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合工程实例,本文对强夯技术在施工应用工作中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夯施工的技术方案以及实施过程中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规程,通过现场测试的数据显示强夯法是实现高填方路基压实的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工程概况强夯处理区域主要集中在A大道K1+380~K1+580,K2+280~K2+380两段。其中K1+400~K1+580段为抛填土翻挖处理区,在K1+400~K1+455段右侧紧邻路基填方边线有友邻施工单位活动板房;在K1+580~K1+620右侧110m外有当地新建居民小区;在K1+480~K1+620段左侧距中线17.5m有邻近施工单位临时围墙需拆除。按照设计要求,A大道K2+280~K2+380段为路基填筑区,道路沿线填方高度大于20m时,为降低工后沉降和增加路基  相似文献   

2.
柳坪水电站LP/CⅡ标段引水隧洞实际施工桩号为K1+430~K6+755,全长5325m。本标段主要利用2号、3号支洞作为通风及交通要道,其中3号支洞下游承担了主洞2125m的施工任务,本文着重从风量的确定、风机的选型、通风设施的安装等方面浅谈长距离隧洞通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柳坪水电站LP/CⅡ标段引水隧洞实际施工桩号为K1 430~K6 755,全长5325m。该标段主要利用2号、3号支洞作为通风及交通要道,其中3号支洞下游承担了主洞2125m的施工任务。本文着重从风量的确定、风机的选型、通风设施的安装等方面浅谈长距离隧洞通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吴迪  任福喜 《给水排水》2003,29(12):85-88
DN1 800球墨铸铁输水管道工程是兰州市供水扩建工程的一个分项,该工程是采用K型机械式接口安装.在施工过程中,以施工排水、基础制作、管道安装、施工段碰接等为关键工序,对DN1 800球墨铸铁输水管道的施工特点加以具体分析,将钢制柔性接口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施工段碰接及水压试验中打压堵头的安装,提高了工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工程概述麻武高速公路在武英高速罗田互通以西2.5公里处与武英高速公路交叉,设置团陂东枢纽互通满足与武英高速之间的交通转换需求。团陂东枢纽互通立交施工范围包括:麻武高速公路主线K54+966~K 56+81 2、武英高速主线W Y K 7 5+3 4 9~WY K 7 7+4 4 0、集散车道匝道M K 0+1 3 1.0 2 7~M K 1+3 3 1.4 6 0、集散车道匝道N K 0+1 2 6.3 5 2~N K 1+3 3 1.4 6 0、集散车道匝道I K 0+1 2 6.1 2 2~1 K1+4 2 2.0 44、集散车道匝道J K0+1 2 5.876~、J K1+550.646、右转定向匝道E K0+1 0 5.03 5~E K0+502.2 93、右转定向匝道FK0+080.898~FK0+550.646、右  相似文献   

6.
复杂条件下不良地质围岩公路隧道开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禹 《西北水电》2009,(5):28-31
锦屏一级水电站6,8号场内公路隧道地质围岩差,且受现场地形限制,大型开挖设备无法施展,特别是支护施工所需的材料基本靠人工搬运,隧道的安全开挖施工难度大。介绍6S2洞室K1+035m段开裂处理和K1+047-K1+067m塌方处理方案,为类似地下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K1+018~K1+108河段北侧靠近民居,南侧有公路经过,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原设计方案不能实施;加上该段的征地拆迁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工程曾一度停工.后经过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共同配合,修改原方案,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最终完成了工程,履行了合同,较合理地实现了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识别不同因素对弃渣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本文以百色水库灌区工程典型弃渣场设计情况为基准,基于扰动分析法分析评价挡渣墙尺寸、堆渣坡比、堆渣高度、渣土内摩擦角等4个因素对弃渣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挡渣墙基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2)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堆渣坡比对K1、K2比较敏感,渣土内摩擦角对K1比较敏感、对K2特别敏感,挡墙尺寸及堆渣高度对K1、K2不敏感。研究结果可为弃渣场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弃渣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李佑杰 《山西水利》2011,27(10):48-49
为了南水北调石方渠道K204+482—K204+982段的施工安全,需要进行石方渠道爆破方案设计,介绍了该工程的施工概况,通过对手风钻钻孔爆破与潜孔钻钻孔控制爆破两种方案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安全防护、资金投入及利弊分析等进行综合对比,确定采用潜孔钻控制爆破方案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0.
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段增建二线K1467 900~K1487 900段路基由于地基土(冲积黏土、砂质黄土)在勘测时期和施工时期的含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施工期间土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勘测时期的含水量,加之施工机械的碾压扰动,地基土呈现橡皮土状,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软弱地基。详细阐述了该段路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更设计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勘察及施工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根据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结果,可进行信息反馈和预测预报,指导现场施工,从而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以及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以长河坝场内交通工程1#公路金康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在监控量测数据的指导下,施工时适时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金康隧道K2+920以后同等条件开挖过程中未发生大规模塌方事故,表明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对指导设计、施工和修改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拉西瓦水电站左岸高线上坝交通洞塌方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西瓦水电站左岸高线公路交通隧洞开挖施工,在掘进至K1 308m时因地质原因出现顶部大塌方,塌方方量约1000m^3,文章从塌方处理设计计算和施工2方面作以简要介绍,提供了塌方设计计算和施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隧洞工程是一项隐蔽性很强的工程,其内部地质构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常常发生塌方,塌方不仅给后序施工带来巨大困难,而且耗资巨大,延误工期,并有可能留下隐患,是使用期间出现病害的主要根源。 1 隧洞施工塌方的形成及原因 招远市城子水库供水工程,根据供水规划、技术经济比较、水文及工程地质勘察并结合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因素,确定在供水线路桩号K7+928.9——K12+147.8段开凿输水隧洞。隧洞全长4219m,洞身为城门洞型式,输水量0.51m~3/s,纵坡1‰。隧洞上覆岩层厚度7~50m,洞口属于浅埋段,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开挖揭露,洞轴线沿南北方向分为两大岩性区,以ZK_9为界(K10+945),南部为中粗粒花岗岩区,北部为胶东  相似文献   

