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较好地实现磷矿反浮选脱硅,选取适宜的胺类捕收剂及合理的浮选条件非常关键. 通过单泡管试验,对比研究椰油二胺、工业二胺、十二胺、86D(脂肪一胺)等4种不同胺类捕收剂对胶磷矿的浮选效果. 纯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胺类捕收剂具有不同的浮选性能,在不同的pH值下同一胺类捕收剂的浮选能力不同;在低用量、弱酸性介质中,十二胺对胶磷矿的捕收能力优于椰油二胺、工业二胺,最低是长碳链的一胺86D;在相同pH值条件下,碳链组成相同的脂肪二胺捕收能力强于脂肪一胺,碳链较长的脂肪一胺比碳链短的脂肪一胺捕收能力弱;在酸性介质中胺类捕收剂对胶磷矿的捕收能力比在碱性介质中弱. 实际矿物试验结果表明:胺类捕收剂对磷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均具有较好的捕收能力;通过改变药剂加入量,调整其选择性,可更好地分离磷矿物与脉石矿物. 相似文献
2.
WS-01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分散性,能在低温下浮选,捕收能力强。天然矿石浮选结果表明,当优化工艺条件后,WS-01的浮选指标可达到其它磷矿捕收剂水平,用药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大多数是由天然脂肪酸制成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从市场快速、准确地选择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对浮选实践和浮选研究十分重要.浮选捕收剂的评价有助于掌握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了解其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浮选法是浮选捕收剂的传统评价方法,程序复杂,耗时耗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浮选研究方法:燃烧-吸附量评价法,通过燃烧无机的矿石样品来测定其表面吸附的有机捕收剂量,评价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性能.通过对油酸、硬脂酸和软脂酸这些结构明确且浮选工作者熟悉的脂肪酸的浮选性能和在白云石上的吸附量,建立了一个评价模型,验证燃烧-吸附量评价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磷矿低温浮选捕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一种自制的磷矿浮选捕收剂在低温(13~15℃)条件下的浮选效果,同时做了加温(28~30℃)条件下的对比试验.在低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40%,回收率达到81.36%;在加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55%,回收率达到82.37%,由此可知这种捕收剂受温度影响不大,能在不加温的条件下用于冬天生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一种自制的磷矿浮选捕收剂在低温(13~15℃)条件下的浮选效果,同时做了加温(28-30℃)条件卡的对比试验.在低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40%,回收率达到81.36%;在加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55%,回收率达到82.37%,由此可知这种捕收剂受温度影响不大,能在不加温的条件下用于冬天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脂肪酸捕收剂选择性差、常温下分散性和溶解性差的问题,以工业棉籽油酸为原料,经高温高压使脂肪酸的双键水解而引入羟基活性基团,进一步与助剂按比例复配得到一种高效反浮选捕收剂HY.将其用于宜昌某高镁磷矿的浮选试验,经一反一扫简单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精矿五氧化二磷品位34.59%,五氧化二磷回收率96.46%,氧化镁品位0.28%的良好浮选选指标,氧化镁脱除率高达95%,各指标优于公开招标各项指标要求,且浮选在常温下进行,药剂用量仅0.84kg/t.表明反选捕收剂HY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其化学修饰改性改善了捕收剂的常温溶解性同时增强了其对钙离子、镁离子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以油酸为原料,经酯化、磺化及中和处理制得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通过考查捕收剂、抑制剂和调整剂用量对其浮选性能的影响,表明其用作磷矿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与油酸钠基本相当,不同的是其选择性更好,抗硬水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减少浮选所需的水玻璃和碳酸钠用量.但其捕收能力相对较弱,所需用量较大,浮选泡沫量较多.会对磷矿浮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利用北方低品位磷矿,降低选矿生产成本,采用动植物油脂化工废弃副产品为主体原料,并配以适量的增效剂,研制出了一种价廉捕收剂AW-2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W-25能够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该药剂具有较好的捕收性、选择性及耐低温性,适宜北方选矿厂浮选低品位磷矿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油酸化油为原料,经磺化、皂化等单元反应合成了α-磺酸基油酸皂浮选捕收剂,用于四川某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该捕收剂实现了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有效分离,入选原矿P2O5品位23.80%,MgO质量分数6.54%;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33.88%,回收率85.37%,MgO含量1.50%. 相似文献
10.
