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亭子口水利枢纽坝基泥质粉砂岩流变规律,采用RLW-2000三轴流变仪对泥质粉砂岩进行三轴压缩流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低应力水平下,泥质粉砂岩轴向流变较侧向更为显著,随着应力水平升高,侧向流变发展迅速,试样破坏前侧向流变增幅为轴向的2倍左右。基于试验结果,得到流变速率与应力水平及围压的关系,分析流变破坏模式,掌握了泥质粉砂岩三轴流变基本力学特性。利用文献[6]中的非线性损伤流变模型进行流变力学参数辨识,并利用获得的流变力学参数模拟亭子口水利枢纽坝基蓄水后长期运营条件下的流变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节理软岩的卸荷流变力学特性,采用RLW-2000岩石三轴流变试验系统进行了恒轴压一次卸围压的流变试验,详细分析了相同轴压不同围压以及相同围压不同轴压条件下试样轴向及侧向流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试样流变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试验后试样的破坏形态。通过试验研究掌握了一些节理软岩的卸荷流变规律,为节理岩体的本构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土工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海大学与日本圆井株式会社共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静动三轴仪,该设备能进行静应力路径三轴试验、静扭剪、动扭剪、动三轴及垂直振动与周期扭剪双向振动的耦合试验,能模拟动主应力轴旋转、地震液化及液化后大变形等多种复杂的应力条件。文章对其构成和功能以及在液化后大变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简介土的流变现象、土流变试验的类型和常用试验仪器,并分析了流变试验的加荷方式、时间尺度效应、三轴蠕变试验中的渗漏、试验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试验影响因素,指出试验仪器精度、试验历时、试验加荷方式、三轴试样的渗漏、试验环境温度的变化等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均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土流变特性的重要发展方向应是微观试验与宏观试验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静动三轴仪研制及在液化后大变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工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海大学与日本圆井株式会社共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静动三轴仪,该设备能进行静应力路 径三轴试验,静扭剪、动扭剪、动三轴及垂直振动与周期扭剪双向振动的耦合试验,能模拟动主应力轴旋转、地震液化及液化后大变形等多种复杂的应力条件。文章对其构成和功能以及在液化后大变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流变是堆石坝的主要变形,当前主要采用室内三轴流变试验加以测量,并通过拟合试验结果得到流变经验公式。但流变试验的时间长,且试验工况要覆盖坝料种类、级配与密度变化并需满足插值方法要求,实际操作困难,简化试验工况则影响插值计算精度。为此,提出一种计算堆石料流变的简化方法,设想可进行加载速率足够慢的三轴试验,使试样中凡受力大于长期强度的颗粒有时间充分破碎,得到的应力-应变-体变曲线则包含流变应变,与不含流变的常规三轴试验曲线比较,得到流变应变。算例计算表明,通过计算得到的流变应变与试验值相当,流变模型参数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7.
长江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与长春市朝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现场岩体流变试验系统近期获得成功。该试验系统实现压力自动稳压,变形和压力实时自动采集,彻底改变传统现场岩体流变试验劳动密集型的局面,同时将大幅提高试验成果的可靠性。2008年2月26日首批2套系统已应用于金沙江自鹤滩水电站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流变特性研究项目,受到设计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沙河抽水蓄能电站针对消防系统中消防稳压泵控制柜元器件老化、档案库房未配置气体灭火和感温电缆因老化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开展设备改造.改造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对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殷殷  刘盈斐  吴永康  张丙印 《水利学报》2022,53(11):1361-1368,1382
堆石料湿化变形是堆石坝变形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堆石料具有流变特性,难以区分堆石料湿化过程中的湿化变形和流变变形。本文采用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弱风化花岗岩堆石料,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与饱和湿化三轴试验,对饱和湿化试验中堆石料试样充水饱和过程以及发生的各类变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三轴湿化试验中,堆石料试样的充水饱和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定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堆石料试样不仅发生湿化瞬时变形,也会发生一定大小的湿化湿态流变。本文提出了一个进行堆石料饱和湿化试验过程分析的迭代方法,可分离计算在堆石料试样充水饱和过程中所发生的湿态流变的大小,并采用迭代分析后的模型参数,对本文进行的饱和湿化试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全过程模拟计算,拟合效果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多组历时长达70天的堆石体三轴流变试验,所有试验数据均表现出良好的规律性。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围压下堆石体流变本构关系,轴向流变和体积流变均可用幂函数表达,最终流变量考虑了应力水平和围压的影响。详细推导了新的本构模型在三维有限元分析中的具体算法和实现步骤。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本构模型基本反映了高围压下堆石体的流变特性,并且可以直接应用到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分析中。  相似文献   

11.
