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气田生产HSE管理体系中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京 《钻采工艺》2008,31(4):135-138
规范的HSE管理体系,现己公认为国际石油界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入证。HSE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生态坏环境。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确定那些需要管理系统控制的HSE事项,应是油田生产HSE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油气田生产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分析、风险后果估算、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环境风险管理。文中论述了油气田生产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将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引入采油工程科研、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将HSE管理体系与科研生产融为一体,有效规避科研、生产、服务过程中的HSE风险和危害,确保科研成果或产品既满足技术需求,又实现了HSE的标准要求,对提升采油工程科研体系科技含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采油工程科研项目的 HSE管理体系和实践应用,并就"大庆油田深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项目的 HSE管理做了案例分析,对其他科研项目的 HSE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自2000年推行HSE管理体系以来,全员参与,以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为基础,全面制定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认真执行,严格管理等从本质上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了从结果管理、事故管理、目标管理和安全制度管理转变到过程管理、基础管理和安全文化管理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将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引入采油工程科研、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将HSE管理体系与科研生产融为一体,有效规避科研、生产、服务过程中的HSE风险和危害,确保科研成果或产品既满足技术需求,又实现了HSE的标准要求,对提升采油工程科研体系科技含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采油工程科研项目的HSE管理体系和实践应用,并就“大庆油田深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项目的HSE管理做了案例分析,对其他科研项目的HSE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西气东输管道施工的HSE管理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加强该工程的HSE管理 ,与国际施工管理接轨 ,势在必行。文章就西气东输管道施工的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工程风险评价和风险削减措施的制定、现场施工HSE控制等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为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HSE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炼油企业的高风险点集中在基层,各类安全、环境事故事件也大多发生在基层单位,而HSE管理的目的是控制风险。从炼油企业生产装置的日常管理出发,阐述了如何在基层单位深化HSE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炼油企业的高风险点集中在基层,各类安全、环境事故事件也大多发生在基层单位,而HSE管理的目的是控制风险。从炼油企业生产装置的日常管理出发,阐述了如何在基层单位深化HSE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曾朝新 《石化技术》2015,(1):65+144
油田生产过程中,各类储油罐底部沉积泥沙等含油淤渣会逐渐增多,不利于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需定期进行清污。然而,大部分清罐作业存在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窒息、泄漏污染等风险,需要制定符合HSE管理要求的防范措施来控制作业风险,实现健康、安全、环保作业,本文介绍了人工清洗常见储油罐过程中HSE风险及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企业中,安全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和危害评估”,而企业的重大安全风险,即各种设备事故、生产事故、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本文从采油厂基层班站日常管理角度出发,从细节管理,提高基层执行力,以及建设HSE文化五型班组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基层单位做好HSE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联合站当中应用HSE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其安全生产,定期的进行规范性的HSE管理活动,可以营造一个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安全的管理目标。HSE管理体系能够使油田联合站能够更好的运行,使联合站的环境管理、安全健康水平能够不断的提高,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油田联合站当中应用HSE管理体系,主要的是能够控制风险,做好事前预防的措施。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危害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