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上部叶生理生化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为改善上部烟叶的品质,进行了烤烟下部叶4个采收时期对上部烟叶生理生化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下部叶不同采收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的转化酶、多酚氧化酶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均有一定影响,且打顶后10d采收处理的烟株其上部烟叶烤后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烤烟中下部叶采收次数对上部叶碳氮代谢、衰老进程及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中下部叶采收次数处理,对上部叶碳氮代谢关键酶及部分产物、抗衰老指标及相关酶、伤流液烟碱含量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下部叶采收次数增加上部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氮同化代谢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叶片氧化衰老加剧,烟碱含量上升;中下部叶采收4次处理上部叶氮同化代谢较低,碳同化代谢较旺盛,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较高,糖碱比协调,感官质量评价及经济性状较其他处理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种类钾肥配施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硫酸钾和黄腐酸钾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全施用硫酸钾或黄腐酸钾均不利于烟株和叶片的发育,m(K2O):m(K2O)(来源于硫酸钾和黄腐酸钾的钾素比例)为3:7时烟株及叶片发育最好。m(K2O):m(K2O)为3:7时,产量、产值、单叶重均达到最高,经济性状最优,但之后随来源于硫酸钾的钾素施用比例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下降。施用黄腐酸钾有助于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但m(K2O):m(K2O)≤ 5:5时,改善效果不明显,以m(K2O):m(K2O)为3:7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m(K2O):m(K2O)为3:7时烤后烟叶钾含量较高。在感官质量方面,3个部位烟叶均以全部施用黄腐酸钾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4.
烤烟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适宜采收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翠碧一号上部叶最佳采收方式,提高烟叶质量和可用性。以翠碧一号上部充分成熟烟叶为材料,设置3片、4片、5片、6片一次逐叶采收和5片、6片一次带茎采收6个处理,研究了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经济性状、外观、化学成分、感官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的烤后烟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对等级结构、均价、中部烟比例和感官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看出,6片一次采收烤后烟叶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好,其中6片一次逐叶采收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中部烟比例,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56%、4.95元/kg和8.15%,6片一次带茎采收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和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13%、20.22%,且显著改善感官质量。可见,在生产实际中,翠碧一号上部叶最佳采收方式为6片叶充分成熟时一次采收烘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量化烤烟上部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方法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对上部叶成熟度进行分类,并对各类鲜烟组织结构、生理指标及烤后烟叶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  ① 上部叶SPAD值均值在9~25范围内,与鲜烟叶的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蛋白质含量呈线性正相关,与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比值呈负相关;与烤后叶片TSNAs含量呈线性正相关,与多酚、烟碱含量呈线性负相关;②SPAD值低于17时叶片衰老特征明显,碳氮代谢大幅下降,POD、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H2O2、MDA含量大幅增加。  结论  鄂西南烟区上部叶采收SPAD值适宜范围为13±1.5。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豫烟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摘除下部不适用叶与叶面喷施光碳核肥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打顶时不摘除下部不适用叶)相比,打顶时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显著提高了上部烟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碳氮代谢强度及烤后中上等烟叶比例,增加了上部叶的总氮含量,降低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与仅摘除下部不适用叶相比,打顶时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结合叶面喷施光碳核肥增加了烤后上部烟叶的单叶质量、钾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及钾氯比,提高了烤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结合喷施光碳核肥较对照处理其上部叶叶面积、单叶质量、钾含量及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11.53%、23.19%、12.69%和17.50%。总体来看,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结合叶面喷施光碳核肥能够促进上部叶开片,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经济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以NC102品种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BM1、BM2、BM3)的烤后上部烟叶为材料,分析了叶尖、叶中、叶基3个分切区段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其可用性指数(CCUI)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成熟度下,烟叶外观质量总分表现为叶中 > 叶基 > 叶尖;填充值在低、中成熟度时表现为叶尖高于叶中和叶基,其他物理指标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在低、中成熟度下表现为叶尖 < 叶中 < 叶基,在高成熟度下差异不显著,淀粉含量在各成熟度下均表现为叶尖 < 叶中 < 叶基,钾含量和钾氯比在各成熟度下均表现为叶尖 > 叶中 > 叶基,总氮含量、烟碱含量及氮碱比在不同区段及不同成熟度间差异不显著;低、中成熟度下烟叶CCUI为叶尖 < 叶中 < 叶基,且低成熟度处理中叶基段与叶尖和叶中段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高成熟度下则无显著差异。