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梗叶比例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分别从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烟气成分、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等方面,对不同梗叶配比下制备的再造烟叶片基进行全面系统地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梗叶比的增大,再造烟叶片基的抗张强度、透气度、松厚度及灰分均呈上升趋势;(2)再造烟叶片基随着梗类占比的上升,总氮及总植物碱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氮元素和总植物碱主要来自于叶类物质,而梗类物质中含量较少;(3)不同梗叶比例下的再造烟叶热性能相近,相比于叶类,梗类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4)随着梗类含量的逐渐上升,再造烟叶中长纤维含量占比提高,长、短纤维交接形成的孔隙结构增多,整个再造烟叶的结构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再造烟叶浆料进行纤维特性分析前提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再造烟叶浆料各组分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抄造(30±1)g/m2的低定量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时,当轻质碳酸钙(PCC)填料用量为15%、木浆纤维用量为20%(即烟草浆∶木浆纤维∶PCC填料=65∶20∶15,其中烟草浆料中烟梗浆∶烟末浆为7∶3)时,再造烟叶基片的松厚度、抗张强度及透气度综合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了解加热非燃烧烟草材料特性,收集了造纸法、辊压法、稠浆法3种工艺制造的加热非燃烧再造烟叶烟草材料,从微观结构、纤维形态、抗张性能、再造烟叶化学成分、烟气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法加热非燃烧再造烟叶的微观结构及纤维形态与其他2种截然不同,主要是纤维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辊压法与稠浆法加热非燃烧再造烟叶的微观结构主要是烟草颗粒结聚形成的不平整平面,三者的抗张强度与断裂拉伸伸长率呈反比;3种加热非燃烧再造烟叶的水分及甘油含量均较高,其对应烟气中的水分及甘油含量亦然,且3种再造烟叶和其对应烟气中水分及甘油含量呈正比关系,3种再造烟叶烟气中除甘油焦油释放量均明显低于传统烤烟型卷烟;辊压法和稠浆法加热非燃烧再造烟叶的综合感官质量接近,均优于造纸法的。  相似文献   

4.
再造烟叶是利用废弃的烟梗、烟叶碎片、烟末等烟草原料,经浸提、浓缩、分离、打浆、磨浆、抄造、烘干、分切等过程,制成性能优良的天然烟叶再造烟叶,用于卷烟填充物,回用于卷烟生产;再造烟叶有稠浆法、辊压法和造纸法三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不同粒径烟粉对电加热(eTHP)卷烟烟芯材料品质的影响,基于eTHP卷烟专用稠浆法再造烟叶实验平台制备了不同烟粉粒径[180~380目(39~80μm)]稠浆法再造烟叶,采用扫描电镜对不同烟粉粒径稠浆法再造烟叶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不同烟粉粒径稠浆法再造烟叶热失重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电子...  相似文献   

6.
基于TMCI再造烟叶生产线的综合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万华 《轻工机械》2006,24(2):150-152
TMCI300kg/h稠浆法再造烟叶生产线的烘烤箱热风烘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再造烟叶的产量与抗张强度、含水率等质量指标间产生一定的矛盾。通过改造,把烘烤箱改成2个独立的热风加热系统,同时通过改变钢带运行的线速度和稠浆浇注厚度,改进烟末的输送设备,使再造烟叶生产能力由300kg/h提高到350kg/h,解决了质量和产量的矛盾,满足了卷烟生产需求,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烟梗、烟末,做到节能减排,采用挤压疏解和磨浆相结合的打浆工艺,采用类似高光泽铜版纸铸涂的方法生产再造烟叶.结果表明:①采用铸涂法生产出的再造烟叶质量与造纸法生产的接近;②最优化铸涂工艺条件为:涂布定量为80 g/m2,烟梗:烟末为6:4,胶黏剂用量为6%,其中CMC:瓜尔胶为1:2,铸涂温度100 ℃;③相对造纸法,铸涂法生产1 t再造烟叶成品节约水62-79 t,600kg/h的生产线可节约能耗近1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加热卷烟再造烟叶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考察不同工艺及甘油含量对加热卷烟再造烟叶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在50~90℃下对不同甘油含量的辊压法、造纸法、干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进行等温干燥实验,建立了加热卷烟再造烟叶等温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干燥过程中存在升速干燥、恒速干燥、第一降速干燥与第二降速干燥4个阶段。(2)根据再造烟叶干燥过程的特点建立加热卷烟再造烟叶等温干燥动力学分段模型,拟合效果R2均大于0.995 2,RMSE在0.002 8以下,可准确描述加热卷烟再造烟叶等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3)甘油含量增加可提高干燥过程的平衡含水率,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干燥速率常数k_1升高,k_2、k_3均降低。(4)相同的干燥条件下,4种工艺再造烟叶的干燥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造纸法、干法、辊压法及稠浆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Wiley粉碎机对烟末进行粉碎,提取不同尺寸的烟末与烟梗、针叶木浆混合采用造纸法制备再造烟叶,研究了烟末尺寸对再造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混合磨浆方式相比,当添加60~120目的烟末浆时,烟草基片的各项物理性能较好,在抗张强度几乎不变的前提下,松厚度与柔软性分别提升了6.28%、23.03%。