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工业园区是重庆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特色工业园区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还存在着产业布局和功能划分不具体、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园区要素资源稀缺、配置效率较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为实现重庆特色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更新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开放来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培育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优化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软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工业是株洲的特色所在,株洲工业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压力很大、造血功能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因此,株洲工业园区要实现升级发展,必须突出园区的集聚效应,以大园区集聚大产业,以大项目推动大集群,以大招商谋划大发展,以大服务构筑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园区产业链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讨论了工业园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条件。根据工业园区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工业园区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一是综合型工业园区的产业链优化的两个主要方向:产业集群与生态产业链工业园区;二是特色工业园的产业链优化的两个主要方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生态产业链并行优化园区。  相似文献   

4.
安徽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但也面临产业定位不明确、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配套能力差及融资困难等发展瓶颈,而调整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园区创新支持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些瓶颈,提升工业园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48个工业园区的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区域碳排放的集中区,具有总量快速上升、排放强度下降、离散度加大等特征,而园区产业集聚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是影响园区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在产业向西梯度转移的背景下,重庆工业园区碳排放状况折射出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约束收紧、减排任务重、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困境。据此,分别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特色小镇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确立小镇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其次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任务,即:科学编制小镇规划,合理实施培育方案;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彰显小镇创建特色;突出投资任务落实,狠抓项目落地建设。最后要细化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组建班子、搭建平台、人才支持、建立体制机制和有序推进实施等。  相似文献   

7.
园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聚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对两型社会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国内外的代表性园区都有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或者教训。湘潭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园区定位模糊、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关联性差、聚集效应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借鉴国内外因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湘潭园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是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东莞生态园是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高端生态产业园区,从2006年筹备发展至今,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就全国来说,低碳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东莞生态园的发展也面临各项困难,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的随意性强;配套服务滞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激励机制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明确低碳经济的定位;转变经济发展价值观;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项制度,阻却政策的随意性;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进行绿色碳金融创新;完善激励机制,科学招商引资等。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全国特色小镇的先行者,在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中,该省以产、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指导,坚持围绕产业做文章,积极推动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建设路径,创新政府制度供给,改革政府服务方式,以灵活的土地保障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为特色小镇保驾护航。但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压力大、人才引进困难、品牌推广能力不足、考核投资压力大、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以此为经验,山东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创新规划理念,引领特色小镇科学发展;突出产业支撑,推动传统经典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功能叠加,打造创新创业空间;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政府职能与服务方式改变,带动山东特色小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上海郊区新城的现状与中心城不相匹配的差距,指出五个新城建设是落实经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松江新城作为“十五计划”期间的试点,具有“先发效应”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总结松江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用规划引领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快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加快耕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协调三大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把培育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作为重要的战略加以实施,而工业园区正好可以为发展产业集群需要而集聚的大量企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创业环境。工业园区建设是构筑承接外引内联企业的平台,是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提高工业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2.
能源管控是工业园区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的必要手段.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产业园区为对象,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从园区能源供应到企业终端用能的智能能源管控平台,在实现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统计的同时,引入企业生产优化调度技术和园区供能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泰兴市军民结合产业园(简称“园区”)作为苏中、苏北首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以泰兴市城区工业园区为主体,以现有产业和企业为基础,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全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在航天、海洋高端装备领域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互动发展之路,形成了军民结合产业集群。为了快速推进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园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保持了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省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科学规划,科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笔者有幸参与了全省多个工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其中腾冲工业园火山石加工片区最具研究价值。腾冲工业园火山石加工片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中心,旨在建设一个总体布局合理、生产设施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强、资源配置和利用率高的循环经济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15.
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包括农业型县、乡、镇都提出建设工业园区发展经济,但如何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使园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以“黑河生态科技产业园”规划为例,提出了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景区是风景区的主体内容,是展示风景区以及城市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文章以传统的道教文化为依托,以展示华山地区传统文化的"深奥、博大、精深"和满足当代人休闲活动的需求为目的,以"融合自然,突出特色"为主要原则,将济南市风景区传统文化景区规划为华阳宫建筑群区、休闲娱乐区、传统商业街区、传统农耕文化区和道教文化展示区五个功能区,从而建造一个展示和发扬华山地区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园区。  相似文献   

17.
1月20日,学校召开"五水共治"研讨会,校领导、系院教授专家共商举措,给"学校为‘五水共治’做些什么"献计献策. 水利系陈晓东主任是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专家,他经常受邀带领团队深入基层为我省水利建设把脉问诊.当谈到当前"五水共治"的形势与任务时他深有感触,提出要通过加大人才培养、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治水示范校园等多管齐下,抢抓治水机遇,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昆山小城镇工业园区为例,基于区域视角, 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提出产业空间协调、空间发展管制以及区域空间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以黄山市三区四县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5个一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采用熵权TOPSIS结合灰色关联法具体分析黄山市三区四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并选取权重占比前三的一级指标进行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从指标权重看,产业振兴占比重较大;综合发展和协调性上,歙县灰色关联贴近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99和0.859,表现最好,其他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得分不理想,均有待完善。为了更好促进黄山市乡村可持续性建设,各地区要因地制宜补实地域短板,通过特色徽州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同步发展,从而实现黄山市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应认清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明确高职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发挥高职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支撑,以产学研为着力点,以搭建服务平台为载体,不断加快高职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