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某1450mm铝箔轧机控制系统为例,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主站通过Profibus-DP总线存取协议对分布式I/O进行实时控制,PLC主站之间以及PLC主站与上位监控机之间通过Profibus-FMS协议进行通信,上位机控制系统实现铝箔轧制的工艺参数优化控制,并且研究了现场总线的实时性.运行结构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及可适应性.进而提高我国铝箔轧制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钢铁领域的设备控制通常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执行。随着工业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基于硬件的PLC已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5G云架构的软件定义控制系统,对软件定义PLC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5G通信网络、云平台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际场景对云化软件定义PLC控制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对工业厂区控制系统的高性能接入、传输、计算、存储的需求,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生产全流程统一云化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钢铁领域的设备控制通常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执行。随着工业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基于硬件的PLC已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5G云架构的软件定义控制系统,对软件定义PLC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5G通信网络、云平台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际场景对云化软件定义PLC控制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对工业厂区控制系统的高性能接入、传输、计算、存储的需求,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生产全流程统一云化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经由网络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文章讲述了S7-300PLC通过CP341模块与第三方设备之间的网络通讯,给出了具体的通讯协议,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部分实现代码示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业互联网应具备的特征,结合现有工业互联网总体现状,分析总结传统工业自动化封闭式五层架构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支持数据高效流转的云、边端新型工业网络协同架构,架构的变革对现有技术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传统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新的机遇。其次,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提出适配新型工业网络基础架构的两项关键技术。5G–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协同传输技术,包括5G–TSN异构网络融合架构、网络时钟适配机制以及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融合管控和资源调度三部分技术内容;基于确定性网络的云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包括工业控制虚拟化和5G云化工业控制技术两部分技术内容。基于此,提出自主设计面向实时运动控制的5G云化PLC与EtherCAT融合系统,以及面向实时运动控制的EtherCAT与TSN融合系统试验平台,并验证了新型工业网络架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对未来网络、控制、计算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之间的融合问题及潜在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450 mm铝箔轧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的主站通过Profibus-DP总线存取协议对分布式I/O进行实时控制,主站之间以及主站与上位监控机之间通过Ethernet协议进行通信,上位机进行铝箔轧制的工艺参数优化控制,可提高铝箔轧制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Siemens PLC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对于普通用户和改造项目,利用PPI协议实现PLC与上位PC机通信一直是一个瓶颈.通过对PPI协议的解析,在上位PC机,可编写基于VB6.0的通信模块以实现与PLC通信,可以方便实现控制对象的状态参数的显示、记录及生产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450 mm铝箔轧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的主站通过Profibus-DP总线存取协议对分布式I/O进行实时控制,主站之间以及主站与上位监控机之间通过Ethernet协议进行通信,上位机进行铝箔轧制的工艺参数优化控制,可提高铝箔轧制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PROFIBUS—DP工控网为基础,建立基于WinCC与PLC之间的通信来交换数据,组成总线控制网络,阐述了WinCC与PLC之间数据通讯与在线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Omron协议宏的工业炉PLC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一种新颖、高效的通信方式--0mr0n协议宏技术,研究开发工业炉PLC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一台功能强大的PLC上位机与多个控制器下位机组成,它们通过RS485串行总线形成一个分步式的异步协议宏通讯网络.文中同时还对通信协议宏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电能的利用率直接影响电网的供电效率。为了提高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输送质量,降低无功功率,而无功率发生器SVG是目前无功功率补偿领域最佳方案,相比以往传统的调相机、电容器电抗器补偿及以晶体管控制电抗器TCR为代表的SVC补偿装置等更具有优越的性能。文章主要介绍无功率发生器SVG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并从性能上与传统电容补偿器及SVC系统作以比较,介绍SVG系统优化节能运行及日常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在风电场的无功补偿问题,结合江西某风电场需要采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方案,对目前风电场较多采用的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和MCR(磁阀式可控电抗器)型SVC、SVG(静止无功发生器)、SVG+FC(补偿电容器组)等多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和详细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项目单位对工程造价的要求,确定了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最终采用SVG+FC型。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方式之一是通过并联电容器来完成的,并联电容器是提高系统功率因素,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联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重要设备,是企业用电实现"节能"方法之一,并联电容器从安装运行、维护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电能的利用。本文介绍了并联电容器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熊友红 《冶金动力》2007,5(6):1-4,7
根据低压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原理,确定补偿电容器容量及方法,以无功补偿降低电能损耗减少用电单位的电费开支为理论基础,建立了计算配电网系统节约电能和用户节约电费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用8098汇编语言设计了节能和节电计算程序。通过算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功补偿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中,由于大量的电力负荷是感性负荷,因此企业的自然功率因数比较低,这样不但降低了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变电、输电设施的供电能力,而且使网络电力损耗增加,线路的电压降增大,使得用电设备的运行条件恶化。为此需对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防止无功倒送,从而节约电能,提高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涛  徐蕾  潘忠民 《山东冶金》2011,33(2):40-42
由于大量冲击负荷的存在,造成了济钢第6降压站电能质量严重下降。测试表明,3号主变压器35kV母线电压波动达到了6.188%,远超过国标要求的2%允许值;2~7次谐波电流较大(7.22~12.56A),功率因数仅为0.5,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达2.17%。经分析论证,选用TCR型SVC作为系统无功补偿装置,计算确定的补充功率为30MVA。加装SVC后,系统的电能质量明显改善,35kV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1.3%,功率因数≥0.95,电压波动和闪变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于洪喜  李冰  张银山 《冶金自动化》2005,29(3):43-45,49
基于首钢中板厂35kV变电站SVC供电系统,首先介绍了该厂的电源系统和设备负荷情况以及SVC系统容量的确定,然后介绍了SVC系统组成和技术特点。通过总结SVC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效益分析,得出采用TCR型SVC对于消除轧机无功冲击效果明显,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无功补偿系统。  相似文献   

18.
贵溪冶炼厂动力车间转炉送风机是为熔炼转炉吹炼时提供常氧空气的设备,风机运行时的出口风量与风压值随着转炉吹炼工况的变化同步发生改变,一旦风量与风压值不能满足转炉吹炼要求,将直接影响转炉吹炼效率,从而影响闪速炉的投料量。贵冶结合转炉生产工艺实际情况,简述了新购转炉送风机的选型方法、并介绍了风机安装投运后联动调试技巧。  相似文献   

19.
石年红 《有色冶炼》2006,35(6):48-51
通过对35kV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定量测试与分析,提出了无功补偿的治理方案并加入实施,提高了功率因数,避免了系统谐振,改善了电网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5kV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定量测试与分析,提出了无功补偿的治理方案并加入实施,提高了功率因数,避免了系统谐振,改善了电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