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气井作业必须采用压井液压井以保证施工安全。而压井过程中压井液会对气层造成伤害。本文结合松南气藏地质概况与气井压芫过程中导致气层伤害的原因,对QY压井液与851压井液对地层的室内伤害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QY压井液与851压井液相比具有防膨性能好、滤失低、抗高温等优点。QY压井液适用于该气藏的气井压井作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现场污水压井液对地层的损害问题,提出一种低密度修井作业压井液配方。通过实验,优选出复合起泡剂FH作为压井液的起泡剂,实验发现生物聚合物黄原胶具有能够极大增加泡沫半衰期的能力。实验室配制出密度可低于0.7的低密度压井液,能够有效地降低井筒与地层之间的压差,能够实现平衡压井或近平衡压井。该压井液具有适用性广,漏失量少、其密度控制范围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TK916井时塔河油田九区奥陶系油藏的一口高压、高产气、高含硫化氢的三高井井,该井地层发育,作业中地层漏失严重,前两次完井漏失压井液均在1700m3左右,不仅造成了地层污染,还大幅增加了压井液成本。本文采用液面时时监测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该类井的压井液漏失以及防止硫化氢溢出的安全问题,为类似井的修井安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新疆莫北气田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常规压井液对储层的损害,因此通过敏感性评价、抑制剂优选、降滤失剂优选等室内实验研制出了适合修井作业的低伤害压井液配方。该低伤害压井液具有无固相、低滤失、抑制性强及高矿化度等特性,并在新疆莫北气田莫003井、莫2104井的修井作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具有优良的储层保护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章志轩  李方明  焦蓉  张传亮  何浩兰 《当代化工》2022,(6):1431-1434+1438
涩北气田随着开发的深入,出水、出砂加剧,地层压力下降,部分产层亏空,修井作业压井液的漏失严重。通过历年陆续在涩北气田开展固化水类、暂堵类、泡沫类等3类体系压井液的试验工作,不断优化改进,形成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同时又引进并试验采油用冲砂暂堵剂压井液。结合两种主体压井液体系性能参数,针对不同气井压力系数、水侵程度、地层水矿化度,建立压井液优选方案。研究表明: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随着黄原胶质量配比的增加,压井液的黏度逐渐上升,为方便现场使用,黏度须小于200s,黄原胶集增黏、悬浮性能于一体,达到增加压井液黏度、降低流动性、提高携砂能力的目的,从而减小压井液的漏失。冲砂暂堵剂压井液抗盐性差,遇盐水易破胶,因此仅能用淡水作为基液,不适用于压力系数高的盐水基液井。涩北气田储层保护工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涩北气田压井液工艺技术系列,为涩北气田低压气井储层保护技术提供发展方向和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压井返排液高盐、强乳化、多悬浮物、回收处理难的问题,通过建立电破乳聚凝、电气浮除油、双滤料吸附以及多孔膜过滤等物理净化处理工艺,攻关配套压井液回收处理再利用一体化装置,在高效破乳、除油、去固相杂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压井液中可溶盐等有效组分,有效避免了生化处理法对压井液体系破坏,提高了压井液净回收率与重复利用率,极大地降低了压井药剂成本,减轻了压井液环保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固相压井液体系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研制的无固相压井液体系种类很多,但能抗高温的压井液体系较少,针对近年来对抗高温压井液的越来越大的需求,研究出低伤害并且能承受150℃高温的无固相压井液,而且密度在1.1g/cm3~1.5g/cm3内可调,稳定性及配伍性好.  相似文献   

8.
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主要由水溶性有机酸盐、常规无机盐等经处理得到的低成本加重剂和无机盐促溶剂、活性剂、降滤失剂等组成。密度在1.02~2.01g/cm3间可调,具有性能稳定、防膨效果好、对油层污染小、腐蚀低、抗温性能好和现场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推广价值的低伤害优质压井液。针对大庆油田的储层特征和生产实践,研究开发出了密度1.02~2.01g/cm3间可调的新型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性能稳定、防膨效果好、对油层污染小、腐蚀低、抗温性能好和现场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二元醇、环氧氯化物及氨水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有机胺黏土稳定剂Pop-2。利用防膨性、抗温性、抗酸碱性、长效性、与无机盐复配、与压井液配伍性及岩心流动等试验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黏土稳定剂加量1%时,防膨率已达84.09%;在20~150℃、p H为2~12时,表现出良好的抗温能力和抗酸碱能力;抗洗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与现场压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同时,该有机胺压井液体系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率达98%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四川盆地磨溪区块龙王庙气藏所用有固相压井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条件影响压井液体系变化甚至破坏的主要因素,同时从现场实际需求入手,实验分析了XX70井压井液的整体性能,梳理形成了以沉降稳定性为主,粘度、切力等多项检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主要研究密度低于0.8g/cm3的泡沫修井液体系。该体系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QHP的复配物(最佳配比是4∶1,最佳加量1.5%)作为起泡剂,用0.08%的十二醇、1.2%的CM C和HEC混合物(比例为3∶2)以及0.2%的明胶作为稳泡剂。制备出的泡沫稳定性好,具有好的抗盐性,抗油性,抗水性,可用作低压油井修井液。  相似文献   

