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土塬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宁夏南部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黄土塬地貌的沉积盆地.该区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但该区表层沉积了巨厚黄土层、深层不同构造单元差异大,在采集上需克服地表和地下的双重影响.文章分析了该区地质条件以及勘探难点,并结合该区的攻关实际资料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总结出一套针对该区的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可以指导该区后期地震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组合划分,并对各沉积相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扇三角洲沉积的总体特征为:近源、粒级粗、堆积速率快,岩石相、地震相类型丰富.同时还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和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黄土塬地貌的沉积盆地,该区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但该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具体表现为表层沉积了巨厚黄土层,深层不同构造单元差异非常大,特别是沙沟断阶、桃山-石峡口断阶等构造复杂,弱反射、低信噪比区域,在采集上要克服地表和地下的双重影响,难度非常大.文章通过详细分析该区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地震特征以及勘探难点,并对国内外类似地区先进采集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一套针对该区的地震采集技术系列,指导该区后期地震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构造太古界古山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古潜山可分为高、中、低3个台阶.同时,对其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该区紧临荣胜堡生油洼陷,具备较好的油源条件;太古界花岗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在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的高、中、低潜山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在油气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对该区中、低潜山进行滚动勘探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该区古潜山的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东南海海槽弧前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介绍了该区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论述了弧前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丰富的烃源层、地层中大量流体的排出和粗粒沉积物的广泛分布有利于天气水合物的形成.指出了研究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与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曙30块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数据体,在地层层位划分、标定的基础上,对辽河油田曙四区中生界古潜山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时该区有利圈闭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沙四段杜家台和古潜山油层是该区的主要产油层,中生界地层含有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该区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这一认识为该区下一步滚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的构造研究认为:该区从构造位置上可分为内部斜坡带和盆地边缘带2个构造区带,受断裂作用的控制进一步细分为7个次一级构造带.同时,对其油层分布规律、形成条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区薄层油藏的成因规律和类型特征,认为薄油层分布主要受位置、断裂、相带及保存因素的控制.在此指导下,对该区薄层油藏进行滚动勘探部署,取得较好的效果,使该区薄层油藏的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桩海地区沙一、沙二段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桩海地区基本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等分析基础上,对沙一、沙二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构造背景、断层、沉积相带是该区隐蔽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沉积体系对该区储层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影响了该区油气藏的分布,并据此建立了油气的成藏模式,对该区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石门地区中上寒武统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石门地区中上寒武统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以局限台地潮坪沉积力主,其次为浅滩沉积.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使用阴极发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衍射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如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等.恢复和建立了该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和孔隙演化历史,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认为最好的储层为结晶白云岩型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剧烈,断层十分发育,但是位于该区中部的南八仙构造带在深层发育异常高压.弄清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成藏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层温度、压力及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该区压力分布特征.从沉积坦藏史和流体演化史的角度,探讨了异常高压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南八仙深层异常高压是在构造挤压作用背景...  相似文献   

