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超节点P2P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且灵活的缓存策略.该策略使用文件价值来决定缓存替换的对象,并且在替换之前使用"阈值"选择要缓存的文件,使其系统只缓存价值较大的热点文件.最后通过Trace-Driven的方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缓存策略LRU和LFU相比,这种缓存策略具有较好的缓存命中率和字节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园区网环境中部署了P2P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协同缓存策略。接入控制策略利用"阈值"和节点的位置关系选择缓存的数据。缓存替换策略利用价值函数"Cost"选择要替换掉的数据,该函数考虑了数据的被访问频率、大小及区域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数据一致性策略结合了Plain-Push和Pull-Every-time方案的优点并做了改进。通过两组模拟实验验证了这种协同缓存策略在降低时延、减少网络通信开销、提高缓存命中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技术是当今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校园网络设计,而网络模型研究是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在P2P网络中引入缓存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P2P网络模型,可应用于校园网络设计。  相似文献   

4.
混合P2P流媒体的缓存替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一种有服务器的混合P2P流媒体系统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等节点的缓存替换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鲁强  陈明 《计算机应用》2008,28(1):29-32
对于P2P语义覆盖网络,语义信息的维护和智能路径的选择是实现的难点。根据小世界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分类划分的P2P语义路由模型。通过建立节点本体来描述节点的网络结构和节点下的内容项,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路由消息格式和节点分类划分的方法,然后创建了支持内容语义查询的节点内相关性内容查询算法和节点间消息路由算法。通过实验对比,该语义路由模型能够提高P2P系统下的内容查找速度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占用的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6.
孙丽丽  欧阳松 《计算机工程》2008,34(20):127-128
P2P对于分布式文件共享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当前的P2P系统仍然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该文在构建超级节点叠加网络时考虑信任和语义的因素,语义相似的节点尽量分布在同一个域中。在选取超级节点时考虑信任值、节点能力及动态性等因素,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语义和信任机制的P2P资源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化P2P网络,提出一种动态协作缓存策略。此算法以缓存引起的收益和损耗为标准,决定是否在该节点缓存该资源,解决了以往算法只考虑单个节点性能而忽略系统整体负载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的降低系统负载,减少节点寻找资源时的平均跳数,较已有的缓存策略,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流媒体的需求不断提高,对视频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2P视频点播系统中传统的缓存替换策略无法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针对此问题,本文对传统的缓存算法FIFO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关联规则的FIFO替换算法(FIFO-AR)。为了进一步提升缓存替换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关联规则的缓存替换算法(CRA-AR)。根据用户的播放记录和视频段的流行度,并结合关联规则,从而得到待缓存的视频段。实验结果表明,FIFO-AR和CRA-AR相比于传统的缓存替换算法,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较少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基于P2P的点播系统中,由于客户端缓存区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而影响流媒体点播系统的服务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P2P的流媒体点播模型P2P_VOD,该模型将客户端缓存分为三个区,并详细阐述了客户端节点缓存区的缓存替换机制,综合考虑了数据块备份量的均衡性和节点VCR操作的命中率,使得节目数据块在各节点间缓存得到全局优化并有效缓解了服务器负载。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在启动延迟和服务器负载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语义缓存技术一直以来是数据库研究的热点之一。语义缓存是指将用户向服务器端提交的查询语句和查询实际得到的结果数据同一存储在指定的缓存中,因而其不仅包含有数据,还有对数据的相关描述信息,从而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在语义缓存之前,还存在页面缓存、元组缓存、块缓存等缓存技术。文中首先介绍语义缓存的模型,然后阐述和分析语义缓存查询匹配算法和缓存替换策略,最后对语义缓存技术进行总结,从而为语义缓存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面向网格计算、协同工作等特定P2P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节点的P2P混合网络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从而得到分组虚拟子网,由各子网内的超节点负责临近节点的加入与注销。该模型既克服P2P集中模型伸缩性不强,分散性P2P模型发送消息量大等缺点,又可以灵活地组织对等节点进行网格计算或组内协同工作等分布式应用。文章最后使用仿真实验表明K-means算法在网络节点聚类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刘震  邓苏  黄宏斌 《计算机科学》2009,36(12):60-64
在语义理解的基础上检索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是P2P走向更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支持语义的混合P2P网络模型M-Chord,采用基于元数据规范模板(MST)的语义描述模型,结合Chord和语义覆盖网的技术特点,对基于MST的语义覆盖网动态生成方法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语义扩展路由的概念,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检索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表明,M-Chord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语义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非结构化超级节点查找中,采用简单的泛洪或随机游走消息传递方式,效率不高,同时系统没有将非结构模糊查询和结构化数据定位方式有效地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分层象限空间的新型超级节点结构Quad,并在Quad上实现了两种非结构化超级节点查找方法:一是回溯扩展查找方法,该方法将泛洪和随机游走方式进行折衷,兼顾了网络流量和查询长度;二是利用Bloom Filter技术对回溯扩展查找进行改进。此外,Quad同时支持结构化数据定位。模拟结果表明,Quad查找在查询成功率、查找成本方面优于现有的超级节点查找方法。Bloom Filter能有效提高Quad查询效率并降低查找长度,同时Quad具有高效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4.
