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基于三维模拟技术的矿岩可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一种新的数据结构和方法重现三维工程岩体模型和块段模型,采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三维地质块段模型中的各评价参数进行有效估值,最后应用可崩性评价方法对矿岩的可崩性进行评价.针对通过不同岩性区域实体模型和块段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指标的插值,建立了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评价的三维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应用此种方法对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分级表明,矿岩可崩性属于中等偏上,与生产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2.
矿岩可崩性是衡量矿岩发生崩落的难易程度,对于崩落法开采矿山,首采分层开采后,上覆矿岩能否连续冒落是矿山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依托敦德铁矿,在岩体质量分级基础上,基于Laubscher崩落图法分析了矿岩可崩性,为矿山掌握首采分层开采后围岩可崩性提供了依据,对于矿山设计、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评价矿岩的可崩性,用于指导矿山的自然崩落采矿法设计,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揭露的地质条件,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影响矿岩可崩性的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指标的分布规律,能更好地的反映矿岩的可崩性.结合实例,对某矿区的矿体可崩性进行了分级,得出该矿区的可崩性处于中等—较好水平,为矿山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岩体稳定性分级预测矿岩的可崩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忠 《采矿技术》2005,5(1):22-25,86
运用围岩稳定性Q系统和RMR系统分析法,结合钻孔及巷道围岩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对拟建的金川镍矿三矿区矿岩进行了围岩分级.以稳定性分级为基础,确定了巷道工程的支护等级.同时,结合矿岩可崩性所要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对矿岩的可崩性进行了预测.以期为金川镍矿三矿区的贫矿开发技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小官庄铁矿采场矿岩体可崩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卫东 《金属矿山》2001,1(10):26-28
通过对地质资料、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炮孔破坏情况、RQD值和结构面的分析和调查,采用CISR分类法对主要矿岩种类进行可崩性分级和预测,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矿岩的可崩性是影响自然崩落法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在眼前山铁矿进行开采技术条件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不同区域的节理裂隙条件与特征,分别采用RQD指标法、RMR岩体质量法等矿岩质量评价法对眼前山铁矿进行分区矿岩可崩性评价研究,确定了不同区域矿岩的可崩性级别,为自然崩落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经历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确定性向非确定性综合评价的发展过程。文中总结了矿岩可崩性评价方法和参评指标,及其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现状。我国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实践表明,从硬岩、破碎矿体到粉矿的矿岩可崩性评价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铜山矿Ⅱ号矿体自然崩落法的可行性,通过相似工程类比,初步获得了铜山矿矿岩可崩性分级。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数据,基于Laubscher崩落图法建立了铜山矿矿岩可崩性评价模型,获得了三种不同拉底形状条件时的水力半径。利用GPI 3D FDEM构建了铜山矿Ⅱ号矿体自然崩落法三维数值模型,通过研究整个崩落过程中的应力与位移变化,获得了初始崩落面积和持续崩落面积,揭示了拉底速率对矿体崩落效果的影响规律、不同拉底速率拉底过程中底板应力演化规律以及自然崩落法采矿对研究区域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山矿矿岩可崩性属中等;初始和持续崩落水力半径分别为15.5、27.5 m;拉底形状为圆形时所需拉底面积最小;发生初始、持续崩落所需拉底面积随长宽比增大而增大;断层破碎带能够促进损伤破裂向其汇集,也对损伤破裂的扩展具有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已有地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RQD法、RMR法、Q法、MRMR法等崩性评价方法,对某矿区矿岩的可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了某矿区的可崩性等级。应用的BCF块度分析预测系统对某矿区矿岩的崩落块度进行了分析预测,为底部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铜矿峪矿矿岩的可崩性,在自然崩落法采矿设计之前,对铜矿峪矿已开拓的巷道、正在生产的采场作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对待设计中段进行钻探,收集地质及岩石力学资料,应用岩石力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来确定银矿峪矿5#、4#矿体的崩落特性,对铜矿峪矿岩体进行可崩性分级、块度分析。1铜矿峪矿的岩石力学条件通过巷道工程地质调查和对岩石样品的测定以及地应力的测定,基本上掌握了铜矿峪矿的岩石力学条件。1.1节理组数及其相对位置铜矿峪矿床经多次构造运动,又是古老的深变质岩区,节理产状复杂、倾角变化大。图1是节理极点等密图。从…  相似文献   

11.
夜长坪钼矿床矿岩可崩性的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自然崩落法开采优化研究成果与夜长坪矿区岩体实际情况,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和可崩性指数法,对夜长坪钼矿的可崩性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氧化矿的可崩性指数为1.94,原生矿为3.90,含矿滑石为2.82;氧化矿属于"易崩"类型,原生矿和含矿滑石为"易到中等可崩"类型,研究结论为矿山扩建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川集团公司Ⅲ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Q、MRMR等多种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对矿体和主要围岩的可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金川Ⅲ矿区的超基性岩为中等易崩,大理岩和矿体为中等易崩~易崩,混合岩的可崩性最好,为极易崩~易崩。研究结果为Ⅲ矿区自然崩落采矿法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坚硬裂隙岩体的崩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对坚硬裂隙矿岩体崩落性进行研究的情况。研究表明,铜矿峪矿5号矿体的崩落性属中等偏难。还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岩体崩落性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矿体可崩性研究及其在自然崩落法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矿体的可崩性是自然崩落法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岩体原岩应力、节理裂隙分布及其力学性质对矿体可崩性的影响,结合矿石块度预测和矿岩崩落速率预测规律,给出了自然崩落法设计矿体开采的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然崩落法是云南省某铜钼矿成本最低的一种地下采矿方法。利用岩石质量指标(RQD)以及岩体自重应力场这2个指标对矿体的可崩性进行研究,确定了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矿体的开采;采用浅孔与中深孔相结合的落矿方式进行出矿,另外采用锚喷支护、支设原木支架以及优化拉底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压控制;提高了矿岩的自稳性,增加了顶板和上盘围岩允许暴露面积,提高了放矿效率,增强了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增强了地压控制、施工及供矿等方面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岩体可崩性分类方法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传波 《矿冶工程》2003,23(6):17-19
冶金矿山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和可崩性评价常用的方法有:RQD 分类法、岩体地质力学分类即RMR 法、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即Q 值法。针对某铁矿阶段自然崩落法可崩性评价中, 同时采用上述3 种方法的分级成果,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得出上述3 种方法在该矿可崩性评价时, 效果相似的结论, 为矿山在岩体可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的方法选择, 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杏保 《金属矿山》2013,42(12):1-4
针对无底柱开采及顶板岩层覆盖层的形成特点及功能,提出无底柱无岩覆盖层组合开采技术的原理,以谋求达到减少开采投资、降低采矿成本。该技术以基础工程地质调查及岩石顶板可崩性评价为基础,结合低贫化出矿工艺特点及不需要再强制放顶的覆盖层形成方法,在相关监测手段的保证下实现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矿山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