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采用总风量控制方式改变空调区域送风量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针对常规PID控制参数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蚁群算法对风机变频调速和室内温度控制环节中的PID控制优化,并将常规PID控制和基于蚁群算法的PID控制在MATLAB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PID控制策略能使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惯性大、时间滞后等特点,单独采用常规PID控制往往效果欠佳。本文借鉴生物免疫反馈机理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将模糊免疫算法应用于室内温度控制环节,并运用模糊免疫PID控制技术对温室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环节的精度、鲁棒性、超调量及调整时间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智能建筑能耗中占很大部分,将预测控制器应用于该系统来降低能耗,建立基于送风管道静压的广义预测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送风管道静压的预测控制模型输出曲线能够很好地跟踪静压变化曲线,预测控制策略比传统PID控制要好,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变风量空调运行时各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变风量空调参数多变、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改进型误差反播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法,对变风量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进行解耦.方法 把整个系统的解耦目标分解为N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仅仅对一个回路通道进行解耦,其结构与指标函数简单,易于实现;并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与解耦控制器有机结合.结果 解耦成功后,控制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几乎为零,达到期望温度后温度曲线保持不变,而此过程中湿度值基本没有变化,整个控制过程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解耦效果明显,有很强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结论 BP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算法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解耦能力,能取得良好的解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智能楼宇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在充分利用智能楼宇设备资源及其智能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智能楼宇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控制,使其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效果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在预冷阶段,采用神经元网络算法得出空调系统的最佳预冷期;在调节控制阶段,通过前馈方式提前调节控制量,进行对风量的变频调节,在提前停机控制中,结合估算和现场采样的方法,确定理想的提前停机时间,通过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的验证,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汽车空调负荷的特点,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汽车空调负荷的特点,建立了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汽车车厢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对车厢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运行机理建立了预测控制模型,设计出变风量空调前馈反馈综合控制系统.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系统对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的调节及时、准确,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基于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的运行特点,建立了风量预测优化控制模型,设计了变风量空调前馈-反馈综合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预测优化控制的空调系统运行稳定,各个空调小室的温度都能够稳定于设定温度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各个控制环节的耦合度很小,能够实现独立控制调节,系统运行灵活、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风网络原理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的预测控制模型,并对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进行预测控制.仿真模拟表明,该预测控制模型对变风量空调送风系统的调节及时、准确,能使该系统更加节能、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METASYS硬软件平台的变风量空调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风量(variableairvolume,VAV)空调系统以其巨大的节能潜力逐渐成为国内外空调系统的主流。其设计方案和性能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介绍西安建大采用JohnsonControls自控公司的META SYS硬软件实现的变风量空调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设计合理、功能完备,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其解耦与优化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应用体系结构的特点,从协调控制的角度,对目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变风量方式下空调房间的动态数学模型及各控制环节的动态特性,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风机总风量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调节及时、效果显著等特点,是一种简单、实用、节能的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蚁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计算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方面的缺陷。通过对蚁群信息素更新、策略选择、参数选择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多处理机调度蚁群优化算法。实验证明: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好的调度策略,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有效性及优良的全局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蚁群算法在求解多任务联盟问题(multi-task coalition problem,MTCP)时存在的求解精度不高、迭代次数多的不足,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提出了一种求解多任务联盟问题的量子蚁群算法.首先,利用量子叠加态给出了基于Agent的量子编码,使1个Agent能占据空间中的2个位置;其次,为使旋转角获得合适的大小和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的自适应修正旋转角调整策略;最后,通过对量子编码进行观测,给出了基于量子态的蚂蚁寻优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能获得更高质量的解,而且收敛速度也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传统蚁群算法求解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随着节点的增加会出现搜索速度变慢且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通过引入搜索方向和搜索热区机制提高算法的搜索性能.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较传统的蚁群算法具有更高搜索速度且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k-means算法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对初始化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针对此缺点,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改进的蚁群聚类算法,选择相距最远的处于高密度区域的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把正反馈、精英机制和变异算子引入到蚁群聚类。实验结果证明,算法不仅对初始数据具有弱依赖性,而且能够提高聚类的准确率,加快收敛。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具有快速全局搜索能力,但对于系统中的反馈信息却没有利用,往往导致无为的冗余迭代,求解效率低。根据这一缺陷提出一种将蚁群算法融合到遗传算法的新策略:为了弥补遗传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变异过程中的盲目无原则性,将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思想引入到遗传算法中。利用蚁群算法信息素更新原则指导变异规则,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效率,优化了解的质量。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TSPLIB库中的两个公共实际事例eil51和gr202以及安徽省17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聚类和分段优化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蚁群算法在求解大规模旅行商问题(TSP)时精度和时间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采用多阶段的蚁群寻优策略.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及在大规模TSP问题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获得较好解的前提下收敛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Agent任务分配问题,结合蚁群算法的思想,设计了基于图的任务分配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多Agent任务分配方法,并通过实验与3个经典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了蚂蚁数对求解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将其与知识库结合,提出了基于知识库的动态蚁群算法.知识库包括算法知识、规则知识和案例知识,存储了定性或定量的算法参数、参数选择方法和历史数据.基于知识库和问题特性,本算法产生初始状态并动态调整参数,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赌轮法选择算子并适时引入扰动,在不影响搜索过程随机性的前提下较快地收敛于全局最优值.分别用本算法和其他主流算法解决TSPLIB中的Eil51和CHN144实例,比较优化性能、时间性能和鲁棒性3个指标,结果表明本算法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栅格化的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障碍物预处理,在蚁群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改进了伪随机比例规则,使蚂蚁的下一节点选择更加倾向于目标点,提高了蚂蚁的搜索效率。引入最优一最差蚂蚁思想来更新全局信息素轨迹的强度,增强搜索过程的指导性。为了防止早熟收敛现象的发生,采用最大一最小蚂蚁思想来限制信息素的强度。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高适用性和灵活性,对解决静态路径规划问题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