12.
筛选了植物蛋白加工用蛋白酶产生菌,为酶的分子改造和植物蛋白加工提供材料基础。通过不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蛋白酶的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12。经过单因子实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蔗糖7.5 g/L,黄豆粉6.0 g/L,MnSO40.04 g/L,初始pH=7.0,装液量75 mL/250 mL。结论:按照所优化的产酶条件于37℃,180 r/min,经60 h培养,发酵液最终酶活达1 868.4 u/mL。  相似文献   

13.
钱涛  李梦耀  王莹  马岚  舒羽 《应用化工》2013,(12):2237-2239,2242
研究了LS-5000型氨基磷酸型螯合树脂对Pb2+的吸附性能及在模拟浓缩果汁铅的去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LS-5000型氨基磷酸型螯合树脂在酸性条件下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1 h,最大吸附量为5 527.45μg/g树脂,负载Pb2+的树脂可用1 mol/L的HNO3解吸,解吸后的树脂可以再利用。LS-5000氨基磷酸型螯合树脂可用于果汁、浓缩果汁中Pb2+的去除,用0.5 g树脂处理50 mL含Pb2+4.0μg/mL果汁,Pb2+的一次去除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山西化工》2013,(6):16-18
利用机械混合法将CuCl直接负载于分子筛13X、NaY和NH4X表面上制备高效CO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320℃真空活化后,13X和NaY载体制备的吸附剂表现出较好的CO吸附性,CuCl的最佳分散质量分数分别为0.40 g CuCl/g 13X及0.45 g CuCl/g NaY,CO吸附量分别高达76 mL/g及84 mL/g,脱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且CO/CO2分离比分别可达1.4和1.9.XRD表明,吸附剂经真空活化后CuCl晶相消失,表明CuCl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并且可能部分阳离子发生交换,进而提高了CO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和邻氨基苯酚的新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4.6μm)色谱柱,选用纯甲醇为流动相,以285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0.8 m L/min,柱温为35℃,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邻硝基苯酚和邻氨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在1.0~4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5(n=9)和r=0.999 8(n=9),测定其在10.0、20.0和30.0μg/m L这3个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方法精密度,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1.28%和≤1.04%。将本方法应用于以邻硝基苯酚为原料电解合成邻氨基苯酚反应液的分析,其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3.0%~105.6%和90.6%~10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3.75%和≤1.4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邻硝基苯酚和邻氨基苯酚两种组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张先廷  袁建梅 《辽宁化工》2013,(12):1507-1509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电子受体氯冉酸与电子给体吡哌酸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丙酮-甲醇介质中即可生成稳定的n-π络合物,其荧光发射显著增强。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荷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吡哌酸的荧光光谱新方法,用曲线交叉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线性范围为0.10~7.0μg/mL,最低检出限为0.10μg/mL,回收率为97.4%~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3%。2.6%。最后探讨了荷移反应的机理,该方法用于PIP药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水基切削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桥  张秀玲  连建肖 《上海化工》2009,34(11):15-17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水基切削废液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处理条件:常温下,当铁碳投加量为0.6g/mL、铁碳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50min、pH值为1时,水基切削废液CODCr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18.
A combination of alumina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HPLC procedures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hydrocarbon-based thermal heating fluid (trade-marked as Therminol 55TM) in basic oleochemicals. In each run, 3 g of sample solution was loaded onto the alumina (50 g) column and was eluted with 200 mL of hexane. The eluate was then concentrated to 1 mL with the aid of a nitrogen stream prior to HPLC analysis. The HPLC chromatogram of Therminol 55 was characterized by a humped shape that could not be resolved into individual peaks. The lowest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obtained from various spiked samples was 30 μg/g. The recovery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method were good, ranging from 70 to 80%, whereas the overall CV were all below 10%.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thus is ideal for quality assurance purposes.  相似文献   

19.
在设计出的机械提升式厌氧双循环反应器中,以絮状污泥为种泥,对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污泥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在常温下启动,经过40d后污泥开始颗粒化,165d后大部分污泥的粒径介于0.6~1.2mm。所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的活性相对较好,比产甲烷活性ACT=0.91g/(g.d),VSS/TSS为0.67,SVI达到了15.2mL/g,颗粒污泥平均沉速为45.1m/h。并且在CODCr容积负荷=20kg/(m3.d),HRT=16.0h的情况下,CODCr的去除率超过了80%。  相似文献   

20.
木糖水解液的中和脱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华  王成福  李俊平 《应用化工》2006,35(12):988-989
采用生产出的中间品木糖水解液为原料,研究了轻质CaCO3中和水解液的工艺条件。实验证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0℃,加入量为0.005~0.0055 g/mL,加入方式为间歇式加入,保温时间为1~2.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