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已不止于完成生态恢复的技术性改造,更需要注重环境素养的培育。本文从分析影响河流生态文化传承的因素出发,提出河流生态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设计理念,通过河流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归纳出以增强自然感受、培养生态意识为目标的河流生态文化建设模式,以期为河流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城乡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周边淡水湖泊湿地的破坏情况日益突出,导致部分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这类失衡现象与城市发展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向往产生了极大矛盾.通过对青西湿地环境现状的分析,运用生态修复理念研究湿地的保护、修复与利用,并结合适宜性分析进行景观规划与项目开发,在实现湿地恢复、环境整治的同时,促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其强调的是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生态博物馆理论,并随之带来了一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但由于近20年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其景观建设削弱了博物馆的传统文化价值,对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研究从生态博物馆的定义及其景观需求出发,结合泽雅生态博物馆的景观规划实践,对以生态博物馆为主体的村落景观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刘鸿琳  王跃 《规划师》2011,27(11):92-9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绿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用生态理念指导的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方向.宜昌市六泉湖公园规划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从公园选址、公园分区模式、交通组织、竖向处理、绿化植被配置和生态技术引入六个方面着手,构建了高品...  相似文献   

5.
《园林》2018,(10)
城市滨河地带体现着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凝聚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城市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滨河绿道的设计应当依托当地地域文化,融入更多文化内涵,保持滨河地带的活力,避免毫无特色、令人迷失的重复性滨水景观出现。本项目以梅江河绿道景观规划为例,从城市文化与景观相辅相成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滨河绿道多元化的规划理念及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河流是城市中的复合生态廊道,它包含了特定的城市功能空间和自然生态因素.基于城市双修视角,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忻州市南云中河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案例,探讨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河流规划策略研究,为推动"美丽忻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前提下,针对受到干扰或损伤的生态系统,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及适当的人为引导来遏制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的行为(焦士兴,2006;孟伟庆等, 2016;曹宇等,2019).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而生态修复相当于恢复了一条被中断的生态轨迹,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使其回归到"自然或原始状态"(James et al., 2016).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作为热带的独特景观,在修复多样性、防治灾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受自然及人类影响已遭到严重破坏,必须立即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方法。文章以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西河红树林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基于红树林的生态与景观美学价值,以海南滨河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为目标,从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方面探讨其策略。在生态修复方面提出采取水环境营建、人工引种,分区保育等保护策略,在景观规划中提出合理布局空间结构、注重生态、科普与观赏的融糅,丰富的观光体系设计等策略,从而为红树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发展,更好地协调海南滨河红树林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选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的景观改造作为研究案例,介绍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外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措施。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改造中的实现方法及途径。最后总结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或改造项目中的启示,为实现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可持续校园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南安市"两溪一湾"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一期)为例,实践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提出在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动修复能力的前提下,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原则、理念、定位、方案。将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使城市所面临的干旱、洪水和水污染等河流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为推动城市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靳泓  应文 《华中建筑》2020,38(3):77-80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山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山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该文以重庆市鹿山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核心,将其贯彻于生态已受损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中,以期达到修复山地生态系统,美化山地环境的目的,同时为其他城市建设、改善山地公园生态受损环境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近郊型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河流岸线形态、河流堤岸与坡面结构、缓冲带景观植物配置等具体的修复方法层面,综合性的景观修复参考案例较少。德国德莱萨姆河自2012年以来,以近自然修复理念为主导,计划并实施了针对防洪能力升级、河流形态改良、河流生态连续性修复等方面的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显著提高河流防洪能力、提升河道及河岸带生态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开发了水能,适度地导入了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娱乐休闲功能,构建了富有野趣的近自然郊野河流景观。从修复理念、修复策略、工程措施、修复效果等方面综合解析德国德莱萨姆河生态修复项目。归纳总结得到生态审美观下的修复理念、低影响的生态修复策略、可持续性的生态修复工法、多样性功能复合的河流景观营造等借鉴经验,以期能为我国近郊型河流景观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英彩  张力 《规划师》2005,21(7):59-64
以滹沱河的自然演变、功能演变、生态退化为起点,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滹沱河(石家庄段)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台研究。滹沱河干旱及生态退化河流的治理方案为:采用“一线、两岸、三段、六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分段式布设生态堤防,植被的种植采用复层结构,以利于生态的恢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迅猛扩张,各地掀起了大学新校区建设的高潮,水景观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绿色生态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区水系景观规划方案为例,从规划理念、目标原则、开发策略及方案利用等方面对低影响开发设计在新校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当前高校建设中面临的绿色校园建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构建生态景观是现代住区规划设计的主流,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本文分析了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原则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呼和浩特市某小区为例,通过绿化、水景及空间的构建分析,阐述了小区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中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文通过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内涵与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在景观规划中应用自然资源的策略,以期将生态学与景观学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薇 《城市建筑》2014,(21):12-1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中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文通过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内涵与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在景观规划中应用自然资源的策略,以期将生态学与景观学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姚古镇亦诗亦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古镇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古镇的很多旅游景观节点在一步步的开发。景观设计中,任何形式的、概念的东西在这里都行不通,构建一个生态的、文化的、极具乡土气息的旅游景观节点,与黄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是黄姚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灞河公园景观的复兴首先应该进行基于场地历史印记的生态修复,按照"保育-渗透-生长-融合-共生"的策略分步去展现灞河风景的演变过程,以城市居民休闲游览为基本功能,用具有参与性、认知性和开放性的景观形式表达灞河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一处与城市相互渗透的、具有勃勃生机的集人文展示、驻足观赏、休闲娱乐,防灾避难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