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炉前铁口泥套完整以及开堵口设备运行良好,是保证正常渣铁处理作业的关键;保持适宜的铁口深度及孔道密实度是实现高炉强化出铁的基础;通过合理调整炉前出铁作业做到连续重叠出铁,缩短铁间断渣时间是确保高炉强化出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天钢32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天钢3200m^3高炉综合了国内外大型高炉的最新先进技术,出铁场平坦化设计及除尘系统设计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整个出铁场平整、光洁,设备及渣铁沟对称、整齐,为炉前操作的自动化、铁口的操作维护、高炉的高产、稳产、长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炉前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在场地的实用性及美观性方面也有所进步。认为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选用结构更为简单的摆动流嘴及除尘罩,渣铁沟布置应考虑足够的生产检修空间,出铁场应进行整体的系统优化,在满足炉前作业空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出铁场面积。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某钢铁厂800m3高炉出铁场进行改造设计:主要包括出铁场平坦化、单出铁场扩建至双矩形出铁场、风口平台改造、炉前设备升级、出铁场除尘改造。改造后的双矩形出铁场平整光洁,除尘效果显著,使炉前作业更加便利,炉前环境明显改善。投产后的生产实践表明,本次出铁场改造可高效处理渣铁,明显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出铁场环境,为高炉高产、稳产、长寿提供了可靠保证,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梅钢2号高炉炉前出铁操作、工艺设备改进、渣铁沟维护及异常情况处理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操作结果对炉前出铁技术进行了总结。炉前技术进步是高炉的稳定、顺行、长寿及效率提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宝钢3号高炉高利用系数条件下控制铁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俊  梁利生 《炼铁》2005,24(3):21-23
随着高炉产量的提高,宝钢3号高炉炉前出铁状况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是见渣率下降,重叠出铁次数和日均铁次明显上升,给高炉操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优化煤气流分布、控制合理的鼓风动能、提高炉芯温度、改进炉前作业、提高见渣率、保证打泥量和铁口深度等措施,使出铁状况显著改善,在利用系数保持2.5以上的情况下,铁次逐步下降并稳定在10—12次/天。铁次的降低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料消耗,显著降低了成本,而且为3号高炉的稳定顺行、高利用系数冶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大特钢炼铁厂通过在3号高炉进行化渣剂技术生产试验,发现该技术能够改善高炉炉渣的流动性、促进渣铁分离、提高金属铁的回收率.同时,铁沟、渣沟清洁状况改善,炉前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明显减轻.目前,该技术已在3号高炉得到使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梅钢目前高炉炉前铁口配制、渣铁沟构造、进风装置、铁水运输方式、出铁场除尘等工艺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异地大修的高炉的炉前监测、信息化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大型高炉炉前作业对高炉使用寿命的影响,证明炉前作业对泥包、铁口气隙、出渣铁以及作业稳定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炉前作业对高炉使用寿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八钢公司炼铁老区300m3级高炉炉前渣铁沟改造为半储铁式铁沟的施工方案及要求,通过改造降低了炉前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炉前出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王颖生  余鸿林 《钢铁》2003,38(10):6-10
介绍了近10年首钢高炉铁口维护和渣铁沟使用以及炉前环保的改进情况,炉前每班人员由过去的近20人,降低到现在的10人左右,渣铁沟耐材消耗由过去的吨铁10元左右降到现在的4元左右,分析指出了同立级高炉适合的出铁次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马钢A高炉(4 000 m3)的炉前设备自动化改造的过程及效果,并从智能化炉前作业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改造实现了炉前三机的HMI手动+操作台手动+遥控功能,极大改善了操作环境,操作更加便捷和安全,并达到了炉前操作减员增效、泥炮的“一键式堵口”、铁口数据库模块化的改造效果。改造后的马钢A高炉,炉前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仍有提升空间,可从泥泡自动加泥、开铁口机自动换钎、摆动流槽自动切换3方面入手,提升工作流程的稳定性。目前,出铁场主要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远程操作和一键操作,智能化炉前作业已成为炼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宝钢高炉炉前作业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宝钢高炉自投产以来,通过对铁口状态的维护、炮泥质量的提高和一次开口的成功开发及应用,炉前作业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从太钢5号高炉4年多的生产实践出发,总结提出炉前作业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措施,认为良好的炉前作业对大型高炉维持生产顺利进行,保持煤气流和热负荷稳定及炉缸活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key to excellent casthouse operation are low cost, high productivity, dry hearth and high casting rate while minimising the consumable material. The stable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requires proper control of drainage rate of liquid hot metal and slag from hearth. The productivity of blast furnace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if drainage rate i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If the drainage rate is controlled, the periodic tapping of hot metal and slag from hearth can be made effective. This paper highlight the improvement made in casting practice by controlling the hearth liquid level in blast furnace. The improvements have made significant change in casthouse management. It is well demonstrated that various casthouse operations have migrated from one regime of operation to another regime and various consumable item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the drainage rate in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of blast furnace is explained in details.  相似文献   

15.
对西钢炼铁系统近几年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了总结,其主要方面在于精料方针、喷吹烟煤、高炉操作和炉前作业等。  相似文献   

16.
结合炼铁厂炉前设备的调试,对液压泥炮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高了液压泥炮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为高炉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谢虎 《冶金设备》2012,(3):64-66,70
针对攀钢四号高炉出铁场增加摆动流槽设计需满足带高温铁水运行、左右摆动出铁等工艺要求对摆动流槽进行设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驱动的方式,满足了摆动流槽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攀钢20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启峰 《四川冶金》2011,33(1):7-10,38
本文对攀钢2000 m3高炉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包括炉前吊车、泥炮、开铁口机、堵渣机等)、出铁场除尘抽风量及其分配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工业硅生产的炉前操作与产品的高产、优质、低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允平 《铁合金》2002,33(2):20-24
介绍了工业硅生产反应机理及搞好炉前操作的效果、原因及前提条件,重点论述了搞好炉前操作的要领,其中包括如何保持熔炼处于正常状态,怎样适时调整配碳量并注意解决好排出CO和捕收SiO、尽快出炉和保持出炉间隔时间、捣炉和关少散热等矛盾。  相似文献   

20.
武钢3200 m3高炉出铁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谭璟 《炼铁》2006,25(3):19-22
结合武钢5号、6号、7号3座32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实践,对3200m^3高炉风口平台及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及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包括炉前吊车、泥炮、开铁口机及揭、移盖机等)、出铁场除尘抽风量及其分配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