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烤烟烟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更加合理的烟叶质量评价指标赋权方法,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11个基地单元的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与综合赋权法评价烟叶质量的综合状况,并对赋权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区烟叶质量得分显示,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较好,油分和色度稍弱;还原糖、糖碱比较高,总糖、总氮、氯及氮碱比适宜,总植物碱、钾含量、钾氯比稍低;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圆润感及余味感官得分相近,烟叶评吸的杂气量较低,刺激性及干燥感均分相同。不同质量指标中标准差最大的是还原糖指标(5.76),最小的是余味指标(0.16);②单一赋权法中权重系数最大的分别为香气质指标0.086(层次分析法),还原糖指标0.119(标准差法),糖碱比指标0.251 9(熵值法),其方差平均值(R~2_(mean))为16.67;③3种综合赋权法中权重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均为糖碱比指标(0.184、0.162、0.138)和氯含量指标(0.006、0.008、0.010),其方差平均值(R~2_(mean))为1.33;④3种综合赋权法中,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赋权法评价得分差距更大,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评价结果间相关性更好,基于单位化约束的综合赋权法评价得分更高。3种综合赋权法较之单一赋权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差异更小,评价结果更加一致,收敛性更好,与实际认知的符合度更高,能够在烤烟烟叶质量评价中更加合理地对不同质量指标进行赋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焦甜醇甜香型主产区烤烟外观特征(区域、质量)及其用途.[方法]选取江西赣州、吉安、抚州,湖南郴州、永州及安徽皖南等6个烤烟主产地的C2F样品,进行外观特征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1)烟叶突出的外观特征为红、柔、糙、燥.(2)烟叶越柔软,则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相对越高,总氮、烟碱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白肋烟和烤烟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揭示其形成机理.[方法]以红花大金元(HD)、中烟100(Z100)、TN90、TN86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烤烟和白肋烟碳水化合物含量、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其碳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白肋烟烟叶中色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明显低于烤烟,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  相似文献   

4.
模糊评判与欧氏距离法在烟叶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地评价烟叶化学指标,以江苏中烟云南烟叶基地(A,B和C)的不同品种烤烟(云烟87、K326、云烟97和云烟85)B2F,C3F,X2F等级烟叶的9项化学指标(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评判法对烟叶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欧氏距离法比较了烟叶化学指标与津巴布韦烤烟的相似性.结果表明:①烟叶烟碱(2.29%)、氯(0.37%)、总氮(2.85%)以及钾氯比平均值(5.74)处于适宜水平,其他5项化学指标的平均值偏高或偏低;②烤烟化学指标总体质量水平接近中等,烟叶化学可用性指数平均值为0.58;③烟叶化学指标与对应部位津巴布韦烤烟具有中等相似性,B烟区各等级烟叶的相似程度最低;④不同品种B2F与X2F等级烟叶的相似距离系数平均值以云烟87最大,C3F等级烟叶以K326最大;⑤化学可用性指数与相似距离系数相关性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种方法研究烤烟烟叶品质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烟叶的品种和化学成分与其感官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烤烟综合品质进行评价,采用灰色关联法对4个品种烟叶(C3F)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氮、烟碱、还原糖、总糖、糖碱比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等均呈正关联;烟叶品种对内在感官质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NC89>云烟85>K326>NC82.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地为攀枝花烟区红花大金元烟叶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攀枝花烟区3个区县105个红花大金元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测试,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红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烟叶钾含量偏低。红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间主要表现为含氮化合物与含碳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总植物碱呈显著正相关;对主要化学成分及衍生成分进行因子提取得到3个主因子,代表其方差贡献率的80%以上,其中碳氮因子贡献率最高,燃烧性因子次之。在烟叶生产中应当加强烟叶氮肥、钾肥和氯肥的调控,协调烤烟各化学成分间的配比,促进各化学指标的协调性和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烤烟化学指标和平衡含水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烤烟烟叶各项化学指标与其吸湿性间的关系,检测了76种国内外烤烟烟叶样品的吸湿、解湿平衡含水率、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氯、钾、pH,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烤烟烟叶的吸湿、解湿含水率与其总糖、还原糖、pH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钾达极显著负相关,吸湿含水率与总氮达极显著负相关,解湿含水率与总氮达显著负相关,吸湿、解湿含水率与烟碱、氯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②烤烟烟叶的吸湿和解湿含水率与其各化学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总糖、还原糖、pH、氯、烟碱、总氮、钾;③烟叶化学指标对典型变量的载荷量大小顺序为总糖、pH、还原糖、烟碱、氯、钾、总氮.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pH与其吸湿性间的关系最密切,烟碱、总氮、氯、钾含量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或影响吸湿性.  相似文献   

8.
湖南烟区中部烤烟总糖含量状况及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湖南烟区C3F等级烟叶样本253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总糖含量以及对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研究了湖南烤烟总糖含量的生态区域差异及烟叶总糖含量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湖南主产烟区C3F等级烤烟总糖含量范围为18.55%~31.04%,均值为25.02%,其中含量大于25%的样本占49.80%;在区域差异方面,湘南烟区和湘西北烟区的烟叶总糖含量比湘中烟区高,在空间分布上有分别从湘南、湘西北2个高值区向中部地区,再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随着烟叶总糖含量增加,烤烟的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减少,浓度降低,余味变好;当烟叶总糖含量大约在25.5%时,香气质、香味、劲头、吃味分值和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9.
玉溪市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指标差异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玉溪市烤烟烟叶的品质特征,为卷烟工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撑,检测了2009-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9个烤烟种植区主栽的K326、KRK26、NC297、NC71和红花大金元(红大)5个烤烟品种25430个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指标,对化学指标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分析了2012年5个品种烟叶的外观和感官质量等。结果表明:①玉溪烤烟烟叶总体上烟碱、总糖、氯和氧化钾质量分数4个指标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内,两糖差、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两个指标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②5个品种烟叶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指标存在差异,K326表现为高氮低钾;KRK26表现为高糖、氯和钾,低氮,氮碱比、钾氯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297表现为低氯、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71表现为高烟碱、高氮、低糖,糖碱比和两糖差较小;红大表现为低烟碱和氯,高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大,两糖差较小。③5个品种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感官评吸综合品质较高,较好地保持了各品种特色,符合红塔集团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标准。   相似文献   

