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四川泡菜蔬菜原料——新鲜灯笼辣椒为对象,分析其表面附生乳酸菌Enterococcus mundtii(5 株)、Enterococcus faecalis(2 株)、Enterococcus hirae(5 株)、Lactococcus lactis(7 株)、Leuconostocmesenteroides(2 株)、Leuconostoc holzapfelii(3 株)和Weissella cibaria(79 株)对青霉素(penicillin,PEN)、红霉素(erythromycin,ERY)、四环素(tetracycline,TET)、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的抗生素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为制定合理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无PEN和ERY耐药性,其他种属部分菌株对TET、STR和CHL表现出单一、二重或三重耐药性。除E. hirae、E. faecalis和L. holzapfelii部分菌株对STR表现出单一耐药性外,所有L. mesenteroide菌株只表现出了STR单一耐药性;STR和TET、STR和CHL二重耐药菌株在E. faecalis、E. hirae、L. lactis和W. cibaria分离菌株中都有发现,但是STR、TET、CHL三重耐药菌株仅在W. cibaria中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除基因norA、sepA、tet(A)、tet(O)和aac(6’)-aph(2’)未被检出外,其他耐药菌株都有相应1 个或多个耐药基因被检出。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efrA、tolC、norC、sugE和mdfA较核糖体蛋白质保护和酶修饰基因检出率高,分别达到了49%、41%、48%、41%和47%。虽然辣椒表面附生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在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扩散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根据食品加工过程安全规范标准,也应关注其表面附生的乳酸菌抗生素耐药性存在的潜在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作为酸奶发酵剂,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观察到耐药基因在益生菌和致病菌之间的转移,食源性耐药乳酸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市售酸奶发酵剂乳酸菌的耐药性检测方法、乳酸菌的耐药表型、乳酸菌的耐药基因分布及其与表型的匹配情况以及耐药基因转移性进行阐述,明确了加强发酵剂乳酸菌...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97株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达50%以上;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甲氧苄啶、头孢呋肟较敏感,耐药率为10%左右。携带最多的耐药基因是tetM(91.75%)和ermB(86.60%)基因,其次为aac(6,)-aph(2')(53.61%),lnuA(45.36%),tetK(39.18%),ermC(36.08%),strA(34.02%)和blaZ(32.99%)基因,携带率相对较低的基因为strA(27.84%),msrA/B(22.22%)和aph(3')-III(7.22%)基因。另外,所有乳酸菌中均未检测出氯霉素(cat)和万古霉素(vanX)耐药基因。多重耐药菌株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分离率最高,且多出现在植物乳杆菌(45.83%)、凝结芽孢杆菌(20.83%)和耐久肠球菌(12.28%)中。MTP试验结果显示70%的菌株都具有产生物被膜的能力,其多重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生物被膜的菌株。综上所述,乳酸菌的耐药性可能成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隐患,急需出台一系列用药规定,减少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加强食用菌株的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酸奶中乳酸菌所携带耐药基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对市售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确定菌株的耐药谱,同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调查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和四环素等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5 份市售酸奶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6 株乳酸菌,包括26 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3 株植物乳杆菌、2 株嗜酸乳杆菌以及25 株嗜热链球菌。药敏结果显示,31 株乳杆菌对链霉素(87.1%)、庆大霉素(80.6%)、环丙沙星(74.2%)和四环素(61.3%)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菌素类则较为敏感;而25 株嗜热链球菌同样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76.0%;其次分别为万古霉素(32.0%)、环丙沙星(32.0%)和四环素(20.0%)。56 株乳酸菌中共检出5 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分别为链霉素耐药基因ant(6)(检出率1.8%)、庆大霉素耐药基因aac(6')-aph(2')(检出率7.1%)、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检出率5.4%)以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检出率14.3%)和sulⅡ(检出率1.8%)。受试的乳酸菌中共有13 株检出耐药基因,其中有4 株携带两种不同的耐药基因。长期以来被认为安全并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领域的乳酸菌可能成为潜在的耐药基因贮存库。  相似文献   

5.
碎鲜辣椒发酵制品发酵用乳酸菌的选育与接种发酵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选育了两株碎鲜辣椒发酵制品接种发酵用乳酸菌(Lact.chili.6和Lact.chili.8),经接种与低盐发酵实验证明:Lact.chili.6和Lact.chili.8产酸速度快,抑制杂菌能力强,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低,发酵后期产品酸度稳定,低食盐含量(10%以下)发酵产品的保藏期能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
从优质发酵辣椒制品中分离出乳酸菌株,测定其是否产生吲哚,H2S,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以及耐药性质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菌株,均不产生吲哚,H2S,但部分菌株对一些常见抗生素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其肠道内筛得26株乳酸菌,通过16S rRNA测序鉴定可归为4种: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 lactis subsp. lactis、台湾乳球菌L. taiwanensis、格式乳球菌L. garvieae、乳酸乳球菌L. lactis。选取7株具有代表性的乳酸菌,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中检出率较高的6类18种抗性基因(ARGs)在乳酸菌中的分布,辅以平板涂布的方法用抗生素选择性培养基研究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7株乳酸菌具有相似的耐药谱,对四环素、磺胺吡啶、乙酰螺旋霉素表现出耐药性(抑菌率50.00%),对盐酸金霉、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抑菌率100%);含有多重抗性基因,ARGs的检出率:磺胺类(92.86%)四环素类(53.06%)喹诺酮类(23.81%)氨基糖苷类(4.76%)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0.00%),其ARGs基因型与菌株的抗生素表型并不能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旨在通过纸片扩散法对乳酸菌菌株耐药情况进行研究.对48份酸乳发酵剂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63株乳酸菌,其中嗜热链球菌43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20株.结果表明:63株乳酸菌对临床使用率较高的12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青霉素(36.51%)、复方新诺明(33.33%)、链霉素(28.57%)、...  相似文献   