随成熟度提高,不同区段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CCUI间的差异总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烟叶感官质量得分表现为:低、中成熟度下叶尖 < 叶基 < 叶中,高成熟度下叶尖 > 叶中 > 叶基。综上,采收成熟度影响叶片不同区段的质量,低、中成熟度烟叶的叶中和叶基段综合质量优于叶尖段,而高成熟度下叶尖段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性和感官质量优于叶中和叶基段。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明确带茎采收上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和能量代谢变化情况,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带茎采收和逐叶采收两种方式烟叶烘烤过程中含水率、呼吸强度、呼吸作用关键酶(CCO、SDH)活性、能量相关物质(AMP、ADP、ATP)含量及能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逐叶采收相比,带茎采收烟叶烘烤过程中整叶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叶脉含水率均较高,其中叶片含水率在42 ℃末高25.90%,叶脉含水率在50 ℃末高14.99%;带茎采收烟叶的呼吸强度在消失前(50 ℃)始终高于逐叶采收处理,其中在38 ℃末高出17.80%;CCO与SDH两种呼吸关键酶活性总体较高,在42 ℃末分别高出逐叶采收处理45.57%和23.78%;ATP含量、能荷水平总体高于逐叶采收,其中ATP含量在46 ℃末高43.01%,能荷在42 ℃末高0.13。综上,带茎采收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烟叶含水率、呼吸强度与能量供应状态,可为烟叶烘烤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品质提升提供充足水分与能量供应。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采收和晾制方式对雪茄烟CX26烟叶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设置摘叶采收+穿叶晾制(T1)、一次性斩株采收+整株挂晾(T2)和多段斩茎采收+骑杆晾制(T3)等3种采收和晾制处理,同时检测烟叶含水率和化学成分含量(质量分数),并分析了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和等级比例。结果表明,随着晾制进程的推进雪茄烟叶含水率和自由水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束缚水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失水速率表现为中部叶低于上部叶。一次性斩株采收+整株挂晾处理的烟叶烟碱、淀粉、氮碱比和钾氯比分别为3.2%、0.8%、0.8和37.8,均在适宜范围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且一次性斩株采收+整株挂晾的处理的叶片薄、结构疏松平整、青斑比例低。中部叶的上等烟比例显著高于上部叶。因此,一次性斩株采收+整株挂晾可作为雪茄烟CX26适宜的采收和晾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不同鲜烟叶处理技术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产量、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4种下部不同烟叶摘除数量(0、2、3和4片)对烤烟根系活力和下、中、上3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下部不同烟叶能显著提升烟株根系活力、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延缓光合功能衰退,这种作用随摘除叶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强,且下部叶受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中部叶,上部叶最小。摘除不同烟叶后,前期(10天)叶片的WUE随摘除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中后期(24和38天)摘除数量越多WUE越小。就产量而言,摘除下部叶片越多,产量越低;摘除叶片后对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 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在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打掉3片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产区影响上部烟叶内在品质的关键外观指标,制备我国5个生态二级区上部烟叶品质梯度样品,对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外观特征与感官品质、外观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的多数外观特征指标分值差异显著。②在一定范围内,上部烟叶随颜色加深,香气饱满程度提升,总氮含量(质量分数)增加,糖碱比值、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随柔软度改善、油润感增强或身份趋于中等,香气质感和口感舒适程度改善,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升高。③随机森林特征贡献率分析发现,豫中和豫西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外观特征指标为身份、油润感和成熟度,湘南生态区为叶片结构、身份和颜色深浅,滇东生态区为柔软度、叶片结构和颜色深浅,渝东南生态区为油润感、叶片结构和成熟度。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外观指标在不同生态区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烟叶柔韧性与内在品质的关系,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6个生态二级区上部和中部不同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研究了烟叶柔韧性与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柔韧性区域差异明显,渝东南烟叶柔韧性好,豫西、湘南烟叶次之,而滇东和豫中地区烟叶总体一般。烟叶柔韧性分值与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值和两糖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柔韧性分值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干燥感、回甜感等感官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发现,部分地区柔韧性对还原糖含量、香气质和感官综合品质分值变异的贡献率大于其他外观指标。烟叶柔韧性能够较好地表征内在品质,可用于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栽培措施、提高烟叶品质,对打顶后的烤烟茎进行截流(环割)处理.结果表明,截流对初烤烟叶物理性状和吸食品质有重要影响.截流可提高中上部烟叶的成熟度,降低中部淡黄烟比率,增加中上部桔黄烟的比率及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改善吃味,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吸味品质的影响,从初烤后烟叶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H11),结合菌株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用H11对20 kg河南平顶山低等级烟叶(2017 DCFB)发酵30 h,对比分析发酵前后烟叶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成分的变化,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发酵前后烟叶表面微生物群落变化,探讨了酶在烟叶发酵中的作用。