Sharing of structured data in 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s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a global schema.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s map network links to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order to assist in efficient resource discover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scheme that automate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schema synopses from semantic clusters of peers which own autonomous relational databases. The resulting mediated schemas can be used as global interfaces for relevant queries. Active nodes are able to initiate the group schema creation process, which produces a mediated schema representative of nodes with similar semantics. Group schemas are then propagated in the overlay and used as a single interface for relevant queries. This increases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retrieved answers and allows for fast discovery of interest groups by joining peers. As our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show, this method increases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retrieved answers and allows for faster discovery of semantic groups by joining peers.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P2P分发网中本地数据命中率低和中心目录服务器(Directory Server)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超级节点的PMDN(P2P-MediaDistribution Network)搜索策略MSS(Multi-Super-Peer Search),与传统的资源搜索策略相比,其不需频繁地查询中心服务器,且能充分考虑临近资源,因而系统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MSS策略与传统资源搜索策略相比,提高了本地命中率,缩短了用户的平均响应时间,也大大减轻了中心目录服务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超级结点的非结构化P2P系统中,研究了复杂多维数据的查询搜索策略,提出了一个应用于具有超级结点的非结构化P2P网络的综合框架,在该框架中,能够实现对多维数据共享、索引以及查询等操作的处理。以R^*-tree索引树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能够应用于P2P的扩展R^*-tree索引树,即EIR-tree树,研究了系统中集群信息的收集与维护、EIR-tree树的构建与维护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approach for obtaining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in a bottom–up, semi-automatic manner without relying on pre-existing, global semantic models. We assume that large amounts of data exist that have been organized and annotated according to local schemas. Seeing semantics as a form of agreement, our approach enables the participating data sources to incrementally develop global agreements in an evolutionary and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process that solely relies on pair-wise, local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拓扑构造是P2P网络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当前的超级节点拓扑构造中,采用固定的两层结构和基于谣言的无序构造方式,不仅限制了系统性能,而且产生了过多的负载,使超级节点成为系统的热点。同时,无序构造方式也带来较高的成本和安全问题。据此,提出一种分级有序的超级节点拓扑构造方法(HOST),按照网络规模对超级节点进行自适应分级,并采用有序的节点加入和退出算法。模拟结果和分析表明,HOST能有效控制超级节点的产生,平衡超级节点间负载,同时显著降低拓扑构造和拓扑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传统的P2P查询处理将用户查询作为独立的关键字对待,只考虑其字面符号意义而不考虑其语义。因此,用户的查询需求往往得不到真实的体现。基于本体的P2P资源匹配使用本体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源的语义,然而仍需要对查询请求进行语义扩展才适合在资源的本体中进行查询处理。使用RDF三元组描述用户请求,并扩展其语义表达能力,分析本体中概念间的上下位关系,对查询请求进行语义扩展,扩展后的查询适合于利用本体进行查询匹配。分析表明,这种扩展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