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了对南京栖霞山矿区虎爪山矿段铅锌矿寻找接替资源,通过梳理矿区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及生产地质资料,同时结合深部地质勘探工作,查明了虎爪山矿段围岩蚀变的8种类型.矿体的空间展布受地层的褶皱、断裂及古岩溶构造控制;石炭—二叠系岩层中断裂交汇处构成良好的容矿空间,该框架下的砂岩和碳酸盐的硅钙界面蚀变是栖霞山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5.
江西武山铜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控制,总结出中酸性斑岩体、矽卡岩化、铁帽等为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深部以及东部狮子岛地区、南部向斜轴部隆起区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7.
8.
江仓南铅锌矿床位于青海南部沱沱河地区,隶属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延部分。经野外地质调查,在江仓南地区发现了7个较大规模的铅锌矿物探异常,显示出该地区具有较强的铅锌矿成矿潜力,进一步分析表明:①二叠纪九十道班组等灰岩中Pb、Zn等元素相对富集,为江仓南铅锌矿体赋存有利的围岩;②已圈定的7个矿化带主要分布于断裂构造交汇、地层不整合接触面等裂缝发育部位附近,以NW、近EW走向为主,显示出构造对矿床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③该铅锌矿体中Pb品位0.53%~5.45%,Zn品位0.91%~4.67%,预计Zn资源量约1.45×105 t,矿床达中型规模,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认为江仓南地区铅锌矿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呈红、褐、灰绿等氧化色条带的裂缝发育构造是矿床发育的重要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沱沱河地区其他铅锌矿体的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矿化受断裂构造、隐爆角砾岩和围岩蚀变控制,其中隐伏次流纹斑岩体晚期隐爆作用形成的隐爆角砾岩是控矿的主导因素,矿化主要赋存在次流纹斑岩体外接触带的隐爆角砾岩中。今后找矿方向是北东东向F2断裂与北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和隐爆角砾岩发育地段,其中0号勘探线、15号勘探线、东部激电异常与磁异常复合部位是今后矿区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0.
新巴尔虎右旗甲-查矿区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上,已发现两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田范围内及外围还有很大找矿潜力。矿区主要控矿因素有:构造、火山机构、多旋回火山-岩浆活动、热液蚀变等。找矿方向主要考虑:北西及北北西向断裂,中生界底部火山-沉积地层,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和长石斑岩等几种岩浆岩体(脉)。 相似文献
11.
王者晖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64(4):31-33
通过对白银沟铅锌矿区域地质概况、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初步探讨和分析,认为该矿床赋存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与玛尼吐组地层中,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有利的赋矿构造是与寄生火山相连通的北西向张扭性构造破碎蚀变带,为今后的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省盖州市罗甸地区金矿的成矿原因及规律进行了论述,对该地区地质工作中所采集的矿物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各种矿物的富集度,就该地区以后的金矿找矿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某铅锌矿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广东某难选铅锌矿石,采用阶段磨矿、优先浮铅的工艺流程,成功实现了铅、锌的分离,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5.64%和73.13%的铅精矿及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5.69%和85.74%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4.
15.
会泽铅锌矿矿床成因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分析了会泽铅锌矿成矿特征和规律,认为矿床成因为多期次、多阶段、复成因的热水沉积-动力改造型迭加矿床. 相似文献
16.
以白云铺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变化范围大(-23.98‰~+23.20‰),具有不均一特征。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不满足硫同位素分馏平衡条件下的大小关系,这可能与低温成矿有关。硫化物中较大的负δ~(34)S值,推断是由细菌还原赋矿地层中的海相硫酸盐所致,而较高的正δ~(34)S值可能是沉积盆地活动期间成矿流体在与富34S的海水蒸发岩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组成相对均一,具有较高放射性成因的207Pb和208Pb。方铅矿的铅同位素数据在构造演化图的分布特征表明铅具有复杂来源的特征,原因可能是受到壳幔相互作用的影响,导致上地壳、下地壳和地幔物质可能都参与了成矿作用。矿区内主要发育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山峰岭矿区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发现,铅锌矿(化)体呈脉状、星点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充填于硅化碎裂灰岩节理、裂隙内,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硫化物铅锌矿床;找矿标志是锡矿山组碎裂灰岩、次级断裂产状急剧变化、分枝复合、叠加改造地段及硅化、金属硫化物化;寻找铅锌矿床有利部位是发育于印支期构造层灰岩内的断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9.
絮凝浮选氧化铅锌矿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絮凝浮选分选细粒有用矿物的理论,包括分散细矿粒、加入有效絮凝剂、使氧化锌矿泥的粒度增大、可浮性增强;添加特效吸附捕收剂使矿粒表面疏水,强烈搅拌矿浆使有用矿粒选择性絮凝。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影响絮凝浮选过程的参数,介绍了应用絮凝浮选分选细粒氧化铅锌矿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农戈山铅锌矿地处鲜水河断裂带内的折多山酸性侵入岩基,空间分布上受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及北北西向磨西河断裂带制约.发育的三条矿脉受构造控制,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中;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岩体形成碎裂岩,含矿热液在裂隙中充填、交代、沉淀,从而呈浸染状、网脉状矿石形成工业矿体,认为该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或细脉浸染型Cu、Pb、Zn、Ag多金属矿床,具多期成矿特征,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