11.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勘揸技术自建立以来,在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研究与勘探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油气勘探成果,井中化探方法是利用钻井岩屑(岩心)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其中的含油气信息,进而对钻遇地层流体属性做出预测的一种化探方法,本文通过我国不同含油盆地的几口探井案例分析,认为井中化探资料不仅能够预测储层流体属性,而且通过对井中化探资料的系统分析,可更为玩具观地反映一人上构造或一个地区油气资源分布状况,井中油气化探资料在构造含油气性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油气勘探领域难以实现油气规模发现、传统勘探思路难以适应非常规油气新目标等问题,运用深化地质认识及重建成藏模式的思路,开展成熟探区勘探研究与实践。辽河坳陷已然进入勘探高成熟阶段,成熟探区的深化勘探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地球物理技术进步、钻探水平的提高和油气层改造技术等领域,更应该体现在对地下地质条件客观存在的精准把握和创新认识。在西部凹陷清水洼陷创新成藏模式,新发现岩性油气藏石油储量2 800×104t;在雷家地区创建“双要素”新评价模型,实现了非常规油气目标评价由面到体的转变;在东部凹陷沙三段重建勘探单元,发现新的勘探单元并部署实施X47井获高产气流。辽河坳陷成熟探区油气勘探实现多项突破,并对同类型成熟探区的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勘探程度盆地资料少、致密油气有利区预测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典型致密油气盆地油气聚集机理分析,研究成藏主控因素,形成了低勘探程度盆地致密油气有利区预测理论和流程,并提出相关标准。研究表明,油气生成、储层物性和构造稳定程度直接控制致密油气形成和分布。致密油气分布有利区标准为:存在有效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且地质历史时期生烃强度下限为7×108~10×108m3/km2,与烃源岩剖面紧邻的储层地表渗透率在1.00 mD以下,区域地层倾角在4 °以下且断裂不发育。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地层具有有效生烃能力,源储相邻,致密砂岩储层中已有油气发现,具有致密油气远景。根据生烃、储层和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致密油气有利区分布在坳陷区附近,面积约为291.3 km2。该方法符合成藏机理且有可操作性,可为类似低勘探程度盆地致密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韦庄地区油气运移的距离较远.从油源、储层物性、盖层、压力封闭、原油物性等几个影响油气运移的因素入手,分析了韦庄地区油气运移的有利条件,指出韦庄地区的油气运移通道是一条油气运移的"高速公路",油气还可以继续向西运移,为本区勘探提供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概括总结了中国陆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成果,在中国东部,西部,中部已发现并证实了近400个油田,100多个气田,形成了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吐哈、四川、鄂尔多斯盆地等6个大型油气区及一批中小型油气区。  相似文献   

16.
玛湖凹陷的玛北斜坡区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与之相邻的玛西斜坡区勘探效果甚微.为此,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玛北与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对比分析,认为储集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是造成储集层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玛西斜坡区含油气远景优于玛北斜坡区...  相似文献   

17.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岩性油藏勘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几年来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勘探在不同类型凹陷中连续获得重大突破,吉尔嘎朗图凹陷是老油区下洼开展岩性油藏勘探成功的典范。文中简要介绍了该凹陷岩性油藏勘探、研究思路和突破历程。在层序地层学、坡折带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形成岩性油藏的圈闭类型和油气富集特征。采用JASON、ISIS等储层反演软件精细预测、落实各种类型的圈闭,通过勘探实践发现了一个优质储量区块,进一步明确了该凹陷今后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河探区西部凹陷天然气分布广、油气伴生的特点,首先分析了油气相态分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原油溶解气出溶特征,然后分析了天然气运聚成藏特征和模式,最后提出了天然气分布模式。在同一勘探区块,油气藏具有由下而上依次为气藏、油藏、气顶油藏和气藏的分布特征,平面上独立相态天然气主要分布于生烃凹陷主体内部不同深度,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凹陷内的浅部及其邻近地区的斜坡部位,湿气在不同深度均有分布。其中,沙一段—沙二段的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洼陷内及其附近,沙三段—沙四段的干气主要分布在生烃凹陷周缘的斜坡带上。原油溶解气出溶是独立相态聚集的天然气主要来源。凹陷的不同构造有4种不同的天然气成藏模式。浅层气主要富集在生烃凹陷内油藏之上的有效圈闭中,高成熟的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在深层及邻近生烃凹陷的凸起部位。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勘探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内陆坳陷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中生界延长组为一套内陆湖盆沉积,其形成的三角洲隐蔽性油藏主要受控于大型三角洲砂体的展布,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具有储集条件差、非均质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针对盆地油藏特点,长庆油田应用陆相三角洲成藏理论不断深化综合地质研究,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同时积极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测井精细解释、压裂改造、油层保护等勘探技术,使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在盆地陇东地区长6-长8低渗透油层勘探中,发现亿吨级整装西峰油田;在陕北三角洲油藏勘探中,含油范围不断扩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加,勘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苏布地区油源条件、砂体沉积模式、有效储层展布以及成藏模式认识不清等问题,运用地球化学分析、精细砂体刻画、岩矿分析等多种手段,从生油岩、储层条件、储盖组合3个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阐明了垂向上发育多个异常孔隙带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发育常规油藏横向构造聚集,有利砂体富集、非常规致密砂砾岩油气藏以及泥页岩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纵向上中浅层为常规油藏,深层为非常规油气藏,呈现由浅至深为油藏带、油气混合带、气藏带分布规律。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该区勘探,可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指明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