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烹饪》2010,(2):26-28
与《四川烹饪》杂志结缘,我也经历了一个从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者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2009年以前,我不仅在厨房一线工作,而且也跟许多年青的读者朋友一样——经常给《四川烹饪》投稿。  相似文献   

2.
《缤纷家居》2008,(3):6-6
我一直很喜欢Boffi的厨房设计,因为它不但指引了厨房设计的风格趋势,还创造了烹饪态度。比如在这期的厨房栏目中,编辑向读者推荐了Boffi的一款很特别的厨房设计,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款。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Joe colombo为Boffi设计的Mini Kicthen的再版。这极具未来感的设计轰动一  相似文献   

3.
江博 《上海调味品》2013,(10):76-79
你是吃货,却不喜欢动手?因为烹饪枯燥?因为烹饪麻烦?也许,是因为你没有这样超酷的厨房工具们的陪伴。  相似文献   

4.
1925年,鲁迅先生总结道: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今天我则反过来想,厨房便是一个浓缩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显学以来,对它的研究大致有两派:一是专注于做菜,眼盯着烹饪生产阶段,称之为烹饪文化派;一是专注于吃菜,陶醉于饮食消费阶段,称之为饮食文化派。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整理国故,发扬“国粹”。两派方向不同,研究成果却一致。窃以为研究中国烹饪不光是要研究做菜和吃菜,更应当研究做菜的人和吃菜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我对当今“烹坛”知之甚少,只是因为对烹饪界一些现象感到厌恶,才使我斗胆将近年来危害中国烹饪之怪现象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喜爱烹饪,主要是出于好玩。 以前在大陆,我是不太下厨的。因为厨房留给我的记忆并不美好。 我是家中的老大,又是女孩。刚懂事就跟着母亲学习“生”煤球炉。上海人把烧燃煤球称为“生”炉子。我母亲只要用几张废纸,五根短木头,就能把煤球燃着了。我却是怎么学,木柴总是不够用。那个时候,样样  相似文献   

6.
妙手厨心     
有人说厨房可以窥探出主人的生活品位,因为厨房不单是烹饪美食的地方,更是享受生活情趣的地方。如果你的厨房中有这样一些应手的秘密武器,定会让厨房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有朋友问:吃什么食物最营养呢?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讲,"怎么吃"比"吃什么"重要得多。因为食物的营养价值往往与其烹饪加工的方式密切相关,而对于众多厨房"小白"来说,做一顿能吃的饭菜就已经很困难了,哪还顾得上什么营养呢?其实做到合理烹饪并不难,只需要掌握了健康烹饪的五部曲,"厨房小白"也能变"营养  相似文献   

8.
Z世代们逃离厨房重油重烟重体力的传统烹饪,打造轻厨房,自然带火了一批厨房新贵产品。多功能锅,煎烤机,因为价位大众化销售规模暴增。因此,让Z世代消费者重回厨房的手段就是开发出轻厨房工具,让烹饪更简单,更有趣,自动烹饪机这一新兴品类受到行业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动烹饪机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论是推广给终端个人消费者,还是商用客户,都需要时间和案例的积累。短期内大量地堆积线下的经销商,虽然可以快速出货,但也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渠道的负面效应,例如串货,乱价等等。  相似文献   

9.
厨房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厨房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为此基于智能厨房,研究蒸汽烹饪设备的体验感。智能厨房在传统厨房的基础上有了崭新的变化,对空间设计和材料环保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蒸汽烹饪设备提高了烹饪的效率,蒸汽烹饪设备实现了多种烹饪食材的方式,无污染和无添加的烹饪方式备受群众喜爱,操作起来方便,可以保留烹饪食材原有的味道和营养。智能厨房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煮”论坛     
《中外食品工业》2007,(2):16-16,18
欢迎来到《贝太厨房》论坛,交流烹饪心得,以食会友,获得更多烹饪高手全方位的厨房指导!如果您对本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或遇有烹饪、生活方面的问题,或参加“贝太美食我来做”的征文活动,也欢迎您在论坛内发帖。  相似文献   

