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重构、"双能型"师资队伍打造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办学水平、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汽车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建设方案。文章主要从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对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与著名民族车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汽车构造”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基于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构建了“汽车构造”教学案例库,给出对“汽车构造”课程评价的全新指标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汽车构造”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完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体系,使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机结合,快速响应汽车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正处于创新和改革的状态,计算机课程急需进行改进和优化.文章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打造专业优质教学团队,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职业技能竞赛与考证,有效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本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急需在“内循环”中“破壁”,需借助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生长集成”,需要在产教融合、校企联合育人中融为“一体”。通过全方位校地合作构建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领域校地合作构建共享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全过程校地合作构建融入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式,构建起高职院校有生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教育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诸多困境,缺乏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等。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新时代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对策,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大有裨益,加强顶层制度、政策设计,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打造"互利共赢"的融合平台,构建合作主体的动力机制,提升高职院校产学研能力,增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推动和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认识和理解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共同的利益诉求、目标追求和机制创新的诉求。此外,要以建设特色专业为创新点、以建设特色课程为突破口、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对接企业岗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要面向全体劳动者特别是重点人群及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文章以H学院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调研,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构建路径,对高职院校落实职业培训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商科跨专业协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学生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实践教学资源的跨专业重复建设、校外实训存在安全与管理隐患和尚未构建双导师育人机制等困境。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商务学院打造的“校区乐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从构建专业群“四实”实践课程体系、开发跨专业商业管理实战教学平台、组建全渠道零售经营管理运营团队、打造以“服务”为内核的价值体系、打造校企“双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5个方面,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商科跨专业协同生产性实训基地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国家制造业新的战略发展背景下,提升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文中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学校内涵建设、拓宽融合路径、提升企业动力和质量保障与改进等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实现制造强国梦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年,作为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的实践,以如何有效做好学生精准帮扶工作为切入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基本内容。英语类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学时长,影响范围大,所以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在英语类课程中的融入。应结合英语课程特点,明确课程思政融入方向,从教学内容、教师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升级改造,以期达到课程思政与英语类课程的和谐共振。  相似文献   

12.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方法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接受信息渠道和就业方式的变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存在,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应该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战斗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理念,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不单单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而且还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获得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融合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希望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其运行模式是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多元合作办学等为主,兼具广东特色和院校自身独特性的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模式。但也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合作深度不够、指导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统一制定规范化制度文件、调动企业积极性、成立专业指导机构等措施,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多元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影响,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各种文化进行扬弃与理性整合,努力营造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体现高职院校育人为本理念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高职院校担负为国家输送具有工匠精神、德才兼备人才的重任,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主阵地。因此,围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策略,构建了“两法四维”实施模式,即利用“思政目标设定”方法和“思政元素融入”方法,从科学系统设计、动态发展评价、师资素养提升、保障机制健全四个维度,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融互促、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环境的变迁所造就的学生新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特殊,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比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应包含开放性、人本性、实效性三大要素。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提高技能与加强养成教育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高度强调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六个要求"和"八个统一"的重要性,明确了立德树人教学观念是当前思政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思政课作为"双高建设"的提质增效工程,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基于此,"双高建设"院校思政课程的开展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并据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得失成败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9.
"项目式五步教学法"是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和优化,提炼出课堂教学五个核心步骤即创设情境——知识链接——活动贯穿——觉悟提升——延伸拓展。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项目式五步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当今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互联网是势在必行。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它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效率,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积极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