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圆二色谱和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了热处理后冻干免疫蛋白G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变化。经80℃72h和100℃2h干热处理后,IgG的β-折叠发生变构,活性抗减少,抗原决定簇有改变,抗体难以识别抗原,说明IgG的β-折叠构象变对其生物学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热处理条件对Hβ沸石醚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尹  王海彦  马骏  魏民 《化工学报》2004,55(9):1455-1458
采用水热处理的方法对Hβ沸石改性,制备出改性Hβ沸石醚化催化剂.在温度70℃、压力0.8 MPa、醇烯摩尔比1.05、空速 1.0 h-1的反应条件下对改性催化剂进行醚化活性评价.系统考察了水热处理条件对Hβ沸石催化剂醚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苛刻度的增大,催化剂的醚化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大.在300℃、1h、氮气与水蒸气分压比1.0、水空速0.4 h-1的条件下,水热处理提高了Hβ沸石的催化活性,叔碳烯烃的转化率为57.48 %.水热处理Hβ沸石经酸洗后醚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叔碳烯烃的转化率达59.17%.对经过水热处理后的Hβ沸石进行金属Mo改性,叔碳烯烃转化率达到60.81%.  相似文献   

3.
以绿碳化硅、单质硅和炭黑微粉为原料,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K90)为结合剂,采用注浆工艺制备碳化硅坯体,然后在埋炭(焦炭)保护气氛中分别于1 000、1 200、1 420和1 510℃保温3 h热处理,主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β-SiC结合SiC材料的致密度、强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等的影响,并探讨了β-SiC的生成生长机制。结果表明:1 000℃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较低,没有生成β-SiC;1 200和1 420℃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均比1 000℃热处理后试样的大,并且生成了较多β-SiC晶须;1 510℃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均比1 200和1 420℃热处理后试样的小,并且生成的β-SiC晶须的长径比也比1 200和1 420℃热处理后试样的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天然闪锌矿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变化,采用罗丹明B染料废水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未经热处理及400℃热处理的成分均为纯硫化锌,而热处理温度为600℃以上的闪锌矿中部分硫化锌转变为氧化锌。未经热处理的闪锌矿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400℃热处理的闪锌矿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经太阳光照射3 h后,其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15.32%;热处理温度600℃以上的闪锌矿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病毒感染细胞技术观察热力对IgG制品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灭活作用。冻干IgG中的HIV-1(104.8TCID50)可被80℃2h和100℃30min灭活。IgG溶液中的HIV-1(106.1TCID50)可被60℃20min和80℃5min灭活。用灭活后的HIV-1再感染MT4细胞,通过连续传代培养(3代,21天)后,细胞均未出现感染性病变,提示HIV-1对热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温度对有机添加剂硬铬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有机添加剂硬铬镀层性能的影响。经过200-300℃、1h热处理后的镀层,其硬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耐磨性也得到改善,但硬度和耐磨性的最优点对应着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的XPS分析表明,这是由于镀层中的有机碳化物,经热处理后析出所致。镀层的EDAX分析表明,热处理使镀层表面氧含量增高,但对镀层微裂纹数量和宽度没有明显影响。由XRD实验结果可知,热处理后镀层的晶体 结构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将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烷(PMPDMS)与α-SiC微粉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于120℃烘干12 h后碾碎,放入刚玉坩埚内,在N2保护下以一定的加热制度进行热处理,然后分析其相组成、比表面积、烧结块密度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同时以B4C微粉取代α-SiC微粉做同样处理后进行XRD和SEM分析,以确定包覆在B4C微粉表面的PMPDMS在热处理过程中是否生成了β-SiC.结果表明:1)包覆在B4C微粉表面的PMPDMS在试验确定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生成β-SiC;2)表面改性后α-SiC微粉相组成发生一定改变,比表面积增大,用其制成的烧结块的密度增大,显微结构更加致密,表明其烧结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先驱体,采用电热裂解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以热解碳为界面的连续碳纤维增强SiCN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N,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进行了真空热处理.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X衍射仪和光电分析天平分别进行微观观察、相变分析和质量测量.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基体晶化程度的影响要比增加热处理时间的影响更明显;非晶SiCN基体经1 100℃热处理30 h后已有微量β-SiC晶粒产生:在1100℃,30h;1300℃,30h; 1 500℃,30h和1 700℃,2h熟处理后,部分SiCN转变为SiC,没有发现Si3N4;1700℃热处理2h后,晶粒间的非晶SiCN内出现层状石墨;1900℃热处理0.5h后,SiCN基体几乎全部晶化,并明显出现sj3N4晶体;在1100℃到1300℃真空热处理30h后,质量损失主要是H-的损失;在1500℃到1900℃处理后,除了H-损失之外,还有部分N-损失.  相似文献   

