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扬  杨琳 《家具》2023,(2):7-10+27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材料,被广泛使用在家装建材等领域。木材随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易吸湿滋生真菌,导致稳定性和强度下降。木蜡油由天然蜡和天然油组成,具有无毒无害、绿色天然的特点。总结了木蜡油和植物油的特性与区别,以及木蜡油常用改性木材的方法——表面涂饰和浸渍;阐明了常压普通浸渍和真空浸渍的应用与区别。真空浸渍利用负压加快浸渍速度,在制造透明木材、高性能木材、超疏水木材等方面具有诸多应用。木蜡油改性木材能够降低其吸湿性,增加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木材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对木蜡油改性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高性能木蜡油木材改性方式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NC)经过喷雾干燥得到纤维素微纳颗粒(CNCmp),再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进行硅烷化改性,配制成超疏水涂料喷涂于定性滤纸上制成超疏水滤纸。实验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对于制备超疏水滤纸具有重要影响,在自制的硅烷化反应装置中,当MTMS用量为70μ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10 min,获得的硅烷化改性CNCmp可制备超疏水滤纸。同时发现,分别使用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和MTMS对CNCmp进行改性后制备超疏水滤纸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涤纶织物疏水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采用固态含氟树脂对涤纶织物进行疏水改性。探讨了超临界CO2处理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涤纶织物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对涤纶织物进行疏水改性是可行的。在温度70℃、压力30 MPa条件下处理4 h,涤纶织物的疏水性可达到超疏水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巴胺和金属离子Fe^3+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和单因素试验优化改性条件,制备超疏水棉织物Fe^3+@PDA@ODA@cotton。超疏水棉织物具有优异的疏水特性(静态水接触角151°-162.1°)及高效的油水分离效果。同时,改性棉织物显示出较好的耐久性,经过多次洗涤和耐酸碱性测试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特性。  相似文献   

5.
染苑精粹     
《印染》2017,(12)
正超疏水抗紫外尼龙织物的纳米SiO_2涂层整理201711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_2,并采用轧-烘-焙工艺处理尼龙针织物。纳米SiO_2涂层织物通过ZnO原位沉积改性后,再采用硬脂酸钠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整理织物进行表征,采用水接触角评估织物亲水性,并评估了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织物的水接触角达到151°,具有超疏水性;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达到279.68,紫外线防护性能优异;经过10次水洗后,改性织物仍具有较好的超疏水和紫  相似文献   

6.
李维斌  张程  刘军 《纺织学报》2021,42(8):109-114
针对目前超疏水材料表面耐久性较差的问题,将十八胺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SiO2颗粒与聚二甲基硅烷的混合溶液浸涂到棉织物表面制备超疏水棉织物,对其化学成分、表面形貌、接触角、机械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油水分离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聚二甲基硅烷添加量为1.0 mL,改性SiO2颗粒添加3.0 g时,棉织物展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与水滴的静态接触角为164.5°,其在机械磨损和酸碱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用超疏水棉织物作为过滤材料,其油水分离效率达90%以上。该超疏水棉织物坚固、环保,易于制造,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物质,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透气性和生物降解性,而纤维素的超疏水化改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喷涂法、浸渍法、相分离法、化学沉积法等,重点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对纤维素改性,使其具备超疏水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超疏水织物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以毛/涤织物为基材,探索不同粒径尺度溶胶整理毛/涤织物构造有效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改性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仪和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织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胶-凝胶工艺,可成功制备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将不同尺度纳米硅球原位结合到纤维表面,能够在纤维表面构造有效的微-纳米多级复合结构;再使用含疏水性长链的硅烷对粗糙表面进行改性,可开发具有超疏水特性的毛/涤织物。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森林日趋衰减,而木材需求量则不断增加,为此,日本、苏联和欧美等国兴起新型超级木材的研究开发。 日本准备研究的超极木材有: 乙酰化木材。将木材乙酰化,实际上是将木材中本来富于吸湿性的活性羟基变成疏水性的乙酰基,从而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腐性、耐虫蛀性以及强度和音响效果。经乙酰化的木材,可采用粘接方式制成多层板和胶合板,其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由ZnO组成的超疏水表面的合成和性能。ZnO本身具有亲水性,但通过改性表面微结构可以生成疏水性表面。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将纳米ZnO种子打印在载玻片上,形成微凸包,再通过水热法生成ZnO微晶棒以获得超疏水表面,测得表面接触角为153°。同时分析了具有不同微晶棒阵列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超疏水聚乳酸吸油材料,研究分析了目前使用较多的聚乳酸超疏水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法降低了纤维的细度,提高了聚乳酸纤维膜的疏水性,达到了超疏水性,但由于其较低的工艺生产量和高电压的安全隐患,商业化应用受到了限制。相分离法通过溶剂挥发两相分离,最终获得聚乳酸超疏水表面,利用该方法可以控制材料孔径而改变材料性能,但制备工艺条件苛刻,批量化生产难度大。涂层法可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也可用于实验室,但部分溶剂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界中超疏水现象的启发,超疏水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纸基材料作为绿色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的柔性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如何将亲水性的纸基材料转变为超疏水材料是显著提升其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沉积法和喷涂法等技术对纸基材料的疏水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超疏水纸基...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从纸基材料(PBM)的多层级结构和物化改性方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PBM水蒸气阻隔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水蒸气阻隔的特殊性及在PBM不同层级结构上的传输机制;其次,论述了PBM的3D网络内部结构修饰处理对水蒸气阻隔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再次,基于PBM界面结构的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类阻隔性涂层对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最后重点总结了超疏水PBM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超疏水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之间的协同对立关系,探讨了改善超疏水PBM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必要性,并为超疏水PBM实现实际应用提出了研发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油酸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残渣木质素进行疏水改性后,配制成喷涂液喷涂于基材表面获得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方法对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表面形貌与荷叶相似,由葡萄串状微纳米结构组成。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在抗酸碱腐蚀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酸碱性;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的表面接触角始终都稳定在约153°。同时,该涂层对不同黏稠度的流体食品均有良好的抗粘附能力,相对于在普通塑料杯中,蜂蜜在该涂层表面的残留量降低了93.5%。因此,实验制得的木质素基超疏水涂层应用在食品包装容器内壁,可有效防止流体食物在包装上的残留,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海上输油管线的泄露溢油和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故障风险提高,溢油和工业有机废水泄露给海洋水体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危害。为了应对这一海洋生态风险,开发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的原油和有机污染物清除方法和材料意义重大。采用吸附材料处理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轻质、多孔、可生物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对其进行超疏水改性并应用于吸附处理原油和有机污染物泄露事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疏水改性方法与试剂,并对纤维素基超疏水气凝胶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对二氧化钛(TiO2)进行修饰改性,将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涂覆于棉织物表面以制备超疏水棉织物。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探究改性条件对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综合利用接触角测试、亲水亲油分析、抗粘附性能和防渗透性能评价其超疏水能力。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改性1 g TiO2添加10 mL VTES时效果较好。改性TiO2与涂层剂质量比为1∶7时,涂层织物接触角达到160.3°,滑移角为8.7°,耐静水压为33 733 Pa,防渗透性和抗粘附性能优异,同时具备良好的耐水冲击性。  相似文献   