11.
烹饪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就是那么一些看似平常的食平才和调米斗,稍加一点想象力进去,就会演变出千变万化的美食采,如同一种奇幻的魔蔑雠正是如此,我才这么痴迷地深陷焉我的厨房。而那些功能各异的九阳健康饮食电器,为我的厨房“魔法”增添了很多的灵感。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中国烹饪》2009,(11):126-126
From:四川林叶、林应良 《中国烹饪》编辑部:《中国烹饪》是我茶余饭后最爱阅读的刊物。爱厨房、爱生活,厨房是美食的加工创造基地,只要说起美食,就让人兴奋不已。《中国烹饪》的读者不完全是厨师,还有众多美食爱好者,所以作为美食爱好者的读者,希望文章和菜品简而精、通俗易懂、有典故引发的故事更好。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喜欢美食,更喜欢做美食的人。看到家人津津有味、快乐而满足地吃着我做的美食,觉得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自从五年前因身体原因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后,从购买第一台烤箱起我就和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且行且学,坚持着用心学习、诚意烹饪的态度,一点一滴地,让自己烹饪的美食变得尽善尽美。之后我发现,厨房就像一个小花园,在精心打造之后,会开出许多灿烂多娇的花朵,让我和我的家人眼前一亮,心情也莫名的飞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烹饪》2013,(10):70-72
像林胜伦这样入行早、辈份大、厨艺高的烹饪大师,如果在大陆,早已经金盆洗手,坐镇幕后,指挥手下一干弟子;中锋陷阵了,而他之所以一直没有转型、仍然奋战在厨房一线,据其本人给出的解释是:“我喜欢在厨房工作,因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会让人有满足感。而且我还可以带动一批人一起来做事。我真的用心把自己的经验、自己懂得的告诉他们,让这些人真正地吸收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外食品工业》2014,(1):72-73
厨房不是主妇的圣地,烹饪不是主妇的专利。烹饪美食是爱意的表达,是责任感的传递。如果你还站在厨房外止步不前,松下厨房电器给你一个走进厨房的理由:魔法厨电,轻松烹饪!每时每刻,烹然心动!  相似文献   

16.
悦读     
《中国烹饪》2012,(9):120-120
《佛陀的厨房》 作者金柏莉·史诺原本是名大学学者,她来到一个藏传佛教的禅修中心参加训练营,希望能够提高个人修行,却因为曾经担任过主厨,而在偶然的机会中成为了禅修厨房的主厨。在“佛陀的厨房”中,她开始了将烹饪与修行相结合的经历。  相似文献   

17.
美食我来做     
《中外食品工业》2012,(3):14-14
编辑们:你们好! 贝太厨房是我一直以来的厨艺老师,每期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从报亭里买回当期的贝太厨房,我自己都很惊讶这个习惯让我坚持了三年。每一本我买回来的贝太厨房,看完后都会细心保管好,因为我觉得贝太厨房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的杂志,  相似文献   

18.
当智能烹饪以迷人的姿态改变厨房生活时,你会发现传统厨房的困扰一去不返,“煮”妇们枯燥的烹饪工作脱胎换骨成愉悦的生活体验,在厨房做深呼吸,家庭中的“绿地”,让一切变得有滋有味。无论是自己拿手的私房小菜还是三五朋友的饕餮盛宴,都能在大自然般的绿色厨房中轻松烹饪。  相似文献   

19.
方平 《四川烹饪》2011,(6):60-61
各位在厨房一线工作的小兄弟:很高兴能够通过《四川烹饪》和你们一起交流。一直以来,我都想提笔写点什么,可是每次都是提起又放下,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一幕又一幕,自己见过、经过的许多事情,感觉头绪太多而不知从何说起,可是无论怎么样,今天我都要把这封信完成了,我是想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向你们道一声谢谢,因为有你们默默的付出,才让整个厨房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老一辈厨师都说一句话:天下厨师是一家。的确,入得厨师  相似文献   

20.
李明 《现代家电》2008,(13):36-37
想一想,一台造型独特,工艺精细的吸油烟机难道不是橱柜的眼睛吗?而烹饪的主角灶具就更像是厨房中会说话的嘴巴,让厨房更加的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