随着烟末尺寸减少,烟草基片的抗张强度逐渐提高,透气性和浆料滤水速率先提高后降低,松厚度、柔软性、单程留着率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收集、分析并综述用于HnB卷烟的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目前用于HnB卷烟的再造烟叶生产工艺主要有造纸法、干法、稠浆法、辊压法四种;四种再造烟叶的品质及生产工艺各具特点,为HnB卷烟烟草段材料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为满足HNB卷烟发展的需求,引入各具优势的关键工序是HNB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颗粒型加热卷烟烟芯材料热解与烟气释放规律,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利用热重-红外联用装置(TG-FTIR)与锥型量热仪(CONE),探究了烟叶原料种类对其热解与释烟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种类烟叶原料制备的烟草颗粒失重过程基本一致,相较于烤烟颗粒而言,梗丝、再造烟叶、白肋烟、雪茄烟和香料烟制备的烟草颗粒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向低温区偏移,且梗丝颗粒和再造烟叶颗粒易挥发性物质释放阶段的失重速率较大,该阶段烤烟颗粒具有最大失重比例,且热解完成后固体残余量最小。②红外光谱结果显示,不同烟叶原料制备的烟草颗粒气相产物释放过程基本一致,因化学成分的差异使得释放温区范围略有差异。其中碳水化合物、酚类和醇类等含羟基化合物的释放温区主要集中在150~300 ℃之间;含C=O的羰基、酯类等化合物以及CO释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250~400 ℃和500 ℃左右;当温度超过500 ℃时,烟草颗粒热解释放出NH3和CH4。③梗丝、再造烟叶以及雪茄烟制备的烟草颗粒的堆积密度约在0.54~0.56 g/cm3之间,相较其他原料而言较小,但烟气释放速率较大,累积释烟总量较高,其中,梗丝颗粒起始释烟速率最大;CO与CO2释放的整体变化趋势与释烟速率曲线变化规律一致,即释烟速率越大,CO与CO2的释放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降低烟梗木质素含量的同时提高发烟剂的负载量对提升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发烟剂(丙二醇和甘油)处理烟梗碎末,烘干后采用GC-FID、FTIR、TG、S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Klason法测定反应前后烟梗中的木质素含量.[结果]烟梗中木质素含量降低33%~37%;样品中丙...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方法  测定国内外6个产地共107份上部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分析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产烟区8032份上部烟叶样品的3项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  ①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总糖、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氮、烟碱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显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为总氮、总糖、烟碱。③国内多数主产烟区上部烟叶总氮含量均高于国外上部烟叶,总糖、烟碱含量接近于或者高于国外上部烟叶。  结论  要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应着重控制总氮含量,协同控制烟碱含量和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实时的烟叶状态识别和烘烤阶段判别是实现烘烤工艺精准调节和建立烟叶智能烘烤系统的关键技术。目前烟叶烘烤状态识别方面的研究受到模型规模的制约,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有必要研究高精度轻型识别模型。【过程】采用工业摄像头和补光灯组成的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烘烤过程的烟叶图像,通过伽马变换和HSI颜色空间转化并对烟叶数据集进行处理,使用改进的轻量级EfficientNetB0模型进行训练,并在Jetson Nano嵌入式开发板上进行模型可行性测试。【结果】改进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6.13%,参数量仅为2.74 M,相比于原始EfficientNetB0,改进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59%,参数量减少了48.50%。在Jetson Nano开发板上,相比于MobileNetv2、MobieleNetv3等轻型模型,改进模型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均有明显提升。【结论】改进的EfficientNetB0模型可以实现烟叶烘烤阶段的快速、精准识别。同时本研究可为烟叶智能烘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针对河南烟叶氯含量偏高的问题,开展氯离子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迁移及烟株中积累的研究.[方法]选取砂壤和黏土两种质地土壤,分别在耕层补充不同量的氯,分析烟株大田各时期不同土层氯含量和烟株氯积累量.[结果]1)氯离子在0~40 cm土层迁移速率最快,在深层土壤中迁移速率变缓,砂壤土氯离子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能力高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湖北产区不同长度高油分烟叶质量特征差异,寻找高油分烟叶适宜的叶片大小范围。  方法  选取湖北产区6个梯度叶长区段的高油分烤烟中部烟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筛选出关键差异质量指标,得出湖北产区高油分烟叶适宜的叶长范围。  结果  (1)湖北产区不同长度高油分烟叶质量关键差异指标包括:外观质量总分、颜色均匀度、弹性、身份,香气量、刺激性、浓度、细腻程度、干燥感、回味,总碱,氮碱比。(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长增加,高油分烟叶整体质量趋好。表现为随着烟叶长度增加,烟叶的两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糖碱比和钾氯比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叶长超过75 cm后,二者快速下降;外观质量总分呈现出提高趋势;烟气浓度增加,香气质变好,甜感较好,烟叶的感官质量总得分提升,当烟叶长度达到75 cm以上时,总碱含量高,刺激性增加、杂气变重,余味干净程度下降,整体质量下降。