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48例典型病例,探讨脊柱爆裂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48例脊柱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我们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及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找出最佳康复体会。方法 对36例颈椎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的科学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颈椎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给予正确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均无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8例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5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156例,转科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护理和康复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6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2例浅表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脑脊液外漏,3例下肢静脉血栓(DVT),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经过24~36个月的随访,综合评价,优良率92%。结论经过全面、精心护理和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可有效防止或减轻四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柔韧性,防止脊柱畸形,大大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进行疼痛、心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78例骨折愈合或基本愈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16例患者发生愈合不良或延迟愈合。2例因糖尿病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1例因冠心病发作死亡。结论及时有效地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增加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使用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引用该技术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6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1例(0.06%)、泌尿道感染2例(0.12%),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22d。结论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但成功的手术与患者的心理护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尿潴留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通过循证护理策略,达到了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最佳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规避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风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5月于本院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的4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应用联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进行规避低体温风险的护理,观察术后患者体温及寒战情况。结果 2例患者术后体温略低,其余在36℃以上,无一例发生术后寒战。结论 循证护理在规避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风险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毅锋 《化工之友》2008,27(9):22-2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多节段损伤的受伤机理、延误诊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多节段(相邻与非相邻)脊柱骨折诊断治疗的体会及疗效观察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延迟诊断16例,手术治疗46例,其中胸腰段骨折、腰椎骨折36例采用多组AF或加长RF后路椎弓根固定获得满意效果,Frank分级改善1~3级.结论 早期诊断多节段脊柱骨折,积极分节段处理骨折失稳,恢复脊拄的稳定性,可使患者避免医源性损害,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为循证护理更为有效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9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30),比较2组一段时间护理后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普外疾病知识普及率、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疼痛分级、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患者实施计划护理。方法对23例患者通过循证并采取了各种循证护理措施,提出出血和感染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本组未发生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避免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易出现的护理并发症,促进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有助于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中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两年半,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其1例因慢性多脏器衰竭而死亡,1例生股骨头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能有效的减少其并发症,加快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肺结核患者体质及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2例,后将2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APACHEⅡ评分、HAMA及HAMD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HAMA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患者体质及情绪状态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产生褥疮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6例骨折患者进行统计,对发生褥疮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对发生褥疮的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206例骨折患者中发生褥疮43例,褥疮发生率为20.87%,性别、褥疮部位及骨折部位均为发生褥疮的相关因素,而且未发生褥疮与发生褥疮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再褥疮。结论分析产生褥疮的相关因素,能够为护理确定方向和重点,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骨折伴妊娠14周地震伤员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制定合理的营养摄入方案、加强术后护理、做好康复指导。经过积极治疗,伤员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骨折患者的褥疮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300例诊断为骨折病人,对骨折病人采取预防褥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0例病人住院期间,共5例病人(1.6%)出现褥疮,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后治愈。结论预防褥疮的护理工作对于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意义重大,需要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姜秀丽 《化工之友》2008,27(8):77-7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进行及时必要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结果 通过对76例老年患者骨折的观察及护理,只有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 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的精心护理.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使手术的并发症大为减少,病死率明显降低,是手术成功和肢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20例手指再造术后疼痛患者怎样减轻、缓解疼痛的循证护理经验,主要是针对手指再造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个体差异等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保证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预防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于我科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选取2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7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DVT2例,占0.73%;对照组发生DVT13例,占5.53%;2组发生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存在的深静脉栓因素应予以高度警惕,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