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路基渗沟出现的淤堵导致地下水渗入道路的层间结构、降低路基的使用寿命问题,提出将土工合成排水管-塑料盲沟和硬式透水管与聚氯乙烯(PVC)管展开排水性能对比研究;进行室内模拟排水试验,分析不同排水管在不同水量下,不同回填透水性材料组合的渗沟型式下排水量变化规律和排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排水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塑料盲沟、硬式透水管、PVC管;水头对排水量影响起主控作用;对于地下水丰富的路基,推荐采用PVC管全回填砂土的渗沟型式;对于地下水较少的路基,推荐采用塑料盲沟或硬式透水管回填砂土加黏土加碎石的渗沟型式。初步成果可为三种排水管实际工程运用的排水效率评估和其长期淤堵性、耐久性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绿地、花坛的构造、排水系统的类型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亭子口水利枢纽农田防护工程低地垫高方案的保水性能,在室内大型土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基于Richards方程的一维饱和-非饱和水流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防护方案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过程和保水性能。结果表明:目前拟采用的70cm耕作层防护方案通过适度压实保水性能良好,所建模型和所得相关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连片、土壤肥沃。但是由于洪、涝、渍的影响,粮食产量很低,效益不高,为此.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利试验站的科技人员从80年代就开始了地下暗管排水的试验。近年来,根据国内外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一种缝、沟、管网络进行组合排水的方法,收到了很好效果。缝、沟、管网络排水是指排水平路用塑料管或瓦管,排水支路用砂沟或稻壳沟,排水毛路用鼠洞或深松沟,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而成。暗管是最末一级的地下排水线路,它上联排水支路,下游直接排出区域,中间由排水阀控制。沟是用稻壳或砂砾充填的地下暗渠,上游…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内容,指出了灌溉排水是“两高一优”农业的基本保障。文章认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灌溉排水需要加强五方面工作:①积极改造已有灌区;②增加灌溉面积;③加快耕地改造工作;④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⑤加强农田排水,治渍改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南艾河电站供、排水系统的设计,通过优化设计电站供、排水系统的设置既满足了技术要求,又节省投资,而且安装使用,维修极为方便。值得在中小型水电站设计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引言 白沙枇杷为太湖洞庭东西山名特优果品,已有500余年栽培历史枇杷果实富有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磷、碳水化合物、铁等成份、由于枇杷树姿优美,枝叶茂密,终年常绿,是一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俱佳的果木,既可绿化山区,又有很高的经济收益。 在多年的观察试验和当地果农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发现枇杷这种水果对水份相当敏感。针对枇杷的生长特点,我站因地制宜,开展了枇杷灌溉、排水的试验研究 我们精心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毛细透排水带进行试验,测试其抗淤堵性能。在清水和浑水条件下,对滤料渗透系数、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水情况下,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是未采用毛细透排水带原滤料渗透系数的407.0~544.3%;在采用浑水进行27次试验后,试验段从上至下4段的综合渗透系数分别是清水综合渗透系数的46.0%、58.5%、64.5%和83.9%。试验表明毛细透排水带能显著提高综合的渗透系数,并具有较好的抗淤堵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毛细透排水带进行试验,测试其抗淤堵性能.在清水和浑水条件下,对滤料渗透系数、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水情况下,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是未采用毛细透排水带原滤料渗透系数的407.0~544.3%;在采用浑水进行27次试验后,试验段从上至下4段的综合渗透系数分别是清水综合渗透系数的46.0%、58.5%、64.5%和83.9%.试验表明毛细透排水带能显著提高综合的渗透系数,并具有较好的抗淤堵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法向压力对土工织物透水性能机理的分析。揭示了土工织物的厚度δ,直向渗透系数Kn,水平向渗透系数Kp,及其导水率θ等随法向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一规律,在实际工程中,设计者在利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排水材料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会上所称“灌排技术”,实际上包括灌溉、排水方法与灌排技术两方面,这是因为方法与技术有时不好严格区别。灌溉排水技术虽然在我国和世界都有古老的历史,但国外的现代灌排技术是近百年内发展起来的。灌溉和排水对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性极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通认识,而提高和改进灌排技术,使排灌及时、适量、得法则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一重要环节,同样受到世界各国公认,早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遇早灌水、遇涝排水”的认识。