(3)湖北产区高油分烟叶各质量指标较适宜的叶长范围为55~70 cm,此时烟叶的感官香气浓郁、香气质好,烟气柔和、细腻、回甜感好,化学成分协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开发适用于加热卷烟烟支用原料,掌握不同制造工艺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区别。  方法  通过收集不同的加热卷烟原料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热重红外联用(TG-IR)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了加热卷烟原料叶丝结构及热性能。  结果  ① 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加热卷烟用原料烟叶叶丝表面湿润,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结构紧密,干法造纸法造纸法叶丝结构呈多孔疏松,湿法造纸法再造烟叶丝纤维结构明显,结构略疏松;②热性能分析表明叶丝、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在50℃~400℃温度区间吸热量为(1023±150)J/g、(1280±200)J/g和(1190±180)J/g,较其它再造烟叶丝样品低,吸热量小反映了样品需要较少的外源能量即可达到目标温度;③热重红外联用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表明不同工艺下的加热卷烟原料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差别不大,主要为甘油、二氧化碳和烟碱等,稠浆法样品相较其它样品而言,在200℃~400℃下物质释放更稳定。  结论  烟丝、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较干法和湿法再造烟叶丝结构更为致密,单位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量更低,在烟支制造过程中提高发烟段原料填充量及节约加热烟具能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值的变化,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云烟87 B3F、C3F初烤烟叶为试验对象,将每片烟叶中的主脉平均分成6段,采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区段烟梗粉末的色度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和E(总色差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不同区段烟梗色度值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并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2种烟叶主脉最佳的分段比例。  结果  ① 同一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烟梗的色度值L*、a*、b*、E总体均存在显著差异;B3F和C3F烟叶主脉相同区段的色度值对比,L*值为C3F > B3F,a*、b*、E值为B3F > C3F。②从主脉基部到尖部,L*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a*、E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b*值呈逐渐升高的线性变化趋势。③从梗基到梗尖,B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1/6、3/6、1/6、1/6,C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4/6、1/6、1/6。  结论  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的色度存在较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叶基和叶中部分的烟梗更适宜作为制梗丝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背景和目的  贮藏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贮藏过程中烟叶中TSNAs含量会逐渐升高。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烟叶长期贮藏过程中TSNAs的累积以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方法  在打叶复烤环节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整马里兰烟和白肋烟叶的pH值,烟叶正常贮藏醇化后,检测烟叶pH值、TSNAs含量、烟叶外观、含水率、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结果  ① 碳酸钠处理过的烟叶pH值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②马里兰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40.4%,白肋烟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36.2%;碳酸钠处理组烟叶外观与对照组无差异;③处理组烟叶含水率高于对照组,总植物碱、总糖、氨、总挥发碱含量低于对照组,感官质量得分略高于对照组。  结论  碳酸钠缓冲液能够减缓烟叶贮藏期间TSNAs的累积,且未导致贮藏后的烟叶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深入研究甘油在加热卷烟中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烟草薄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气质联用分析仪(TG–GC–MS),考察不同甘油添加比例(5%~40%)烟草薄片的热性能及热解产物的释放规律。  结果  ① 根据烟草薄片的微商热重(DTG)曲线,可将热失重划分为三个失重区间,烟草薄片的最大失重区间在120℃~260℃。②甘油施加比例对烟草薄片的第二失重区间(120℃~260℃)和第三失重区间(260℃~350℃)的吸热、放热状态具有较大影响。③高温条件下甘油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分子内、分子间反应,以及乙酰化反应。④在鉴定出的烟草薄片32种化合物中,有9种化合物的释放浓度与甘油添加比例密切相关,其中6种化合物来自甘油自身的反应,3种化合物来自于烟草中的主要固有组分。  结论  甘油能促进烟草薄片中某些化合物的释放。但甘油在高温条件下热不稳定,较高添加比例下,甘油反应产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