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羽  车明训 《衡器》2000,29(1):17-18
料斗的承载能力与斗壁的刚度密切相关,但在料斗的设计过程中,斗壁所承受的压力值却很难精确得出,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给出了不同形式料斗壁压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3.
料斗的承载能力与斗壁的刚度密切相关,但在料斗的设计过程中,斗壁所承受的压力值却很难精确得出,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给出了不同形式料斗壁压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5.
6.
设计用于港口卸料码头上三种可向双带式输送机卸料的移动料斗,分别为具有双料斗的移动料斗、具有分料系统的移动料斗和可双向移动的移动料斗,以提高门座起重机设备的卸船效率,改善码头的作业环境,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具有双料斗的移动料斗采用双斗体结构,每个斗体的出料口对准一台带式输送机;具有分料系统的移动料斗,通过切换三通分料器的翻板方向,将给料器提供的物料分别供给每台带式输送机;可双向移动的移动料斗,通过卷扬机驱动料斗在门架上移动,将料斗出料口分别对准每台带式输送机实现供料。  相似文献   

7.
8.
9.
双料斗桥式抓斗卸船机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桥式抓斗卸船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额定生产率,并对金属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获得了结构在3种工况下的强度指标;对起升机构的利用等级和载荷谱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工作循环次数和载荷谱系数的变化对起升机构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飞 《起重机》2001,(4):1-2
料斗是抓斗卸船机给料系统的主要部件,其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给料系统的性能,料斗设计合理性是影响整机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对抓斗卸船机料斗的设计选型进行简要阐述,旨在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混匀堆料机活动料斗和持性的基础上,论述用传统作图法进行设计不够精确,介绍了优化设计在活动料斗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建立目标函数的方法。实践证该方法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2.
戴明 《机械工程师》2009,(12):146-147
主要叙述了利用车间现有设备加工大型机械结构件旋转布料器中料斗的过程和方;因旋转布料器结构复杂,料斗技术要求高而制作中又容易变形,为此,在保证旋转布料器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在加工料斗时设计制作工装,并在工艺上采取有效措施,最后加工出合格产品,为加工该类特殊形状的零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文浩 《机械制造》2022,(11):30-33+55
建立了高炉矿焦槽料仓内物料的受力模型,推算出内翻板闸门和单扇形闸门的受力计算方法,并给出闸门料流速度的计算式。基于高炉主要物料种类,对高炉矿焦槽内翻板闸门和单扇形闸门的受力和料流速度进行了计算,并总结内翻板闸门和单扇形闸门的结构、受力特点,给出提高料流速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混匀取料机料斗的改进马钢港务原料厂杨地,陈伟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港务原料厂混匀料场的取料流程为由QG150.37s型混匀取料机取料,经图1所示料斗2卸至地面带式输送机3,用于生产供料。输送物料为粒度0~8mm的精矿粉,混匀取料机取料能力1500t/...  相似文献   

15.
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介绍和讨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和如何进行裂纹体的有限元建模,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紧凑拉伸试样的应力强度因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数铸造车间使用的运料吊料斗都是图1所示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吊料斗有两个缺点:一是底板关闭不方便;一是对有些物料容易出现卡料现象。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18.
零件局部应力—应变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安  王德俊 《机械强度》1992,14(2):27-30
使用修正Neuber法计算零件缺口根部应力-应变时,计算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疲劳缺口系数K_f的正确求解.本文认为K_f是弹性缺口系数K_f、名义应力S及材料循环屈服强度σ_s的函数,并结合实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K_f求解公式.然后把K_f代入修正Neubert式进行局部应力-应变计算,证实新法更接近实际,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田耀华 《机电信息》2005,(16):45-50
从(料斗式混合物+提升加料机+料斗清洗机)组合的基本特点和工具器清洗概念入手,比较了此组合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探讨了这一组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材料力学的强度理论和螺纹副的相对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