9.
自然发酵辣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单介绍了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和鉴定优良乳酸菌的方法。从中选育出三株乳酸菌Lact 1和Lact 2,Lact 3,并对这三株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ct 1、Lact 2和Lact 3这三株乳酸菌在产酸速度、耐盐性等方面都适合用来发酵辣椒。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内蒙古达茂旗牧区牛乳中分离的16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链霉素四种抗菌药进行耐药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93.75%的菌株对氧氟沙星和链霉素表现为耐药,100%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表现为耐药;耐药菌株经PCR扩增、gyr 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有1株乳酸菌的耐药性与gyr A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豆乳的乳酸菌发酵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乳酸菌发酵豆乳,结果表明,如同牛乳一样,豆乳也能提供乳酸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使豆乳的PH下降和产生凝乳现象。但经乳酸菌发酵的豆乳,其酸度远不如酸乳,而且乳酸菌的生长量也低于牛乳(前者仅10~7个/ml,后者达10~8个/ml以上)。添加葡萄糖、乳糖等物质于豆乳中,虽有助于提高豆乳的酸度,但效果不甚显著。此外,豆乳经乳酸菌发酵后也不能产生酸牛奶所具有的特殊香味或风味,也未检出双乙酰(丁二酮)和乙醛等物质。  相似文献   

12.
食源性乳酸菌外获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海英  秦礼康  江萍 《食品科学》2004,25(12):189-193
乳酸菌外获抗药性是指乳酸菌主动或被动地从抗药性菌株上外获抗药性因子。本文对食源性乳酸菌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传递外获抗药性因子的载体及传递方式进行了综述,以期加强人们对抗药性菌株扩增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辣椒乳酸发酵中的技术问题,采用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这5种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探讨辣椒中主要成分辣椒素和发酵过程中食盐质量浓度对乳酸菌纯培养物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电镜实验讨论辣椒素对乳酸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辣椒素对乳酸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延迟作用,辣椒素对乳酸菌抑制的最低质量浓度为0.133mg/mL,使其对数生长期延后2h,并且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这种延迟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还降低了培养液中达到稳定期的OD600nm值,降低了0.2左右。通过电镜实验发现,一定质量浓度的辣椒素对乳酸菌细胞具有一定的伤害作用,会破坏其细胞形态及结构,但不会严重影响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红圆椒为原料,选用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等4株乳酸菌纯种发酵泡椒,对比自然发酵.以发酵周期、产乳酸量、pH值、OD值作为考察菌株发酵特性的指标,利用质构仪测定泡椒硬度,并结合感官评价对泡椒品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较自然发酵泡椒组而言,5%接种量的食果糖乳杆菌组发酵周期最短,发酵到第3天时的OD值为0.851,比自然发酵高出近1倍,对于泡椒硬度的保持也相对较好;发酵5天后,其硬度仍能保持在41.327 N,并且产生了良好的发酵风味.通过感官评价,接种量为5%的食果糖乳杆菌发酵泡椒具有风味较好,品质优良,口感上佳,色泽自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市售有机白萝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皮附生乳酸菌对四环素(tetracycline,TET)、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和青霉素G(penicillin G,PEN)的耐药性。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类(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16S rRNA、耐药性和耐药表型多态分析表明:有机白萝卜表皮附生有约4.67×103 CFU/cm2的乳酸菌。分离的187 株乳酸菌分别属于Pediococcus pentosaceus(114/187)、Weissella cibaria(9/187)、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18/187)、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7/187)、Leuconostoc citreum(20/187)和Leuconostoc holzapfelii(19/187)。其中,25 株(13.37%)对TET、STR和PEN表现出单一或多重耐药性。在P. pentosaceus中,分别有2 株对STR、TET和PEN三重耐药,13 株对STR和TET二重耐药和4 株对TET单一耐药;L. citreum中,分别有1 株对STR、TET和PEN三重耐药和1 株对STR单一耐药;L. mesenteroides中,分别有1 株对TET单一耐药和1 株对TET和PEN二重耐药;L. pseudomesenteroides和W. cibaria中,分别有1 株对STR和TET、STR和PEN二重耐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以干辣椒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发酵生产辣椒酱,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浓度10%,接种量1.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0d。然后在工厂进行了规模化验证,生产试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不仅缩短发酵时间,且其产品的色泽更鲜艳、香味更浓郁、鲜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以干辣椒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发酵生产辣椒酱,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生产条件为食盐浓度10%,接种量1.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0天。然后在工厂进行了规模化验证,实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技术不仅缩短发酵的时间,且其产品的色泽更鲜艳、香味更浓郁、鲜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