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雄  刘珍姑 《石化技术》2023,(1):147-149
注水开发作为低渗透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增产方式,目前注水开发已经在我国各大油田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水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通过分析当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应用现状,并对注水水质的问题原因进行明确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实现我国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低渗透油藏由于自身特殊的储层特性,即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在生产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增产增注措施来保证油藏的开发效率以及油井的产量。相当于高渗透油田的开发来说,低渗透更容易堵塞,增大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油田的潜能,获得更高的油气产能,提高油田的采收效率,在油田开发中不断研究增产增注的工艺技术,并在油田中不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时压裂和注水井压裂时的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正方形五点注采系统注水井压裂时,裂缝方位不同开发效果不同,裂缝方位与注水井排平行时驱替效果较好;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最佳值;对注水井和采油井同时压裂时,采出程度高,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几乎是同条件注水井压裂时的两倍。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应合理的设计人工裂缝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与中、高渗透油田的技术措施有显著的差别。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在工艺技术部分突出研究和探讨了以下问题:1)低渗透油田的油藏描述重点是仔细研究地层裂缝,包括裂缝的生成、形态、展布、规模以及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因为裂缝(无论是原生的或是人工压裂形成的)是控制低渗地层渗流的主要因素;2)油层保护技术对低渗透油田来说,必须贯彻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3)因为低渗油田的注水费用和技术难度比中、高渗透油田大得多,应该慎重对待低渗透油田的注水问题;4)油层压裂改造是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最基本的措施以及尽早卡堵水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随着油水井措施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油井近井地带的污染和堵塞,使油层的渗透率降低,油井产量下降或停产。为了改善低产低渗透油井的开发效果,必须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来恢复和改善地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吐哈低渗透油藏经过十五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作为油田主体增产措施的压裂技术,主要对象和矛盾发生了较大变化。“十五”期间,针对油藏的压裂工程出发,遵循“系统→技术→质量”主线,以技术进步为龙头,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在积极探索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压裂增产增注规律的同时,形成了高砂比压裂、二次加砂压裂、分层压裂等技术系列,建立了压裂工程系统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油田中含水开发期的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属复杂型断块油气田,油藏类型多。油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方面,不少油气层都要采取相应的增产措施。针对油层常规(酸化、压裂等)大型增产措施经济成功率低的实际状况,开展了四种物理法(电脉冲、超声波、液态压裂、无电缆射孔)改造油层新技术,清除油气通道的污染和堵塞,改善油层渗透性能、降低原油粘度,达到油水井增产增注的目的;其工艺特点是成功率高、成本低、改造半径大、有效期长、经济效益好.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均 《钻采工艺》1996,19(4):44-48
川中大安寨油藏是低渗透多裂缝油气藏,是在一个构造圈闭的油气藏内有多个作为相对独立开采单元的裂缝系统。经过近40年的开发,油田进入了自喷采油的中、晚期。文中针对油田开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指出适应该油藏的增产措施是解堵酸化和挤凝析油技术;注水开发此类油田的关键是注水方式、注水井网的选择;机抽采油将成为油田采油后期的主要工艺技术,但决定的因素仍是地质因素。今后应加强油藏工程研究,发展配套采油工艺,特别是低渗透油层的改造工艺。  相似文献   

9.
郝晓练  杨博  贺洋 《石化技术》2024,(3):140-142
由于低渗透油田低孔、低渗的特点,导致油田开发难度系数增大。选择最适宜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更好地开发低渗透油田,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一定要适应油田生产的实际,一旦油田开采到中期、后期,油井的产能就会不断的减小,导致油田的开采难度增加。更多的油存在于低渗透油层里面,只有通过新的采油开发技术,才能加大低渗透油层的开采成效。合理解决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落后的问题,不断研究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使其适应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后产量下降且开采难度变大,此时需要采取合适的增产增注措施提高油田产量。本文中以低渗透油藏概述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常见的油藏增产技术,包括水力压裂技术、酸化解堵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以及物理增产技术等。最后详细探讨侧向暂堵压裂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产能,达到油田生产的产量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庆油田老井增产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庆油田为低渗透油气田,随着开发时间延长,一些区块即将进入中高含水区,产量递减较快,加上长期生产造成储层堵塞加快了油井产能下降,使油田增产增注难度加大。通过分析长庆油田近几年来老井增产增注工艺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结合目前现状,对长庆油田老井增产增注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从榆树林油田地质特点出发,根据CO2混气水压裂液的优点,详细论述了CO2混气水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在该油田的应用情况和增产效果,为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压裂改造和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了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本期概览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1):i001-i00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国内外低透渗油田不断增多,国内近年发现的油田中低渗透油田约占50%~60%。由于低渗透油田渗流存在启动压力,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并分析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对改善油田开发非常重要。《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指标影响剖析》一文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分析其渗流规律——非达西渗流,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指标的影响,为经济有效的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当前之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陆上大部分主力油田目前大都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明显表现出采出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高、递减率高的突出特点。近期以来,在我国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因此,动用好和开发好探明未动用储量(大部分为低渗透油田储量)更显得特别重要。通过“九五”以来的研究攻关和试验,我国对低渗透油田的特征认识、开发决策和工艺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较大发展和提高,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全面总结大量的低渗透油田科学研究和生产试验成果,认真抓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及时采取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果断措施,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一定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为了更好地开发,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首次开发安塞低渗透浅油层油田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了低渗透浅油层油田开发的技术思路、技术措施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这项技术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转向压裂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重复压裂逐渐成为低渗透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转向压裂通过采用桥堵剂等措施,在重复压裂改造过程中形成新的裂缝实现高效增产。经过多个油田现场实践,转向压裂技术正逐步成为重复压裂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工艺。通过讨论目前应用的两种转向压裂工艺(缝内转向与缝口转向),分析了两种工艺的特征及评价手段,同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杨建华 《试采技术》2004,25(3):31-33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鄯善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以及注水开发后高含水阶段油气资源开发特征,通过加强注采井管理、合理保持注采压力、确定最佳注采比、明确注水系统压力界限、掌握储层含水规律等技术措施,对增产稳产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