与发酵前相比,烟气透发性好、甜感增强、香气质提升、香气量增加;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52%和1.92%;(E)-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巨豆三烯酮C等香味成分含量(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5.92%、10.57%和12.15%;烟叶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生物丰度增加至微生物总量的76%。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吸味品质有重要影响,且具有发酵时间短和处理量大等特点,可为微生物发酵低等级烟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打顶后施用生长素和钾肥对烤烟根系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打顶(T1)、打顶(T2)、打顶+追施K2SO4(T3)、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4)、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2次(T6)共6种调控措施对烤烟根系性状、ATP酶活性、烟碱和钾含量、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2相比,打顶后30d根系干重的增幅依次为:T6(52.76%) > T5(22.33%) > T3(10.11%) > T4(8.55%),T3、T5、T6的根系活力明显提高,T6的ATP酶活性远高于其他处理。涂抹生长素和追施K2SO4肥对根系烟碱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T2相比,在打顶后30d烟碱的降幅依次为:T4(35.09%) > T6(31.58%) > T5(24.56%) > T3(15.79%)。随生育进程延长,根系吸收钾的能力逐渐降低;与T1相比,在打顶后30d各处理烤烟根系钾含量降幅依次为:T2(63.41%) > T4(60.98%) > T3(56.10%) > T5(50.00%) > T6(47.56%)。T6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各项经济指标值较优。打顶当天在茎断面涂抹生长素,并于根部灌施K2SO4肥,促进了烤烟根系生长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脱除烟草超临界提取物中的蜡质成分,降低其在卷烟中使用时产生的不良风味,以云南清香型烟叶模块碎片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提取、乙醇脱蜡和冷冻离心等工艺,制得云烟净油及其蜡质脱除物;并通过GC-MS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确定了各组分的化学组成及感官作用。结果表明:①该工艺的蜡质脱除率高达99.83%,21种C25~C33的蜡质烷烃得到有效脱除;②烟草超临界提取物经脱蜡后可有效改善卷烟感官作用;③超临界提取物的脱蜡工艺可实现烟草致香成分、烟草甾醇和天然维生素E的有效富集。该乙醇脱蜡方法可用于烟草超临界提取物的精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低烟碱品种结合低烟碱栽培模式对烟碱的降低效果及其他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许昌市,以常规品种中烟100、低烟碱品种ITB687和超低烟碱品种NC926为材料,设置当地常规栽培模式(LCCP)和低烟碱栽培模式(LNCP)进行栽培试验。【结果】(1)不同品种在LCCP下农艺性状差异较小,而LNCP模式对其生长后期影响较大,叶片长宽比增加,上部叶面积和单叶重显著下降。(2)在LCCP下3个品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极大,NC926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为0.28%、0.21%。LNCP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但低烟碱品种在LNCP下烟碱降幅相对较小,其中NC926上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降低38.03%,中部叶无显著差异;高烟碱品种采用LNCP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中烟100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4.11%、30.01%。(3)在LCCP下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烤后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均表现为中烟100>ITB697>NC926,LNCP下烟叶总氮含量降低,上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但中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科学评价滇西典型烟区云烟116烟叶工业适用性, 进一步丰富烟叶工业可用性评价体系。  方法  分别运用常规26项全指标法和优化后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 对滇西典型植烟区丽江、楚雄和普洱新品种云烟116和当前主栽品种云烟87烟叶工业适用性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1) 优化后的DTOPSIS法10项烟叶品质指标成熟度、油分、身份、总糖、烟碱、钾、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刺激性权重分别为0.0321、0.0285、0.0194、0.0887、0.0951、0.0504、0.2307、0.2307、0.1392、0.0852。(2)滇西典型植烟区烟叶工业适用性云烟116表现为: 普洱 > 丽江 > 楚雄, 云烟87表现为: 丽江 > 普洱 > 楚雄, 三个产地云烟116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但是普洱烟区云烟116烟叶的油分和色度得分显著高于丽江和楚雄, 工业原料需求符合度总体优于云烟87。(3)本文中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与常规26项全指标法对两个品种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适用于卷烟工业原料品质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南平烟区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三个品种间烟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邵武、光泽、蒲城、建阳和武夷山等5个县(市、区)初烤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测定了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山奈酚葡萄糖苷等6种物质含量,分析其在品种间的差异及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芸香苷是烟叶中两种最主要的多酚化合物,莨菪亭含量最低。翠碧一号的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山奈酚葡萄糖苷及多酚总量的含量高于K326和云烟87。C3F等级烟叶中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和多酚总量高于B2F。随着烟草中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的增加,烟气的香气质、杂气、余味、回甜感等指标趋好。香气量和杂气是影响透发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且香气量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