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鹏 《电焊机》2005,35(1):54-56
振动消除宏观残余应力的机理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明确.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及柴油机机体振动消除残余应力的测试结果,提出了宏观残余应力平衡机理及振动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并对振动消除残余应力作了动力学分析,认为振动时残余应力的释放与振动时间呈现指数关系,这一结果得到了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铸件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和危害,详细阐述了热时效和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工艺方法,并对两种时效处理工艺过程、应力消除效果、成本、节能降耗等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振动时效(VSR)消除焊缝残余应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传统时效时费力的种种缺陷,本文介绍了用振动时效(VSR)消除焊缝残余应力,通过大型测试平台的实际应用表明,用VSR技术进行时效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型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测试及振动消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用振动时效法消除035柴油机机身残余应力船舶总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兴平713102)徐胜利,吴建鹏,李瑞城国营陕西柴油机厂焦建成,王爱国,马希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幼平035柴油机机身铸件属于大型复杂件。其外形尺寸为4200×1300×900(mm),重...  相似文献   

6.
利用振动时效技术消除大型筒体的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骥 《焊接》1996,(2):20-22
利用振动时效技术消除了质量为100t的大型筒体的焊接残余应力,选用了最大激振力为20kN的WZ86B型激振装置,激振点选在刚性较大的厚板处,效果明显,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压支架油缸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以及由于残余应力显现的油缸变形问题,采用振动时效进行残余应力消除和均化,使用金属磁记忆应力检测仪分别对振动时效前、后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频谱谐振原理的振动时效处理,能够对缸筒加工后的残余应力起到均化作用,加工变形得到有效改善,能够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并讨论了频谱谐波时效消除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频谱谐波时效消除应力与传统的热处理时效工艺的对比工艺试验,验证了频谱谐波时效铝合金零件加工中的消除应力控制变形的有效性,对于高强铝合金小型薄壁结构件和大型结构件,效果优于热处理时效消除应力,并给出了频谱谐波时效消除应力技术在航天器大型铸件、精密零部件、大型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大直缝焊管热时效与振动时效消应力工艺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时效和振动时效两种工艺控制大型直缝焊管的焊接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热时效和振动时效工艺均能有效降低Q345钢大型直缝焊管的残余应力,使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且焊接区的消应力效果相对于母材区更为明显.其中振动时效对铸态组织有良好的消应力作用,但对于冷塑性变形加工状的组织消应力效果不理想.热时效工艺的消应力效果和均化应力能力优于振动时效工艺,但在满足消应力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因素和工艺便捷性,最终选定振动时效作为消应力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现场试验,通过对精密箱型结构件应用动应力分析和VSR工艺前后残余应力测量,确定现行VSR工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振动时效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通过与常规的退火处理做铸件内应力消除率、铸件在三个月内的尺寸变形量等方面的试验对比,使此技术在我公司装载机变速箱箱体零件上的成功应用并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304L超低碳不锈钢板的振动时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凡  饶德林 《热处理》2005,20(3):36-38
针对304L不锈钢底板的焊后残余应力,采用振动时效(VSR)的方法进行消除。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应用JB/T 5926—91标准对振动时效工艺进行了定性评价。采用盲孔法测定了焊后和振动时效后底板焊缝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残余应力下降了30%以上。试验结果显示振动时效工艺可以替代热处理时效,明显消除304不锈钢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3.
振动时效的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旸  李庆本 《焊接学报》2000,21(1):79-82
针对振动时效的实际情况和材料动态力学行煌特点,对以往研究中一些未加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作振动力学分析。对构件共振时的屈服极限、剪切变形以及转动惯量和子结构的作用进行考察,以期为振动时效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上的支持实际观察人为,在动态情况下,材料拉伸屈取极限大于静态下的屈服极限1~2倍。若想使残余应力与有限的动就中达到动态屈服极限成为不可能,而在拉压应力的剪切应力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施加循环载荷 ,研究振动时效对 2 0 % (体积分数 )SiCW/ 6 0 6 1Al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及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循环上限应力增大热残余应力单调下降 ,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循环上限应力之间并非是单调关系 ,选择适当循环上限应力可以获得最高拉伸强度。当循环上限应力超过一定程度后 ,振动处理会对复合材料界面造成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5.
振动时效的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旸 《焊接学报》2000,21(1):79-89
针对振动时效的实际情况和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特点 ,对以往研究中一些未加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作振动力学分析。对构件共振时的屈服极限、剪切变形以及转动惯量和子结构的作用进行考察 ,以期为振动时效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上的支持。实际观察分析认为 ,在动态情况下 ,材料拉伸屈服极限大于静态下的屈服极限 1~ 2倍。若想使残余应力与有限的动应力叠加达到动态屈服极限成为不可能 ,而在动态情况下剪切屈服极限较低 ,所以在振动时 ,应力松弛是由于残余应力、剪切应力和拉压应力的剪切应力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振动时效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东 《热处理》2010,25(1):1-5
金属工件在铸造、焊接、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其内部将产生残余应力,从而降低其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振动时效是对工件以某种频率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与传动的加热时效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和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振动时效是一种局部循环塑性现象,当循环载荷与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叠加超过材料的局部屈服强度时就会发生残余应力释放。采用流变塑性模型对振动时效进行仿真,分析了振动时效过程中应力幅、应变幅、振动频率、振动周期和材料屈服应力等对振动时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时效中应力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力幅或应变幅,振动频率和材料参数也是关键因素,而振动周期或时间对振动时效没有很大影响。将此振动时效模型应用于7075铝合金试样机械载荷下的应力松弛实验,所得结果与仿真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冬  谭明华  王伟明  何闻 《机床与液压》2007,35(7):225-228,244
对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回顾了振动时效技术的发展史,重点对其机理、工艺及效果评定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它的推广及应用进行了探讨.由于振动时效有着热时效、自然时效不能取代的优点,因此它将成为调整工件残余应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振动时效效果现场判断的判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复杂构件为对象 ,讨论了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等因素对其振动响应特性的不同影响 ,对运用连续扫频法揭示出的振动时效动力学曲线呈现“几”字形规律做了进一步解释。分析表明 ,扫频曲线上共振峰的移动与形貌变化决定于构件结构刚性、结构阻尼和粘性阻尼等诸多因素变化的综合影响。以提高尺寸稳定性、降低和均化残余应力为目的的振动时效工艺 ,必须以此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据此 ,作者对施振效果的现场即时定性判断的判据提出了新观点 ,认为 ,与振前扫频曲线相比 ,振后扫频曲线是否简洁而平滑 ,是振动时效工艺效果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