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良影响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以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典型经验为例,说明跨流域调水工程是造福人类的重要水资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减免,生态环境效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复合系统.文中在介绍该系统的特征,并对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和时间界定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跨流域调水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各相关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视角的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分析得出生态环境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跨流域调水作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本质来讲,跨流域调水通过影响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来影响整个生态环境,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仍要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环境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入淀水量逐年减少,造成多次干淀现象。水利部和河北省先后组织多次本流域调水和外流域调水,以缓解白洋淀供水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白洋淀供水水源与耗水量分析,为保护和恢复白洋淀生态环境,跨流域调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通水后,将能实现引江水补淀,从根本上解决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5.
俞登生 《人民长江》1993,24(6):8-11
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影响深远,其效益绝不只限于当前采用的“经济计算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兴建了江苏自江都引水的江水北调,广东东江向深圳、香港供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工程。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向海河及淮河流域的年引水量已近200亿m~3。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据多年研究,已形成了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的西线;从长江中游引水到华北平原的中线,从长江下游向北引水的东线的规划格局。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而生产力增长快,跨流域引水补源更为紧迫。中线和东线共同向华北平原供水,二者各有供水范围,又有交叉互补作用,而实施难免有先后之分。实施顺序,应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力条件综合分析,但无论先建那一条引水线,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使工农业生产布局得到调整和发展,并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前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未构建一套普遍适用的指标体系。在对工程实例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跨流域调水对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出发,遵循系统性、代表性、科学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独立性和客观性等原则,从物理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方面分别构建跨流域调水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解决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不同目标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上所体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供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7.
调水和跨流域调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在水资源开发中产生最大的矛盾和冲突,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多学科的问题。跨流域调水的目标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复杂。调水地区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特征是调水的重要因素。跨流域调水使该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规划单元。调水的矛盾是由调水流域的损失和破坏造成的。世界上的许多大型调水工程仍在等待对施工作出决策。现在,调水工程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的规划和设计投资,以及对调水的所有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包括环境影响,对调水流域的损失进行补偿是重要的。虽然常常只考虑了用水,而未考虑其他问题(休闲,河水价值,生态等)。流域与地区之间的矛盾可能在州内及各州之间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和斗争。总之,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禁止调水在内。在一些州内筹资可能要解决某些矛盾。政府的作用可能是规划水资源开发,制定政策和策略,以及立法,由州管理机构进行的地区水规划及其协调可能得出一个很好的折衷和相互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跨流域调水可能产生很复杂的法律。3个标准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即行政-立法,促裁和市场决策(谈判,合同,补偿)在解决矛盾中都可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方妍 《人民长江》2005,36(10):9-10,28
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大规模工程措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已建、在建和规划设计中比较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述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前景,同时就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跨流域调水     
陈克天 《江苏水利》2000,(10):47-48
淮水北调 “淮水北调,分淮入沂”,是在淮河和沂、沭、泗之间,首先进行跨流域调水的工程。这一工程于1957年初着手规划,当年冬开工,至1981年基本建成。 1957年12月,我们向国家计委、水利部编报了《分淮入沂、综合利用工程规划》。省委书记刘顺元带队去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与会的同志,有的提出耗资搞跨流域调水,过去没有先例,现在条件还不具备。刘顺元说:“淮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苏北  相似文献   

10.
水权与跨流域调水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资源归国家所有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在《宪法》和《水法》中都明确规定“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是水资源配置的两条基本途径.市场是在已获得水权的用水户之间通过交易进行配置,而政府对水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初始水权配置)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有权代表人民行使水资源配置的权力;政府在配置水资源中起宏观调控作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政府配置水资源必须以所有权与使用权明晰为前提.跨流域调水是我国21世纪水利的一大特点,也是政府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跨流域调水必须以水权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摆脱水荒的困境,改变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的调水就自然成为人类重新分配水资源,缓解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但由于输水工程都会迅速改善受水区的缺水情况。促进受水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对输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忽视。针对此问题,着重分析了输水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护与改善我国水环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水环境问题有水体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成化、缺水和海水入侵等.所提出的保护与改善我国水环境的战略有7点,即(1)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持续发展之路;(2)成立国家水委会,实现一体化水环境管理;(3)水环境管理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以提供财政保证;(4)改革水价和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市场作用;(5)加强企业整改,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改善水环境;(6)依法治水,制定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政策;(7)从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走科教兴水环境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的迅速扩张,需水量增加,水资源过度地被开发、水环境恶化,导致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保护实为重中之重。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一度主要侧重于水质的保护,水量保护与恢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根据水资源量的特征和保护的意义,分析水资源量保护和恢复影响因素,探讨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在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方向近 10 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重点阐述了在健康长江、生态需水及生态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域纳污能力计算与评价、水环境监测及突发性水污染应急事故、水环境模拟、面源污染监控与防治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九洲江水系的水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 ;在参数率定的基础上 ,根据设计水量条件 ,计算了九洲江水系的水环境容量 ;在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 ,提出了污染物削减分配方案并对实施该方案所需的费用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创建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10 a来的主要进展和创新成果。①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水环境及水生态实验室,通过国家计量认证体系的指标有130余项,覆盖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109项指标,建成了先进的流域水环境数值模拟平台,建成了河湖生态修复技术中试试验场;②特色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水沙过程的多面源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水沙调控下大型水库磷输送特征、长江流域典型水域特殊污染物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长江源区主要鱼类栖息地形成机制、高原河湖水环境变化特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分析和保护管理、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河湖水系连通的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和风险评价等;③主要的技术成果包括:湖库富营养化水体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微电流电解抑藻技术、镉污染土壤生态水利修复技术、农村分散式供水的微电流电解灭菌技术、选铜尾砂改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最后,分析了水环境研究所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新时期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水生态监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要。从生态学、生态系统和生态水文学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水生态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在水生态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介绍水生态监测的现状。在对比水生态监测与传统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监测的要求和实施步骤。旨在为各地水生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必须且不可替代的资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南方各流域交替发生洪涝灾害损失惨重,年年防洪、防汛抗旱消耗大量资源;保护水环境、节水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稳定和谐的人水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藏水北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建立全国联通水库网,仅限汛期调水、重复利用,治污后再输往沙化地区植被改善生态,是唯一能趋利避害、争取更大效益的方案,建议“藏水和南水”北调应以恢复生态为主要功能目标并与防洪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1~2004年的水质数据为依据,介绍了丹江口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几个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及主要影响参数,并分别从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等因素阐述了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为丹江口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嘉昕 《吉林水利》2003,(11):41-43
本文以生态省建设的角度出发,根据我省资源性缺水的现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经济对策和管理制度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