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自动调节原理,由于阶跃流量检测和控制系统具有质量、惯性、延裕等影响因素,所设计的两套独立交替式阶跃流量检测控制单元,能消除流量瞬变误差。因采用了微机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动调节原理,由于阶跃流量检测和控制系统具有质量、惯性、延滞等影响因素,的设计的两套独立交替式阶跃流量检测控制单元,能消除流量瞬变误差。因采用了微机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从基本高程控制测量和变形监测的典型、实用的硬件条件出发,叙述光学、数字电子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其原理;介绍了由水准测量误差规律制定的精密水准测量观测原则,由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和全误差的大小;结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采空区沉降变形监测,全面地总结了自动安平水准仪与高等级水准测量、变形监测的原理与经验,并提出基于3G手机的高程测量及其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超声波测流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处理能力较差、精度较低、稳定性不可靠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频差法测流原理,采用环鸣方案进行连续测取的超声波流量检测系统.以TMS320F2812型DSP作为主控制处理芯片,以EPM240型CPLD作为逻辑控制和计数器件实现了系统主体硬件构成;并对其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误差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与测量实时性,值得在水电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4,(3):73-75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实现水位、流量测量的自动化,减少人力的投入,研制了流量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以水位—流速法为基本测流原理,将水位、流速检测技术与机械传动机构结合起来。整个系统选用低功耗的16位单片机MSP430F149为控制单元,采集到的水位和流速信号经过其内部的算法可得出流量值;而且还能控制x-y直角坐标机械传动装置,可在整个矩形断面范围内自动改变流速测杆的位置,使渠道流量的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检测矩形断面流量具有准确性和适用性,测量结果与采用明渠超声波流量计测得的流量值相比,相对误差在±4%以内。  相似文献   

6.
孙荣权  吴洁 《给水排水》2007,33(1):88-89
介绍了一种新型精密过滤机,它在过滤的同时对若干滤芯进行反洗,过滤连续进行.滤芯由聚丙烯纤维制成,过滤精度1~5μm.介绍了该精密过滤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配转盘使过滤机中的滤芯处于过滤或反洗状态.过滤机通过设定反洗压力来实现对自动反洗频率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 Linux 内核环境下进行电气的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电气的集成控制性能,针对当前的电气控制系统耦合控制能力不佳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鲁棒性变结构 PID 和高耦合逆变补偿的电气控制系统。首先进行了电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构架和功能模块描述,采用低功耗的STM32F101xx 作为核心控制芯片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 AD 模块、驱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高压调节模块等。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鲁棒性变结构 PID 控制算法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高耦合逆变补偿,在程序加载模块进行控制算法加载,完成基于高耦合逆变补偿的水利工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电气智能化控制性能,对基线漂移和高压过载等失真的补偿性较好,负载能力得到提高。相较于传统系统,该系统的控制精度较高,最高控制误差不超过 4. 0%,且控制耗时较低。  相似文献   

8.
谭德宝  张煜  余峰  吴星华 《人民长江》2012,43(8):101-103
车载移动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三维建模系统将激光扫描仪、GPS、INS、车轮编码器和CCD相机等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相集成,形成完整高效的移动测量系统,能同时采集三维空间坐标数据和纹理信息,适合高精度大比例尺地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讨论了该车载系统的架构,详细介绍了传感器、定位装置和控制系统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在水利工程堤防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精细化的优点。其GPS定位误差为厘米级,三维激光扫描能达到毫米级分辨率,可实现堤防的全数字化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9.
电力载波自动交换系统的微机化,是采用Intel公司的8051系列芯片作为系统控制器及程序控制交换原理软件设计所构成的单片微机自动盘。经过测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具有功能强、兼容性好、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易于扩充、体积小等特点。它是新一代的电力载波自动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平板试验台的原理出发,分析平板试验台的数学模型以及检测系统的原理并基于误差的基本概念指出系统的误差源,提出从模型参数入手来减少平板试验台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具体措施,并从检测系统方面提出减少检测系统误差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