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金科技》2007,35(3):36-3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建筑发展很快,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我国锁具行业对锁具高新技术的投入正逐年增大,高档锁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在安防工程中.门禁系统的锁具产品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安全性的重要设备.所以锁具产品的优劣也关系了整个安防工程的质量和验收。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相关的资讯。  相似文献   

2.
《五金科技》2010,(1):19-1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建筑发展很快,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我国锁具行业对锁具高新技术的投入正逐年增大,高档锁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智能门锁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酒店门锁领域已成为主导产品,综观硝烟弥漫的智能门锁市场,TCL智能门锁无论在品牌、质量、价格,还是服务上,都走在该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3.
《五金科技》2008,36(3)
随着住宅、汽车、中高档办公楼及酒店等支柱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防、公安、金融等系统对具有高防范性锁具产品需求的日益加强,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4.
《五金科技》2010,38(5):32-33
除了工艺、精密度与锁芯锁体材料能够体现锁具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外,其实从钥匙材料也能获取锁具产品优与劣的信息。在以往的采访与报道中,大家往往对生产与质量控制的话题感兴趣,几乎没有探讨过关于钥匙坯材料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据国内较早生产白铜钥匙坯材料的海峰铜业总经理陈泽介绍说,白铜是比较高档的钥匙材料,具有易削、抗腐蚀能力强、自身的强度与韧性比较高等特点,在国外汽车钥匙与高档锁具领域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永治 《五金科技》2011,39(4):8-13
一、国内外制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整体而言,中国制锁业相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落后不少,小而全的生产企业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高科技锁具企业少,国内生产的高档电子锁具的核一心电子元器件大都从国外进口;且锁具生产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导致了质量不稳定,劣质产品充斥市场。  相似文献   

6.
以往在我国大部分的锁具生产制造行业里基本上是采用购买国外锁具自已进行测绘仿制生产的模式,但国外制锁行业与我国制锁行业相比,不论在工业基础上还是设备精确度都比国内同行业要先进许多。本文综述了在目前我国锁具制造行业,广大锁具设计开发人员在锁具设计及生产时需要了解的一些锁具编码互开率的计算及如何在设计前期结合编码设计最简单有效地减少锁具互开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五金科技》2010,(6):66-67
经过对几家锁厂的整合与股份制改造后,高利锁业从生产能力、研发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高利锁业针对指纹锁项目,成立了专门的指纹研发中心,并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利高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高科技的电子高档锁具。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如今指纹锁、感应卡和IC卡锁等技术含量高的高档锁已成为高利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的锁具。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到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8.
《五金科技》2010,(1):20-20
小锁具也应该有他的品牌产品,有了品牌,锁具产品才有自己的标签,增加客户的认同度。据悉,我国五金产品,尤其是五金锁具还处于低端发展期。锁具行业门槛低需要提高行业的门槛,锁具专利被保护的意识弱。在当前的环境下,锁具行业门槛低注定了五金锁具市场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机械锁具常规设计仍然占主要部分,特别是交通车辆用锁缺少创新设计,当前车辆被盗日益严重,车辆锁具运用可靠性设计方法,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程度,消除车辆失窃隐患。因此,我们要从常规中走出来,挖掘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加强我国的创新车辆锁具结构设计能力,走一条具有车辆锁具安全特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宋庆光 《五金科技》2010,38(4):86-87
近些年,我强制锁企业加大了高档锁具产品的开发力度,并主动参照欧美标准进行生产.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涌现,逐步增加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但不能否认的是制锁行业门槛较低、技术创新不足、附加值低、品牌意识差、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与此同时,美、意、德、日、加、韩等外国著名制锁企业纷纷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本土品牌与洋品牌在锁具市场迎来正面交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锁具行业,自仰韶关文化出土的第一把锁的雏形“骨错”和“石错”以来,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间历经的最简单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竹、木结构至汉代金属簧片式结构锁具的诞生,直到明、清时期我国金属锁具发展至高峰.其间锁具的发展已从过去的简单防护性能衍生出了实用、文化内涵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家具锁     
严峻 《家具》2007,(1):50-51
家具锁是锁具中一大门类。我国锁是历史源远流长,纵观锁文化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记载了社会的进步,是能工巧匠为锁具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今天,锁具产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锁具行业现状 1、我国锁具行业基本概况 我国的锁具行业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3000多年前仰韶关文化出土的第一把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出土以来,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锁具就以其安全防护的功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锁具行业的体制、机制完全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国退民进,目前民营或股份已达99%.产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产品门类包括门锁、挂锁、交通用锁、家具锁和电子智能类.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锁具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涵盖机械、电子、生物技术于一体,几千个花色,横跨多学科、多行业的综合性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缤纷家居》2010,(11):158-159
锁具及配套装饰五金作为家装设计的一部分,家装设计和文化的因素势必影响到锁具及配套五金的发展,而锁具及五金的创新也可为家装设计带来新的亮点和变化。就目前我国锁具及配套五金的现状来看,虽然现在整个行业开始逐渐注重品牌定位与推广,但还暂没有形成稳定、定位清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高档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5.
潘芳松 《五金科技》2012,40(3):53-54
锁具不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我国锁具文化传承数千年,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思考。锁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天平,是社会现状的另类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探索。我们作为锁具行业中的一员,就目前国内市场的锁具品牌谈谈我们切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坤 《五金科技》2010,38(2):92-93
巍巍大国,锁具大国。2009年,据商务部专家统计,目前我国锁具销售量每年约在25亿把以上。瞄准国际标准打造一流质量,我国有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锁具生产企业近1000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其中,浙江温州还享有“中国锁都”的美誉。仅以指纹锁为例,据估算,在商用市场每年有约500万套的市场需求,而民用市场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从机械锁到电子锁,中国锁具行业在经历着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五金科技》2014,42(4)
目前,我国五金锁具行业已经开始向中高档位次进阶,但品牌意识的缺失使得我国五金锁具业诞生不了名牌企业和明星产品,在国内锁具业这一片广阔市场上沦为“配角”. 产业链青涩国产五金锁具仍处低端行列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五金锁具行业仍处于低端行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小微企业众多,这虽然能够使得市场充分竞争,但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还是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能被消费者认可并且熟知的名牌相对来说极少,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竞争的层次还比较低,量变何时引发质变,行业还缺乏一股真正的创新力量来推动这样一种层次上的跃升.  相似文献   

18.
《五金科技》2013,41(2)
近年来,我国五金锁具行业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平稳发展,年总产值已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达80亿美元以上.约占我国整个轻工业的出口额的1/3,排列轻工业的前三位.金模机电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指出,中国五金产业中至少有95%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也成为五金锁具行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国际五金锁具市场上,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与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普通型产品转由发展中国家生产,仅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而中国又拥有强大的市场劳动力,成为五金锁具行业的加工出口大国.在我国众多的五金锁具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成为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锁具行业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3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出士的第一把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出土以来,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锁具就以其安全防护的功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锁具行业的体制、机制完全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谢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国家日用五金标准委员会组织的这次活动.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交流锁具标准的问题,下面,我抛砖引玉,从行业现状,行业标准现状,行业标准化的制、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对当前锁具标准化的意见和建议,共四个方面与大家探讨交流一下. 一、行业现状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锁具行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锁具行业的年产值、产销量和出口交货值都有着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我国的头号锁具生产大国的地位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