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石灰石尾矿粉等质量替代0、10%、20%、30%、40%的水泥对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掺量的石灰石尾矿粉可以改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石灰石尾矿粉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掺量为10%;10%掺量的石灰石尾矿粉可以改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再生细骨料粒径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快速冻融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粒径、掺量以及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明显劣于相同配合比的基准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最小粒径尺寸减小、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下降,当再生细骨料最小粒径尺寸≤0.16mm,掺量≥40%(质量分数)时,混凝土抗冻性能下降很大;尽管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掺粉煤灰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仍明显优于未掺粉煤灰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粉煤灰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铝酸盐水泥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强化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将其用于配制C30再生混凝土。通过对C30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再生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性能相当,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徽省建筑用砂的特点,采用细河砂与机制砂混掺,配制C3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用60%的机制砂与40%的天然细砂作为细骨料,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天然中砂相比,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省建筑用砂的特点,采用细河砂与机制砂混掺,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用60%的机制砂+40%的天然细砂做细骨料,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天然中砂相比,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单一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性能研究逐渐趋于系统化和成熟化.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故同时考虑采用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以不同的掺量分别替代天然骨料制备了双掺再生混凝土.试验中以双掺再生混凝土处于相同工作性为基础条件,重点研究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的品质和掺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的品质对双掺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作用由小到大依次为:Ⅰ类Ⅱ类Ⅲ类;随着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均逐渐减小,当掺量均为50%时抗压强度的最大降低幅度可达57%.相比较单掺再生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双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但可将其应用于成本要求和强度等级要求较低的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红砖,提出了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红砖骨料按比例全部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通过比较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及抗冻性能,探究复掺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有所提高,透水性能有所下降;粉煤灰对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提升较为明显,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提高,透水性能下降,而粉煤灰的过度掺入,会大幅度降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在保证有较好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在采用85%再生混凝土骨料和15%红砖骨料为混合粗骨料的基础上,选择粉煤灰掺量为10%,聚丙烯纤维为6 kg/m3的最优配合比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平潭地区废弃石板材再生利用,制成粗细骨料并配制水泥混凝土,研究当地弃石特性对再生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潭地区废弃石板材多以花岗岩为主,因其再生骨料棱角较多,需通过合适的粒径以及掺量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试验结果选择5~25mm连续级配的再生粗骨料以及掺量为25%~75%的再生细骨料,最终可获得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既实现了建材因地制宜,又响应了"绿水青山"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尤松鹤 《市政技术》2007,25(5):423-426,428
以自制的低强度再生粗骨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取代率情况下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粗骨料对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影响不大,混凝土密度有所降低,含气量略有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保留值略有增加;随着取代率的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下降趋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略有降低,但通过掺加适量引气剂可以满足250次快速冻融试验要求,其抗渗性也可满足工程要求;用较低强度的再生粗骨料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0.
合理使用再生细骨料(以下简称RFA)可同时解决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和天然砂、石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介绍了RFA的颗粒形状、空隙率、吸水率、有害物质含量等性能,总结了RFA的性能强化措施,综述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以下简称RFAC)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可为RFA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制再生骨料改性剂对再生骨料进行改性并用于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测试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自制再生骨料改性剂对再生骨料改性可使其吸水率降低50%以上,基本性能达到与天然骨料相近的水平,而采用改性后的再生骨料与传统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结合,可配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与天然骨料混凝土一致的再生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黄旭威 《福建建材》2023,(11):6-8+12
通过利用盾构回收砂与机制砂复掺改性细骨料,研究其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盾构回收砂在细骨料中掺量为30%~40%时,可以改性机制砂,得到粒径级配较好的混合砂,并制备出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制砂与细河砂的特点,采用细河砂与机制砂混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用60%的机制砂+40%的天然细砂做为细骨料,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天然中砂相比,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表现不佳一直是影响其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源可归结为所使用的再生骨料低品质、高吸水性及新旧界面过渡区的劣化。通过改善再生骨料的品质和优化新旧界面过渡区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抗渗抗冻性能,从而制备出高强、低渗和抗冻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为此,借鉴高性能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掺量高活性的煅烧硅藻土与大掺量粉煤灰复掺技术、再生骨料预吸水技术及改善拌和工艺的方法,制备出了C60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煅烧硅藻土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抗渗性能的改性效果及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MgO膨胀剂增强改性再生骨料,探究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MgO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O膨胀剂掺量≤6%时,随着MgO膨胀剂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得到了改善;当MgO膨胀剂掺量>6%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开始下降。由此可见,掺入适量的MgO膨胀剂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伍敏  汪秀石 《山西建筑》2012,38(21):129-131
以铁尾矿砂取代天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拌合物流变性先增加后降低,当铁尾矿砂掺量超过60%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明显降低,铁尾矿砂掺量为40%~50%时,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17.
徐秀华 《混凝土》2023,(7):177-180+187
通过将矿山法掘进废石经除土、破碎、筛分、级配制备成再生粗细骨料,预拌制备水泥混凝土,研究掘进废石再生骨料粒径大小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掘进废石多为碎屑结构沉积岩,再生骨料虽夹泥量较大但仍可通过破碎至合适粒径制备出混凝土合格的粗细骨料,其中5~10 mm连续级配的再生粗骨料以及掺量25%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总体较好,在工程应用时应注意控制掘进废石再生骨料粒径和掺量。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6,(12)
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及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再生粗骨料掺量为100%时,掺加了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强度均比未掺加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强度要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变化不大而碳化深度则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陶粒和废砖颗粒制备再生轻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导热系数影响。通过对水胶比为0.39,粉煤灰掺量分别为10%、20%、30%、40%四种混凝土的性能的研究,验证了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导热系数,耐久性。结果表明掺入胶凝材料总量30%的粉煤灰,可以有效的提高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抗冻性。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氯离子渗透系数。但是粉煤灰掺量越大,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20.
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再生集料本身具有一些天然缺陷,导致再生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同级配普通混凝土差。而掺入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则可以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因此,本课题在采用再生粗集料以不同比例取代天然集料的同时,用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研究掺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再生集料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所下降,但掺加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合适掺量的矿渣,可以配制出坍落度为180mm、28d抗压强度达50MPa以上、各种耐久性能指标均达到基准混凝土技术指标的再生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