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形核是凝固过程的重要阶段.由经典形核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可知,对应不同的凝固条件,合金熔体中可能出现三种形核方式,即连续形核、位置饱和及自由生长.着眼于过冷合金熔体非平衡凝固中形核方式的竞争,包括连续形核与非热形核(位置饱和与自由生长)的竞争、单点形核与多点形核的竞争、均质形核与异质形核间的竞争,对不同合金系的形核方式进行了讨论.通过相关实验结果及分析证实了上述竞争的存在,进而提出了一些确定形核机制的判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K-L变换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再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识别。为了得到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较好的核函数,根据核函数性质,将局部核函数和全局核函数线性组合成新的核函数-组合核函数,采用Cross-Validation方法对其参数和组合系数进行优化选择;将该核函数应用于支持向量机中,并对YALE人脸库和ORL人脸库进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核函数的有效性。与普通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的比较实验表明:该组合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优于普通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  相似文献   

3.
在再生核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的再生核--解析Bergman核与调和Bergman核,分别借助两种再生核的定义讨论它们在单位圆盘上所具有的一些性质,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再生核在单位球上的性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阐述固定重构核近似、移动重构核近似及复合固定重构核近似的基本原理,分析三种重构核近似函数的性质。利用固定重构核近似建立无网格形函数,并结合配点法求解平面弹性力学问题。证明固定重构核近似较其它重构核近似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金属材料裂纹形核不仅受到宏观应力的影响,还受到材料的显微组织、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情况下的裂纹形核条件不一样,形核机理也有所区别,同时裂纹形核历程存在一定的随机分布.通过对疲劳形核的微观机理及疲劳形核的部位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当前对裂纹形核机理认识尚不精确,对其预测尚无可行的判据依据,对裂纹形核部位局限于事后分析的结论;对裂纹形核缺乏定性的理论依据,目前仍然无较为成熟的理论来定量表述内外参数和裂纹形核速率的关系.提出发展成功的裂纹形核模型进行统计和数值模拟也是裂纹形核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可列人对策的研究,主要对象是对策的值.而有限对策中的其它解,如核心、核、准核等,在可列人对策中没有充分地研究.本文引进可列人β-对策的准核和伪核,研究了这两种解的结构,并且证明了准核和伪核的存在性定理.本文拓广了 n 人对策理论中准核和伪核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自适应组合核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选择是支持向量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的核函数将产生不同的分类效果.研究了核参数和误差惩罚参数对支持向量机推广能力的影响,然后根据局部核函数与全局核函数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组合核函数,并将该核函数应用于支持向量机中.最后,利用该自适应核进行不同领域数据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核函数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再生核与相应的子空间的再生核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zego核空间的一系列子空间的再生核.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多级形核的损伤模型,建立了无形核损伤变量与无形核损伤能释放率、形核损伤变量与形核损伤能释放率之间的损伤发展的内蕴时间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固体物质的核四极共振频率主要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场梯度决定,对于同种原子核,核四极共振频率主要由核外电场梯度决定.在不同水平下使用Hartree-Fock方程计算了高能炸药奥克托金(HMX)分子环上氮原子的核四极耦合常数、核外电场梯度以及电场梯度张量不对称参数,研究了HMX分子结构与核四极共振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值与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摩尔分数为40.8Ga2O3-58.0NaPO3-1.2Er2O3掺Er^3+镓磷酸盐玻璃,测试并研究了样品中Er^3+的吸收光谱、1.5μm发射光谱,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子强度参量Ωt(t=2,4,6)及自发辐射概率、荧光分支比、自发辐射寿命.结果表明,Er3+1.5μm发射光谱半峰全宽达到40nm.同时,利用McCumber方法计算了Er^3+4 I13/2→^4I15/2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峰值达到6.10×10^-21cm^2,测定了Er^3+4I13/2能级荧光寿命为4.88ms,^4I13/2能级量子效率为56.3%.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k系数双波长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La和Pr的新方法,以邻苯二酚紫(PV)为显色示剂,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增溶剂,于pH=8.27的盐酸一硼砂缓冲溶液中,Pv和CPB与Pr和La分别形成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均在670nm处.在试验条件下,La和Pr的均在0~20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7.06×10^4L/(mol·cm)和4.28×10^4L/(mol·cm).该方法选择670nm为测定波长,730nm为参比波长,按系数倍率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原理,对Pr,La混合体系的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标准混合样的测定,当合成样中mPr:mLa=1:1-1:6时,回收率为95%~11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的新方法。最大吸收波长在506 nm处,β-环糊精定量测定的线形范围是0~35μg/50 mL,表现摩尔吸光系数达1.95×10^4L·mol^-1·cm^-1,与苯酚-硫酸法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尼群地平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0.03 mol/L、pH值为5.78的Tris-HCl缓冲液中,当量子点浓度为5.72×10^-4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8-77μg/mL,检出限为0.28μ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药片中尼群地平的测定,与中国药典中的标准方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吐温-80存在下,研究了铜(Ⅱ)与铍试剂Ⅲ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9.07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64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5×10^5L/(mol.cm),检出限为0.02μg/mL。10 mL显色液中铜(Ⅱ)在0.06-3.2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铝合金和水样中铜(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4.6%之间,RSD在1.03%-5.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在β-环糊精和曲拉通X-100存在下,基于锌-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的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2×104L mol-1 cm-1,锌含量在0~48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y=0.02931x+0.0076,R2=0.9963。用该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回收率在99.86~102.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锆英石基三价锕系模拟核素固化体的性能,利用Eu^3+作为三价锕系核素模拟替代物质,以ZrO2、SiO2和Eu2O3粉体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包容Eu^3+为20%(以摩尔计,下同)的锆英石基固化体。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固化体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模拟核索的浸出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中虽包容有20%的Eu^3+,但其主物相仍以锆英石物相为主,与标准样品相比晶胞参数发生10^-5~10^-4 nm量级的微弱变化。固化体的粒度主要集中在2~3μm,以板块状为主,在pH=6.5的HCl浸出液中Eu^3+的平衡浓度小于0.4μg/L。  相似文献   

18.
以^99Tc^mO4^-淋洗液为起始物,在0.1MPaCO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羰基锝中间体[^99Tc^m(CO)3(H2O)3]^+,并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配体C60(OH)20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99Tc^m(CO)3-C60(OH)20配合物标记率的影响,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并观测了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最佳标记条件为:0.1mL[^99Tc^m(CO)3(H2O)3^]^+中间体,0.1mL10mg/mL的C60(OH)20溶液,pH为8,在98℃沸水浴中反应30min,标记率大于95%。^99Tc^m(CO)3-C60(OH)20为一种亲水性配合物,其体外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分别讨论了F^-、I^-、SO4^2-、SO3^2-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和I^-时α-淀粉酶活力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β-淀粉酶活性影响不大;SO4^2-对两种酶活力的影响较小;SO3^2-对两种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20.
基于蒸渗仪中淹水稻田不同渗漏强度控制试验,研究了稻田施肥后和各生育阶段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地表水中NH+-N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分蘖肥施用后,稻田地表水NH+-N浓度大幅升高,并随时间上升;稻田补水会扰动土壤,使吸附在土壤表层的NH+-N重新溶于水中,导致稻田地表水中NH+-N浓度升高;高温和淹水会加速稻田土壤中NH+-N的释放;水稻各生育期,不同渗漏强度对地表水中NH+-N浓度影响不显著.这些研究为制定稻田控制排水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