随着世界水资源、能源和粮食需要量的日渐紧张,尤其是在水源缺乏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即常称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何使有效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一向被认为是农业生产增长的最重要投入。目前,全世界灌溉面积超过了2 5亿hm2 ,其中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灌溉面积约占其总和的一半。诚然,种子、肥料和病虫害管理技术的改良对绿色革命十分重要,但是在灌溉输水系统方面也需要有大量投资。矛盾总是相依而生、相辅而存的,随着灌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系列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目前,灌溉农业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渍涝和盐碱化面积日前增加;经济建设部门的需水量增加,导致可用于灌溉的淡水急剧减少;灌溉用水水质不断恶化;灌溉系统尾端水量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运营期某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需提出排水量与衬砌水压荷载之间的关系。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将模型中隧道排水系统和初支统一视为一层排水介质,简化为一维第三类边界条件,并利用温度场与渗流场的对应关系,使用温度场模拟渗流场,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对数值模拟出的变量关系进行曲线拟合,以得到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对于本工程,流量与水压1个月内迅速下降并稳定。初支渗透性减小,隧道压力水头增加。当表面渗透系数K≤3×10~(-5) d~(-1)时,可认为初支不透水,承担全部水压;当K≥3 d~(-1)时,可认为初支完全透水,不承担水压力,不影响隧道排水;当表面渗透系数3×10~(-5)≤K≤3 d~(-1)时,稳定水头高于设计水头,承担部分水压力。拟合公式可以合理反应表面渗透系数、水头、排水量、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科技组织,其目标是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促进并改善灌溉、排水、防洪、河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发展和技术应用,以及现代技术应用的研究。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就大坝的未来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种讨论主要是因环境问题及新建水库所涉及的移民问题而引起的。根据这些讨论ICID阐明其立场,然后起草了一份为《大坝在灌溉、排水和防洪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几乎是ICID委员一致通过了该报告。阐述了专题报告中的主要论点和结论。ICID打算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寻求大坝可持续性开发的解决办法,对决策过程所作的改进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际施工中影响离心泵不出水或出水量小的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水电工程排水施工的可靠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暗沟埋设情况我们在33.51亩高产试验畈内埋设了空心窄暗沟、碎石暗沟、瓦管暗沟(内径6.5×7.5厘米)等几种,分别进行排水效果观察。暗沟设置每丘分2条、3条、4条三种,间距2条的10米左右(瓦管暗沟)、3条的6米左右,4条的3米左右。暗沟埋深为1米。并在试验畈中间造了一条石砌的排水暗渠,暗沟直通暗渠,暗渠上面兼做排水明渠,中央造了一个2米  相似文献   

17.
选取市场上某品牌虹吸式雨水斗(无集水斗),通过改变整流罩的有无及排水立管长度(3m、1.5m)来组成4种工况条件,分别进行流量与斗前水深试验。对无整流罩试验水面起伏不定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对比整流罩的有无所对应的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总结出适当降低整流罩高度,扩大整流罩罩径,可尽早实现整流罩的隔气作用,减小斗前水深,提高雨水斗的排水性能。通过对比3m和1.5m排水立管时的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和进一步的理论计算,总结出当管内最大负压控制在-1atm(-101.325kPa)以内时,排水立管越长,雨水斗的泄流量就越大,管内最大负压也就越大。同时推算出固定长度排水立管内,距离雨水斗出水口越远,压强越大,管道初始端负压最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定量观测典型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和含沙量,研究紫色岩地区坡面不同治理模式的保水、保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保水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是:10°水保林模式、5°坡改梯模式、10°枣树地模式、综合治理模式、5°自然地模式、自然状态模式、半裸露地模式;径流含沙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10°水保林模式、综合治理模式、10°枣树地模式、5°坡改梯模式、5°自然地模式、半裸露地模式、自然状态模式;土壤流失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5°坡改梯模式、10°水保林模式、综合治理模式、10°枣树地模式、自然状态模式、5°自然地模式、半裸露地模式。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影响坝体渗流有以下几个因素:A.坝体渗流系统的形式和渗透性;B.堤坝的导水系数;C.坝基止水的形式和渗透性;D.坝基导水系数;E.地质水力限制情况。如果通过对坝基及坝体的全面探测,上述因素已经知晓,则可计算及控制渗流量。坝体渗流的控制通常由综合的措施来实现。如果观测数据显示出不规则性,那么它对坝体安全的影响可以通过数据来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