与铀的矿化度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梁新平 《煤炭技术》2004,23(1):102-104
研究了在测定镜质组反射率的过程中 ,在不同室温状态下所测定镜质组反射率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执行GB/T 482—2008《煤层煤样采取方法》时遇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易于操作的具体方法,并建议在标准中应有备注说明或另行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Zeiss Axioskop与MSPUV—VIS2000岩相分析系统,从仪器调试、测试过程以及组分识别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镜质体反射率准确测定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烟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与煤种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制定《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所依据的近600个烟煤煤层煤样实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煤种烟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的分布范围,探讨了烟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与中国煤分类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种之间的关系较复杂,特别是在中低变质烟煤阶段,相同变质程度煤往往归属于不同煤种,受煤岩组成和还原程度的影响较大.但总的来说,烟煤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种之间的关系规律性明显.  相似文献   

13.
关于1/3焦煤煤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公司炼焦用各地区1/3焦煤进行了工业指标分析、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胶质层指数测定结果比较及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各地区1/3焦煤煤质存在明显差异,河南、安徽等省区1/3焦煤挥发分和变质程度适中,成焦粒状镶嵌结构高;四川地区1/3焦煤惰性成分含量高;山东、河北等省区1/3焦煤挥发分高,变质程度低,且山东部分矿点1/3焦煤偏气煤性质.由于各地区1/3焦煤性质的差异,因此在配煤炼焦中应将各地1/3焦煤进行细分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煤岩镜质组显微组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结构复杂、特征量多且相互交织从而影响分类准确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煤岩显微组分镜质组分类方法。首先根据镜质组显微图像中各组分呈现的条状、团块、颗粒等纹理特点和亮度差异,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能量、熵、惯性矩、局部平稳性等纹理特征量和基于灰度分布统计的亮度比、均值、均方差、三阶矩偏度等亮度相关特征量对其进行描述,构成初始特征量集;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始特征量集进行进一步的抽取;最后构建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支持向量机(RBF-SVM),采用积累贡献率较大的主成分作为分类参量实现镜质组的自动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纹理和灰度统计特征可有效刻画煤岩镜质组显微组分;采用PCA对初始特征进行抽取之后,用于分类的特征空间维数大幅度降低,分类算法的泛化能力增强,分类的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平  姚伯元  张代林  曾涛 《煤炭学报》2013,38(10):1862-1867
为更准确地定量描述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的相对活性质量差异,考察14种单煤添加不同比例惰性物测定的表观黏结指数G′值随镜质组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G′值对镜质组含量的线性关系显著,采用拟合出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倒数1/k作为考察镜质组活性质量的指标,可排除各单煤镜质组含量差异的干扰,更准确地揭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质量的变化规律。论证了筛选出的高斯曲线模型是描述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变化规律的最优模型,据此给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相对活性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同烟煤镜质组、惰质组制备活性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辉  李书荣  陈鹏 《煤炭学报》2000,25(3):299-302
用密度法分离富集了大同烟煤镜质组和惰质组,研究了大同烟煤镜质组和惰质组制备活性炭性能,以富集的镜质组和惰质组为原料,经成型、炭化和活化等过程,制成活性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成因及显微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在同烟煤镜质组制备的活性炭亚甲兰指标高于惰质组,表明由大同烟煤镜质组制备的活性炭中孔发达。  相似文献   

17.
煤岩分析在焦化企业煤质评价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岩分析在焦化企业评价煤质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并探讨了煤岩分析设备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在煤质分析中综合煤岩分析和各项常规化验指标,则可更为客观地评价包括混洗煤在内的各种煤的煤质。  相似文献   

18.
韩立亭 《煤质技术》2009,(4):26-27,33
分析了GB 474-2008与国际标准ISO 18283:2006和GB 474-1996的主要差异,对GB 474-2008的部分条款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