14.
梁瑞臻 《中华建设》2011,(10):126-127
1.滑坡体特征及工程概况西部某地区高速公路K0+020~K0+140段和K0+920~K1+060两段右侧上边坡原设计为锚杆格子梁防护,实际施工开挖边坡后发现边坡实际地质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强风化页岩边坡,覆盖层较厚,在开挖过程中不断发生坡顶牵引破坏,边坡稳定性较差,属小型牵引式强风化岩节理面岩土质滑坡。且为工程滑坡,即由于山体开挖出现临空面而引发覆盖层和部分强风化岩层新滑坡。经业主、设计院、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四方现场查看,决定变更设计进行边坡放缓,并增设锚索防护。  相似文献   

15.
思林水电站坝址区喀斯特洞穴及溶蚀裂隙发育,对工程影响较大的喀斯特系统主要有左岸的K30、K31及右岸的S64、S65、Sj2等喀斯特管道,汛期喀斯特管道的涌水量可达1~7 m3/s,对坝基的开挖、混凝土浇筑以及灌浆施工均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大坝的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是灌浆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对大坝灌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乌江干流K干0+355.00桩号布置1号箱涵,横穿乌江干流堤防,连接穿越园区大道的已建箱涵。由于施工位置处于大裂谷景区道路入口,若按原设计放坡明挖,会将园区大道大幅路面开挖掉,整个园区大道将断道施工,为保持景区道路畅通,经综合考虑采用顶管法施工。介绍了顶管法在本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用于保证施工过程中正常交通通行、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对沥青混凝土室内试件和现场芯样分别进行了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成型试件黏聚力以及K值明显大于现场芯样。现场施工中沥青用量较少,沥青不足以形成沥青薄膜而将骨料裹覆,导致K值偏小,但是沥青用量过度增加时,将导致自由沥青比例增大、结构沥青的比例减小,K值也会偏小,因此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承载力一般采用K30(面积0.07 m2)、K50(面积0.196 m2)荷载板进行检测.南水北调工程地基处理采用建设部JGJ79-2002标准,基底承载力检测要求承载板面积为0.25~0.5 m2,且荷载板的边长或直径不小于检测深度的1/3,K30或K50荷载板的面积及直径均达不到规范要求,大面积荷载板检测方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可在类似的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水打桥隧洞进口段围岩地质条件差、瓦斯浓度高、初期支护变形大且变形洞段长、安全风险高和工期严重滞后的情况,选取K0+700~K0+720和K0+740~K0+760作为试验段,采用不同的灌浆参数,在试验段无盖重固结灌浆完成后,通过对压水试验、钻孔取芯、灌前和灌后声波测试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科学合理的灌浆技术参数。后续施工结果表明:通过提前开展无盖重固结灌浆,可显著提高围岩的整体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降低煤层中的瓦斯溢出量,为变形段的拆除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将固结灌浆提前至衬砌施工前进行,可以减少后续灌浆施工与衬砌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加快施工进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下穿京沪高铁框架桥顶进施工中,原设计为"眀挖",通过计算后改为框架桥顶进施工,大大削减了施工期间对于高铁墩柱的影响,保证了高铁的运营安全,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一、工程概况1.京沪高铁设计概况京台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铁交叉处京沪高铁下行线运营里程为K36+206.84,公路里程为K18+335.44。交叉处框架桥位于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区间段,桥上轨道为无砟轨道形式。京沪高铁已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运营。主要技术标准如下:线路级别:高速铁路,双线,线间距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