17.
高晶  王璐 《纺织学报》2019,40(9):91-96
针对毛/涤织物中羊毛和涤纶表面没有足够的反应活性位点,难以进行化学改性,制约了毛/涤织物在超疏水方面的表现等问题,先采用紫外光照射,再用过氧化氢对毛/涤织物进行前处理,使用二氧化硅对毛/涤织物进行疏水改性,通过静态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羊毛Allw?rden反应实验等方法分析前处理工艺对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织物经紫外光照射后再用双氧水处理时,紫外光照射先使羊毛表面拒水性细胞膜消除,双氧水处理进一步破坏了羊毛表面的鳞片层,使羊毛表面暴露出较多的化学反应位点,因此,硅颗粒更容易沉积在羊毛表面,赋予羊毛织物超疏水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超疏水感光变色涤纶织物,以甲胺、纳米Ti O2、感光变色粉、有机氟整理剂为原料,通过胺解处理、涂料印花技术和拒水整理来赋予织物超疏水性能和感光变色性能。分析研究了改性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拒水性能和感光变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胺解和纳米Ti O2粒子可使涤纶织物表面获得一定的粗糙度,制备的超疏水感光变色织物的水接触角为151°,织物展现出良好的感光变色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织物颜色可由白色变成紫色,并且这种感光变色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7,(2)
以正硅酸乙酯(TEOS)、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前驱体,采用一步St?ber法在纤维表面负载疏水性纳米SiO_2。通过调控TEOS、HDTMS和氨水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在涤纶织物表面构筑微纳双阶粗糙结构,结合HDTMS的疏水化作用,获得具有超疏水和防水透气性的多功能织物。测定了织物的耐水压性能、表面形貌、表面润湿性,以及超疏水的稳定性等。结果表明:改性后织物表面的水滴接触角为162°,可承受8 044 Pa的静水压,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紫外光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印染》2019,(21)
采用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对原棉织物进行巯基改性处理,再根据点击化学原理,在紫外催化照射下,采用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PDMS)对MPTES改性的棉织物进行超疏水整理。含巯基和含碳碳双键的疏水化合物反应后在棉纤维上形成聚合物,可赋予棉织物超疏水性能。经优化后确定反应溶剂为二氯化碳,光反应时间为60 min,溶质物质的量比PETMP∶VPDMS为1∶3;整理后的棉纤维表面被微米级亚微米级聚合物包裹,具有抗紫外、耐酸碱性、耐水洗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