9.
熔盐法制备氧化镁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氯化镁、碳酸钙、氯化锂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了氧化镁粉体。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采用水解动力学分析法研究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氧化镁粉体活性的影响。TG-DSC分析表明:在650℃时碳酸钙可完全反应。XRD分析表明:在430℃保温3 h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产物中有氧化镁生成;在650℃保温3 h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产物经无水乙醇洗涤后,全部为氧化镁晶体,经S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镁形貌为颗粒状,形状不规整,大小介于50~250 nm。水解动力学分析表明:当温度大于500℃、保温时间超过3 h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氧化镁粉体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IR、DTA、XRD和S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鹰  李溪滨 《硅酸盐通报》2006,25(3):146-150
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含TiO2和ZrO2复合晶核剂Li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利用DTA制定了基础玻璃的热处理制度:即先在570℃下核化1h,再分别在690℃、730℃、770℃、810℃、850℃下晶化1h.利用IR、XRD和SEM研究了经热处理后的微晶玻璃晶体相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制度后,该系统微晶玻璃首先析出的是β-石英固溶体,红外光谱检测到的主要是玻璃中硅氧键的配位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β-石英固溶体转变成β-锂辉石固溶体,而且微晶玻璃相应的变为不透明的乳白色,同时红外光谱可以检测到Al-O键的配位状态,且温度越高,Al-O键所占的比重越大.  相似文献   

11.
Ni-W纳米结构梯度镀层耐热及高温氧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Ni-W纳米结构梯度镀层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400 ℃热处理1 h后,镀层结构未发生改变,硬度高达Hv1300,优于硬Cr镀层;600 ℃热处理1 h后,镀层结构由原来的以Ni为溶剂、W为溶质的固溶体转变为存在单一相Ni和W的多晶结构.热处理并未改变Ni-W梯度镀层中W含量的梯度分布.Ni-W纳米结构梯度镀层具有优良的高温氧化性能,可用于高温氧化气氛中.  相似文献   

12.
将低氧碳化硅纤维(KD-Ⅱ)在氩气中分别于1 400、1 600、1 800和2 000℃热处理1 h,对纤维强度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KD-Ⅱ中β-SiC晶粒不断长大,孔隙逐渐增多,强度下降。经1 800℃热处理后纤维拉伸强度保持在1 GPa以上。纤维拉伸强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β-SiC晶粒的长大、SiC_xO_y相的分解和自由碳的增多。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改变溶液酸碱度来控制TiCl4水解速度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光催化剂。以造纸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为研究体系,测定了经过不同温度煅烧后TiO2粉体的催化能力,发现TiO2粉体于100℃热处理2h,造纸废水COD降低了78.3%;400℃煅烧2h,COD降低了53.7%。研究表明,TiO2表面物理吸附的水和过多的Ti-OH会降低光催化活性,适量的Ti-OH有利于光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4.
赵景联  陈红等 《精细化工》2001,18(2):106-108
对NaY型分子筛负载PW12催化肌苷合成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PW12/mLH2O的水溶液等体积浸泡NaY型分子筛30h,烘干后于430℃焙烧2.8h,制得催化剂。3.0g肌苷(11.23mmol)和0.45g催化剂混合物中加入24g乙酸酐(0.255mol)在138℃下搅拌回流反应6.5h,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的收率达到92.3%。  相似文献   