磷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磷矿浮选捕收剂的文献资料.从捕收剂的组成和离子性质等方面对磷矿浮选捕收剂进行了简单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以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一种两性捕收剂SB-116,并用于四川清平中低品位磷矿浮选试验. 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药剂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浮选试验分析合成药剂的浮选性能. 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浮选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1∶1.6、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68 ℃. 合成药剂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丙氨酸甲酯. 单一反浮选、双反浮选以及正反浮选三种工艺流程的对比说明两性捕收剂SB-116在正反浮选中可以得到理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宜化殷家坪低品位难选硅镁质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MG-7反浮选脱镁—沉降脱泥—阳离子捕收剂T609反浮选脱硅工艺. 在脱硅之前预先脱泥,同时消泡剂TOP和捕收剂T-609搭配使用,解决了阳离子反浮选脱硅过程中泡沫过稳定的难题. 获得品位为33.04%,回收率为69.50%的浮选精矿. 将分离的矿泥并入精矿,混合后精矿品位为30.56%,回收率为78.68%. 相比于传统的正浮选工艺,此工艺不需加温有效地降低了选矿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贵州某磷矿石P2O5 、SiO2和MgO质量分数(w)分别为19.12%、24.18%和2.28%,属于中低品位硅钙质磷矿石. 采用胺类捕收剂AY和脂肪酸类捕收剂GJBW对该磷矿石进行浮选,考察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对浮选的影响.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即粗选脱硅,扫选和精选同时脱硅、脱镁的开路试验流程,获得了P2O5含量为26.65%的磷精矿. 但磷精矿中P2O5回收率仅为58.27%,有待开展浮选工艺和药剂的优化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某地硅钙质磷矿双反浮选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作业所产生的废水水质不同,采用CaO+Na2CO3+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PAFC(poly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聚合氯化铝铁)的混凝沉淀方法对其进行分质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粗选精矿滤液和最终精矿滤液在质量浓度分别为3 200 mg/L、4 000 mg/L、4 200 mg/L、4 200 mg/L和3 200 mg/L、3 200 mg/L、3 600 mg/L、3 600 mg/L的CaO+Na2CO3+PAC+PAFC试剂处理后返回到浮选,会有效的降低废水回用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某中低品位钙硅质胶磷矿,分别进行单一反浮选、双反浮选和常温正反浮选工艺研究及药剂费用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反浮选,可得到磷精矿P2O530.37%,MgO 0.36%,回收率88.38%的较好指标,且最为经济,每吨原矿药剂费用仅为15.28元;若希望精矿质量更好些,回收率更高些,建议采用双反浮选,可得到磷精矿P2O531.60%,MgO 0.43%,回收率90.63%的好指标,每吨原矿药剂费用为23.40元;正反浮选相对来说精矿质量一般、回收率较低、药剂费用较高、磨矿细度较细,指标分别为磷精矿P2O530.54%,MgO 0.70%,回收率84.62%,每吨原矿药剂费用为26.98元. 相似文献
16.
脱硅耐低温捕收剂GE-609的浮选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E-609、ARMEEN 12D和十二胺从铁矿中浮选SiO2的试验表明:当精矿量相同时,GE-609较另外2种捕收剂产生的泡沫量少,且消泡速度快。低温试验表明:GE609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选择性和耐低温性能,即使在低温8℃用它浮选铁矿中的SiO2仍可获得良好的指标:精矿的品位Fe 69.17%,回收率97.83%。 相似文献
17.
脂类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LZ在pH=2.7~12.05时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最大回收率95.7%,而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且PH=6.9~12.05时其回收率小于10%.用CaO作pH调整剂时,在pH=7~11时黄铜矿的回收率与用NaOH调PH相差不大,但黄铁矿可浮性被抑制,回收率低于5%.DLZ在黄铜矿上的吸附量比在黄铁矿上的大,特别是强碱条件下;其吸附量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DLZ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铜矿与DLZ作用后出现了DLZ的相关特征吸收峰,而黄铁矿与DLZ以及Cu~(2+)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可见DLZ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石进行了选矿富磷降镁实验,原矿P2O5品位21.80%,MgO质量分数8.31%,采用一段反浮选流程,可获得精矿P2O5品位33.35%,MgO质量分数为1.36%,P2O5回收率86.53%;考察了选矿产品中稀土元素总量(∑REE)和重金属元素Pb、Cd的质量分数及走向,并分析精矿中∑REE、重金属元素Pb与P2O5品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Pb和稀土元素在精矿中富集,而重金属元素Cd在尾矿中富集,为后续含稀土磷矿石的分离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选用了七种捕收剂在单泡管中和浮选机中研究了红柱石的浮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是红柱石的最佳捕收剂。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油酸钠在红柱石表面的吸附产物,从而对油酸钠与红柱石表面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磷矿浮选捕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廉明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6,18(1):35-38
以普通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出酰基简单酸酯,以其为捕收剂对磷矿物和方解石作单矿物浮选性能试验和磷矿石浮选指标考察,结果表明该捕收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不加温对磷矿石的浮选效果与加温浮选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