SY300-1型高压三轴仪,是一台大型自动化土力学实验仪器,可以对试样进行剪切试验、等应变试验、应力控制试验和应力路径试验等多种试验方式,整个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用一台微机完成。在 Windows 95 操作系统下,用 Visual Basic语言开发的测控系统软件,成功实现了该三轴仪的所有试验功能。  相似文献   

12.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主坝防渗墙上注重枯水围堰防渗墙,是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地下防渗墙工程。工程施工采用了多种新方法、新技术,如:在国内首次采用先进的双轮铣和机械抓斗组合的成槽设备和技术,在深厚覆盖层和复杂的河床地形条件下,确保了槽孔的垂直度和成墙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横向槽孔填充塑性混凝保护下的平板接头的墙段连接形式,使用高压旋喷灌浆对“老虎嘴”的封堵方案,采用缓凝高强混凝土材料新工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水电厂新调速器的性能参数、调速器工作特点、机械液压部分及电气控制部分特点、系统的双冗余配置等,对安装完毕的调速器进行了无水试验和开机试验,试验证明:新调速器的设计原理、结构、设备选型、加工工艺等各方面均比原调速器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造后各项试验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考虑软土流变特性和应力历史的一维固结与渗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DS先进固结试验系统对萧山软土进行了常规分级加载固结与渗透试验、分级加载流变固结与渗透试验、压缩-回弹-再压缩流变固结与渗透试验,绘制了沉降曲线、孔压消散曲线以及孔隙比和渗透系数的变化曲线,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萧山软土的压缩指数、回弹指数、渗透指数、次固结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萧山软土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对于正常固结萧山软土,土样底部超静孔压消散大约在加载后5个小时左右完成,而超固结土孔压消散速度比正常固结土快;应力历史和超固结比对次固结系数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文测站的钢缆每年汛期前都要上油维护,为解决人工上油历时久、上油不均的问题,研制了一款新型钢缆自动上油器,介绍了工作原理、主要优点,并结合龙门镇水丈站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该上油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际应用和比测试验结果说明,新型钢缆自动上油器在缆道上油应用中简便、高效、安全,为防汛备汛、渡河设备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荷香 《中国水利》2003,(14):56-58
千百年的治黄历程,是治黄科学技术和治黄理论产生、发展的历程.人民治黄以来,治黄科技迅猛发展,以锥探灌浆和放淤固堤为代表的堤防除险加固技术,以土工织物沉排坝和混凝土透水桩坝为代表的河道整治技术,以2.2m大孔径潜水钻机和液压开槽机为代表的地下基础施工技术及设备,以XL5100型多功能抢险加固车和防汛抢险组合装袋机为代表的防汛抢险新技术以及治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在河南治黄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皮滩水电站工程烂泥沟砂石加工系统设计方案可靠、实用,工艺流程合理、运行稳定,生产出的成品砂符合质量要求,也满足了构皮滩水电站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同时,该系统还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解决了污泥处理、石粉回收、水回收利用和环保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渗漏引起压力输水管线振动的在线监测方法及其应用,利用大型水压试验机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时,用水压试验机模拟管道水压环境,并通过开启管道中部的射流孔以模拟渗漏,然后测量和分析管道振动情况。试验使用了3组检波器,分别固定于管道外壁、内壁和悬浮于水中,共测试了4种压力和4种不同直径管道渗漏程度。试验数据显示,无论是悬浮式还是固定式检波器,都能有效地监测到渗漏引起的管道振动,管道振动强度与管内压力以及射流孔大小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朱洪强 《水力发电》2006,32(9):76-77,90
为尽力解决高温季节龙滩大坝碾压混凝土仓面温控问题,针对以往喷雾设备喷雾效果差,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积水等缺点,施工单位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喷雾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通过优选喷嘴、加配风机和高压泵,研制了一种新型喷雾机,并已成功投入施工生产,经济有效地解决了仓面高温季节的保湿、降温技术难题,为高温季节大规模碾压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今后其他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