10.
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的适宜性评价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江西烤烟品质特征和区域特点,对江西省16个县烤烟烟叶的主要化学特性进行了检测、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西烤烟烟叶钾、磷、烟碱、钾氯比、还原糖、两糖比等化学特性符合优质烤烟烟叶要求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00%,89.03%,87.10%,90.32%,67.10%和61.29%,钾含量均在2%以上,烟碱均在3.5%以下,主要化学特性均较适宜和协调.②烟叶总氮、烟碱、还原糖、钾含量、糖碱比等在部位间差异显著,符合部位分布一般规律.③安福、会昌、永丰、泰和、乐安、峡江等6县烟叶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糖碱比、两糖比较高,烟碱含量较低;赣县、资溪、兴国3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总氮、烟碱含量、两糖比较高,糖碱比较低;广昌、石城、信丰、黎川、瑞金、宁都、宜黄等7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两糖比较低,其它化学特性中等.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烤烟烟叶焦油释放量与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19个省467个烤烟样品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焦油释放量、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烟叶焦油释放量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密切,且上、中、下部表现高度的一致,即烟叶焦油释放量与总糖、还原糖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碱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浓香型产区洛阳中部烟叶的120份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常规化学指标与浓香型彰显度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总植物碱的含量在2.0%~2.5%、钾含量在1.6%以上、糖碱比在10左右、钾氯比在5~7、氮碱比在0.7左右时浓香型风格彰显度较高。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风格彰显度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回归模型,分析了风格指标和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关关系,得出浓香型彰显度与总植物碱和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氯、钾氯比、氮碱比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主产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鉴别国内外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烟草行业标准方法对国内外主要烤烟产区294个烤烟样品的72个常规和香气化学指标进行了全面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在国内主要烤烟产区之间,筛选出湖南、贵州、云南等主产区的差异性化学组分。在国外主要烤烟产区之间,筛选出巴西、津巴布韦、美国等产地烤烟的差异性化学指标。对国内外主要产区烤烟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国内烤烟的总氮、多酚、氯、钾、挥发酸、挥发碱、总植物碱、石油醚提取物等指标显著低于国外烤烟,而蛋白质、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则显著高于国外烤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中烟100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中烟100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等化学成分差异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施氮量90 kg/hm2、留叶数18片和22片处理的化学成分较适宜,感官质量较佳。综合分析认为,在当地生态条件下,施氮量为90 kg/hm2,留叶数为18~22片,中烟100有较好的产值量和较佳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以烤烟为对照,研究白肋烟硝酸盐同化作用及其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5倍氮素后,白肋烟较烤烟干物质积累量与烤烟相近;在相同供氮条件下,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含量较烤烟高103.36%,但氮素积累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色素和总糖及还原糖含量,NH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基因GDHA_1、GS1、NIA1和NIA2表达水平均较烤烟低,氮还原同化能力弱。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氮还原同化能力弱和能量物质供应不足是引起白肋烟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红花大金元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留叶数以及其互作效应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显著。施氮量90 kg/hm2,留叶数18~22片的处理田间长势强,经济性状优;施氮量45~90 kg/hm2时,烟叶水溶性糖含量较高,总氮、总植物碱含量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总得分都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中低施氮量水平下(45~90 kg/hm2),单株留叶18~22片时红花大金元在湖北利川的产质量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通过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了烟叶中水溶性糖(包括还原糖和总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对烤烟吃味品质都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还原糖、烟碱为目前约烤烟吃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中,控制烟碱的过高积累,提高还原糖相对于总糖的含量、减小两糖差值,能有效地提高烤烟吃味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恰当评价烟叶内在品质 ,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对 2 0 0 1年河南 8个烟区 2 8种C3F烟叶的 6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这 6项化学成分指标值的优劣排序为 :烟碱 >氯 >还原糖 >氧化钾 >淀粉和总氮。结论是这些C3F烟叶的烟碱、氯和还原糖含量与优质烟标准较接近 ,氧化钾、淀粉和总氮含量相差较大 ,需要采取有关的生产和加工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湖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非线性关系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湖南烤烟B2F、C3F和X2F等级37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义可加模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与评吸质量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除部分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与烤烟评吸质量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外,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多数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与评吸质量呈现"∩"或"∪"形抛物线关系;表征湖南烤烟评吸质量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有糖碱比、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和有机钾,其适宜值分别为9、3%、2.2%、25%、22%、0.8和1.2%左右;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对香气量和刺激性的影响最大,对余味的影响最小;在钾氯比、有机钾和钾硫比这3项化学指标中,有机钾对烤烟评吸质量的总体表征效果最好,其次是钾硫比,钾氯比的总体表征效果最差。与有机钾一样,钾硫比也是1个较好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