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硬质合金》2016,(1):24-32
本文以硫酸镍(Ni SO4·6H2O)为主盐、次亚磷酸钠(Na H2PO2·H2O)为还原剂,通过改变络合剂的种类与含量对硬质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用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仪、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和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表征硬质合金镀镍前后的形貌、成分、相组成、结合力以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在p H=8,T=80℃的施镀条件下,镀层为非晶结构且耐蚀性较镀前有一定的提高,镀层表面主要含有Ni元素和P元素,其中Ni元素占了很大的比例,镀层物相组成为Ni P2和Ni,且膜基结合力在100 MPa以上,镀层厚度受络合剂的影响较大。镀液成分为Ni SO4·6H2O∶25 g/L、Na H2PO2·H2O∶30 g/L、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45 g/L、氯化铵(NH4Cl)∶30 g/L、硫脲(H2NCSNH2)∶1 mg/L时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22(3)
采用两种不同化学除油溶液和浸蚀活化溶液以及一种碱性预镀镍工艺作为模具锌合金化学镀镍的前处理工艺,并研究了工艺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除油溶液应为弱碱性,浸蚀活化工艺采用稀酸+有机酸溶液较为合适,预化学镀镍最佳时间为30分钟.经实验确定的前处理工艺的模具锌合金试样在化学镀镍后镀层均匀、致密,且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化学镀镍表面改性研究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在碳纤维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对碳纤维化学镀镍的表面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pH值、热处理温度及超声波对镀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及镀速的影响。结果 pH值在8.0~10.0时,随pH值增大,沉积速率逐渐变大,镀层表面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约为0.5μm;pH值在10.0~11.0时,碳纤维发生团聚。热处理温度为400℃时,保温10min,镀层重结晶析出Ni3P相;随温度升高,镀层发生开裂,且开裂部位间隔变小。结论 pH值对镀层沉积影响较大,超过极限值会导致碳纤维团聚。热处理温度过高会导致镀层重结晶,且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6.
7.
8.
9.
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Ni-P合金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式碳酸镍作为化学镀液主盐,在T300碳纤维增强AZ91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层.采用SEM扫描电镜、EDS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镀层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镀Ni-P的复合材料表面有大小均匀连续的胞状凸起,镀层均匀、致密没有缺陷,主要成分是Ni和P,其中Ni为非晶态结构,P含量为8.5%,镀层属于耐腐蚀性能较好的中等磷含量镀层.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化学镀Ni-P处理后复合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升高250mV,说明化学镀Ni-P层可以明显改善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水泥基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上化学镀镍层的内应力对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以及结合力的主要来源,并通过这种研究寻找出良好的化学镀镍工艺,为 MDF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化学镀镍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