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彬  赵耀 《室内设计》2015,(5):100-106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作为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中重要的都市计划案,对研究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及其理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该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主要论述陪都计划的缘起、起草机构人员与过程,简要介绍陪都计划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且分析计划案中所体现的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最后评价其历史地位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个重大的发现在北京宣武区报国寺文化市场的旧书摊上发生了。它加深了对一段历史的解读,它表明在建国初期,并非只有梁思成先生个人希望在西郊建新城和保留北京旧城.1950年的“梁陈方案”并非是北京113城保护第个方案,在1949年8月的北平市(北平1949年1月解放,改称北京是在当年10月以后)各界代表会议的各项提案中就有在西郊建新市区的建议提案。这个提案是时任北平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工程师华南圭先生提出的,它既非表明的是个人建议,而是出于都市计划委员会成员的集体共识,这个集体共识显然建立在民国时就有的新都市计划的基础之上。如果不是一个月之后苏联市政规划人员的到来,令本该通过的提案夭折,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就应该重写了。在该提案附件的注解中,华南圭也表达了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另个集体意愿:把新市区的规划托付给梁思成来做,这就是“梁陈方案”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一张含有同时期出生的中国建筑前辈童寯、梁思成、夏昌世三位先生生平及相关时期历史的时间表的分析,理解这些前辈的生活及工作状况,进而在这个背景下认识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  相似文献   

4.
对南宁孔庙异地重建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古建筑群复原必须尊重其历史性与地域性,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对复原对象深刻的理解与充分的资料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说明了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重大变化,从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三个方面进行了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院落空间分析,并总结出了庙学建筑的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重庆温泉寺及其寺庙园林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重庆温泉寺庙园林为例,说明现在重庆园林布局仍以寺庙建筑为中心,组成严整的东西对称格局,其建造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道”的自然无为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左南  李哲  陈强 《中国园林》2007,23(6):91-9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庙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象征,对延续城市文脉和丰富城市底蕴有着重要意义。长春文庙始建于清朝,由于年久失修,损坏殆尽。主要对长春文庙的历史及恢复前的现状、恢复的原则、恢复具体内容及植物配置等进行阐述。长春文庙的恢复为广大专家学者及儒学爱好者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提供了基地。  相似文献   

8.
马琪  李坚 《华中建筑》2012,(2):178-183
龙氏家祠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为祭祖所修建,是云南民国时期云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该文通过龙氏家祠用地的外部山川概貌和周围环境的叙述,从风水形势法觅龙、查砂、观水、点穴等诸意象表述和揭示为何龙云母亲墓地和龙氏家祠选址于昭通迴龙湾这一地方,并且概要分析了龙氏家祠建筑群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亦受风水学的影响。通过该文希望重视中国建筑风水学,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9.
赵万民  毛芸芸 《华中建筑》2009,27(7):134-138
该文探讨了地方性寺庙建筑及建筑群保护规划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平县双桂堂的保护规划实践,在历史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文物古迹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维修保养过程以及木结构油饰彩画的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邱强 《规划师》2006,22(4):26-29
重庆都市区规划根据都市区"两江、四山"山水格局特征及"以十大景观生态元建设为核心,以生态廊道保护为重点,以各城市建成区为生态斑块,以外围郊区农田、林地为生态基质"的景观生态安全结构模式,结合都市区"北移、东进、西拓"的空间拓展态势,采用"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1.
公共租赁房建设的“重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灏  尹庆 《时代建筑》2011,(4):30-33
文章介绍了在近年来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公共租赁房"重庆模式"的特点与已有的建设成绩,重点分析了重庆公租房在项目规模、用地选址和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路晓东  李健 《规划师》2005,21(10):68-69
小规模开发意味着城市设计的细节更加关注人,它是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创造良好居住社区的最佳途径之一,其设计手法有:利用制约条件,寻找合适的设计切入点;弱化组团绿地,强化中心绿地;淡化户型概念,针对用地单独设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