15.
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催化剂孔结构发生了改变,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增加。采用小型加氢装置加工处理不同超深度脱硫难度的柴油原料,对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提高体相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和芳烃饱和性能,加工处理超深度脱硫难度大的劣质柴油时,加氢活性提高更加明显。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对比没经水热处理的催化剂,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降低了5℃。而以催化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比水热处理前的反应温度降低了13℃。水热处理后的体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Hβ沸石的稳定性,对其进行了水热改性。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在常压条件下,将水热改性Hβ沸石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合成。考察了水热改性条件对Hβ沸石催化活性、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改性条件:水热处理温度为600℃、水热处理时间为2 h、水热处理空速为2.0 h-1,此时目标产物ETBE的收率为40%。将水热改性前后的Hβ沸石进行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对比,结果表明,水热处理的Hβ沸石较未处理的Hβ沸石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稍有下降,但其寿命增加了75 h。  相似文献   

17.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粒度为5mm的α-Al2O3、β-Al2O3、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10%(质量)Ni基催化剂。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500-850℃,大空速和不同的CH4/O2摩尔比下,测定了该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活性和CO选择性。500℃用H2对催化剂还2h后,进行活性测试结果,10%Ni/β-Al2O3、Ni/γ-Al2O3对POM反应无活性,只有10%Niα-Al2O3对POM反应有活性。TPR测试结果表明,这是由于10%Ni/β-Al2O3和Ni/γ-Al2O3催化剂在700℃以下未被还原所致。另外,合成气的生成速率和CO选择尾均随反应温度和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在CH4/O2摩尔比2时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以板状刚玉、氧化铝微粉、金属铝粉、金属锌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_2O_3Al-C滑板样品。研究了金属锌粉的引入对Al_2O_3-Al-C滑板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1050℃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锌粉的引入改变了滑板中金属铝粉的反应进程,金属锌粉氧化后形成的氧化锌沉积在金属铝粉表面,改变了金属铝粉熔化、扩散和反应的进程,有利于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形成金属结合,提高中温(600~1100℃)性能。锌粉的引入对材料显微结构有较大影响,900℃热处理3 h后材料内部形成大量颗粒状、柱状和针状氮氧化物,1 050℃热处理3 h后材料内部形成大量碳化铝纤维,有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磷酸钙微晶玻璃中β-Ca2P2O7晶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3Na2O-12TiO2-57CaO-28P2O5玻璃进行热处理,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β-Ca2P2O7晶相古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可以获得含有β-Ca2P2O7,CaTi4(PO4)6,NaTi2(PO4)3和TiP2O7晶相的微晶玻璃,β-Ca2P2O7为主晶相。随着成核温度提高和成核时间的延长,β-Ca2P2O7晶相在微晶玻璃中含量增加。含较多β-Ca2P2O7晶相的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主要是由于β-Ca2P2O7晶相有较强的促进生物活性的能力,因而使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其结果是改变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条件就改变了向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肖国光  邹长伟  陈浩 《广东化工》2010,37(12):206-207
以MgCl2-6H2O、CaCO3和LiCl为原料,采甩熔盐法制备了MgO粉体。通过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计(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采用水解动力学分析法研究了煅烧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镁粉体活性的影响。TG-DSC分析表明,650℃时CaCO3可完全反应;XRD分析表朝,450℃保温3h热处理,产物中有MgO生成。650℃保温3h热处理,产物经无水乙醇洗涤后,全部为MgO晶体;S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镁形貌为颗粒状,形状不规整,大小介于50-250nm之间;水解动力学分析法表明,当温度大于500℃、保温时阕超过3h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MgO粉体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