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酸/碱改性和Cu负载活性炭为催化剂,采用微气泡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化工园区废水。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降至20 mg/L以下,发光抑制率降至-1.2%~-7.3%,B/C升至0.29~0.37,消除了废水生物毒性,并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硝酸改性并负载Cu组分活性炭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COD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可达70.8%和0.478 kg/(m~3·d),臭氧利用率为97.5%,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效率为0.554 mg COD/mgO_3。  相似文献   

2.
杨亚红  芦婉蒙  兰清泉  李攀 《净水技术》2021,40(2):111-117,141
对江苏省某电镀园区污水厂尾水使用微纳米气泡臭氧高级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要求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半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无法有效去除有机物,加入双氧水催化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后可以使COD达标.在臭氧与双氧水投加量摩尔比为2时,投加64.6 mg/L...  相似文献   

3.
4.
臭氧氧化法处理煤化工难降解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珊  周集体  孙丽颖  石英军 《辽宁化工》2013,(10):1179-1180,1184
某煤化工废水经生物处理后COD仍然在500mg/L以上,色度较大,为保证后处理排水达标,对该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经实验,处理1L废水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气流量0.6m3/h,产臭氧量7.73mg/min,气循环1.0m3/h,反应时间30min。处理后COD去除率为30%,废水B/C达到0.3,色度达80%。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碳”目标的制定以及造纸废水重复利用政策的颁布,开发清洁高效、无二次污染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意义重大。研究通过干湿交替-曝气氧化的技术方案制备了铁基催化剂,XRD、XPS等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的表层负载物为纤铁矿(γ-FeOOH)。建立了γ-FeOOH催化臭氧微气泡的反应体系,并系统研究了该体系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当pH值为7、催化剂投加量为300 g/L、臭氧投加量为9.9 mg/min时,该体系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58%。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建立γ-FeOOH催化剂-臭氧微气泡催化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的联合降解体系,该联合体系连续运行时,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中CODCr去除率为60%~70%。该联合体系在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无二次污染产生,无总盐引入,有利于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践行了“双碳”理念。  相似文献   

6.
杜明辉  王勇  高群丽  张耀宗  孙晓明 《化工进展》2021,40(12):6907-6915
为解决臭氧氧化有机废水氧化效率差、臭氧利用率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臭氧微气泡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采用加压溶气法制备的臭氧微气泡处理苯酚配置的模拟废水,通过显微拍摄、动力学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自由基屏蔽等手段对臭氧微气泡的形态大小、氧化效果、传质特性和氧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臭氧气泡直径和界面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试验与数值计算表明,臭氧微气泡平均粒径为20.37μm,处理初始COD浓度为51.2mg/L的有机废水,COD去除速率分别是使用1μm曝气头和100μm曝气头曝气的1.59倍和3.61倍,臭氧利用率达到99.19%以上,氧化过程是自由基为主的间接氧化过程,污染物最终氧化产物为小分子烃和羧酸。微气泡影响下,臭氧分子传质速率和分解速率均有所提高,而臭氧微气泡表面较高的界面压力是其高效传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臭氧与微气泡有机结合,对比分析了臭氧化微气泡强化气浮工艺与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气浮工艺在气泡特性、臭氧利用率、常规指标去除、藻细胞再生长抑制等方面的差异,考察了臭氧化微气泡对各类藻源有机物污染指标的去除规律,并对臭氧化微气泡与絮体的黏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臭氧化微气泡的直径在43~55μm间分布,微孔曝气臭氧气泡的直径在550~700μm之间,微气泡提高了比表面积并降低了上升速度,相比传统工艺,臭氧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1.9%和46.2%。此外,两种工艺对藻细胞、浊度、UV254的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传统工艺,臭氧微气泡强化气浮最高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4.2%、67%、26.8%,经过处理后的出水中藻细胞已无明显的再生长趋势。臭氧投加量的增加降低了气泡直径并增大了气泡密度,微气泡提高了絮凝效率,臭氧破坏了藻细胞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9.
为解决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现阶段所存在的臭氧利用率不高,并进一步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论文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对煤化工调节池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温度、pH、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和色度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到其最佳工况条件为臭氧投加量为4g/h,废水pH=9,水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独臭氧和3种不同催化剂对焦化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缩短氧化时间。臭氧催化氧化对UV_(254)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71.03%和50.36%,出水COD浓度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可生化性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1.
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氰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效果 ,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值、催化剂等对除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臭氧能够有效地去除金矿废水中的氰化物 ,臭氧投加量、pH值、Cu2 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催化臭氧氧化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力度逐渐加大。现阶段,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力度,对一些有机废水的处理,采用了多种方式。其中,催化臭氧氧化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且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果。臭氧具备着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得到净化,为环境污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认识催化臭氧氧化法,并且对该种方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国家的自然保护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制药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时的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了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方法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和经过复合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制药废水的COD值由23000mg·L^-1降至1620mg·L^-1(铁催化剂)、622mg·L^-1(高锰酸钾),处理后的废水COD值≤5000mg·L^-1,经进一步生化处理可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适合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石化、制药等难降解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反应器进行了装置的布置与运行,对组合工艺进行了探讨,对难降解有机物的抗冲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难降解有机废水,经二级催化氧化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后,出水达到一级A(GB18918—2002)排放标准,可以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是一种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催化氧化法能够分解有机大分子物质、降低焦化废水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介绍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现状,包括电极催化法、电解催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催化耦合法、二氧化钛光催化法和超声协同光催化等。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同时对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臭氧氧化处理氰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元勤  张恒 《辽宁化工》2001,30(9):373-374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对臭氧投加量、pH值,催化剂等对除氰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能够有效地去除金矿废水中的氰化物,臭氧投加量、pH值、Cu^2 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烯腈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本文着重介绍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丙烯腈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工程应用情况。在系统运行初期,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去除率可达54%。但由于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连续运行状态,使得部分催化剂板结失活,致使设备处理效率下降,COD平均去除率仅为16%。在装置进行定期反洗后,COD去除率平均为50%。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臭氧微米气泡曝气和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对腐殖酸配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在水深为2 m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的条件下,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和利用率及去除有机物的效能。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和利用率都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相同的条件下,臭氧微米气泡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利用率及对有机物(COD)的去除率高于微孔曝气方式,提高比例分别为11%~22%、4%~30%和7%~24%。该研究为臭氧微米气泡技术在饮用水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