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双碳”目标的提出,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减污、降碳、强生态”的理念,耦合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的新路线和新工艺将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增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文章对微滤、超滤、纳滤、正渗透等低压膜分离技术在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应用前景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对未来水处理节能降碳及资源化利用领域中低压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这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联产是一种可以合理、高效、绿色利用资源的生产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性方案之一。分析了“双碳”目标给多联产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双碳”目标下多联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多联产技术应当以开“源”节“流”为发展方向,寻求更加高效、绿色、清洁的最佳多联产系统耦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全力以赴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水泥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水泥行业碳排放比例已经在我国工业生产中排在前列,在双碳背景下的水泥行业降碳已经迫在眉睫。介绍“双碳”背景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水泥行业降碳的措施,为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赢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芜湖市大型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现状中能源清洁利用、原煤洗选的重要性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必要指导公司从煤炭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除二氧化硫和煤灰,减少污染排放,并有效提高单位能源的热值,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单位消耗。...  相似文献   

5.
“双碳”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力举措,同时也给炼化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作为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炼化企业需要从全生命周期探索碳减排路径,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概述了实现“碳中和”的6条路径,即强化过程节能减排,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绿氢、绿电在炼化企业中大规模应用;能源型向化工型、材料型高端化发展;加大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建立碳交易、碳汇机制和市场,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探索核电-炼化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炼化企业转型发展对策与方法,为未来炼化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石化行业加速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热点问题。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石化行业转型发展的形势,即面临的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重构挑战,以及紧抓政策窗口期实现绿色低碳与提质增效耦合发展的新机遇。概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4个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碳捕集、封存与回收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能源耦合利用;加强原始创新提升全流程工艺水平;推进基地一体化协同优化发展模式。总结了石化行业多举措并举实现“双碳”目标的对策与方法,为未来石化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安全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注塑行业是耗能较高,碳排放较大的行业。注塑机在注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从注塑机上进行节能减排改进是一个方式。文中介绍了注塑机上伺服控制、全电动控制、变频调节装置、料筒电磁节能加热、烘干料桶节能装置和视觉检测设备等项目,都有从各个环节中讲述装置基本原理和提出节能的效果,值得注塑企业选用或推广,也是注塑机节能化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作,可以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注塑行业不列外。  相似文献   

8.
"双碳"目标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决策之一,它为染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它将会促进染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增长.但"双碳"目标的实施将增加染料企业的生产成本、给染料企业排放、各类消耗等带来强约束.只有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才能使染料行业真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之目标.  相似文献   

9.
税敏  彭辉界  郑洁 《化工中间体》2023,(23):191-193
近年来,能源转型已是各类石油公司共同关注的重点。油气公司发展战略方向的调整纷纷提上日程,企业“转型”成为热门话题。“转型”的本质是能源结构的优化。对此,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观点,大型石油公司也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本文研究了在“双碳”目标指导下,中国A公司油气产业的发展策略。通过分析A公司的碳排放现状、碳达峰路径、低碳减排举措和新能源替代技术,展示了A公司如何在全球减碳努力中保持竞争力,提出油气产业低碳减排举措。本研究为A公司提供了具体的发展建议,同时也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必须要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优化生态建设,前期达到碳达峰,最终实现碳中和。要加强建筑设计与管理,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阵,突出建筑适用功能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  相似文献   

11.
胡兵  徐立军  何山  苏昕  汪继伟 《化工进展》2022,41(9):4595-4604
氢能作为重要的能源载体,燃烧过程绿色无污染,能够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本文通过对比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方式,分析各制氢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重要意义。之后从PEM电解槽内部结构和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两个方面展开综述,详细介绍了PEM电解槽双极板、催化剂、扩散层、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太阳能、风能分布特征,总结可再生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研究现状和产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太阳能制氢、风电制氢、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制氢的发展。最后对可再生能源PEM电解水制氢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可再生能源PEM电解水制氢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资源循环利用是冶金行业保障关键金属资源安全供给、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工作立足“双碳”战略视角,概述了冶金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总体现状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从物质循环科学基础、“无废冶金”变革性技术、资源循环与碳循环耦合、二次金属资源高质循环以及基于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重构等多角度,展望了冶金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发展前沿,提出了系列观点,以期为冶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田原宇  乔英云  张永宁 《化工进展》2022,41(2):1078-1084
基于对CO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2净零排放、调控CH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国家超级工程和行动,为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依据、标准和规范,形成实施绿色碳减排的基石和支撑体系;在微观技术层面,通过全过程控碳排放的CO2绿色减排技术,包括源头上避免高碳排放、过程中控制碳排放、末端强化碳循环与捕集利用(3CU)等。最后指出,依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耗和生物固碳为抓手,疏堵结合,满足自然界的碳循环平衡需求,高效低成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低碳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赢,将会促进我国2030年前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4.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既体现了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担当,也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水泥工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产业内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内在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早日实现碳中目标,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昊 《水泥工程》2021,34(5):1-3
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碳中和背景及发展现状,并基于水泥产业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对该行业碳减排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水泥工业9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熟料生产(碳酸钙分解、燃料燃烧),其余的10%来自原材料的准备和水泥制品的生成。指出发展创新减排燃烧、节能降耗技术、提高替代燃料掺烧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是实现水泥产业碳中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传统的无机化学品均是采用独自的矿产资源分别进行加工,生产资源与能源未能实现循环经济再利用、循环和分级利用的生产原则,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无效率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满足新产业的需要,就需要开发无机盐化工资源性耦合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在钛、磷、硫资源耦合生产钛白粉与湿法磷酸盐先进工艺技术模式的基础上,以储能材料磷酸铁锂为例,提出将钛铁矿-磷灰石矿-锂灰石矿三矿耦合,按“元素经济”的绿色工艺技术路线生产储能材料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品,论述了磷酸铁锂三元素上游磷化工、钛化工、锂化工面临节能减碳的挑战与耦合新技术创新的机遇及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晟  王静宇  李振宇 《化工进展》2022,41(4):1689-1703
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的“三高”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总结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行动,对乙烯、成品油等石油与化工产品不同生产路径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中国的区域能源分布特点、各省份的石油与化学工业产值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明确提出作为碳排放的大户,石油与化工行业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文中指出石油与化工行业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能源分布情况和石油与化工产品生产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建构清洁低碳、节能高效的工艺流程体系,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石油与化学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核心是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并以此为前提建设绿色集成化工园区,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综合利用,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碳固定。还提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等的减排已经提上日程,我国也应加快相关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针对钢铁行业副产的煤气、余热、钢渣及钢化联产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碳中和背景下钢化联产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无碳炼钢的新型钢厂从“以化固碳”转变为“以氢代碳”的新模式,并提出了加快钢化联产新技术应用建议和举措,以期建立以钢铁行业为龙头,耦合化工行业的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生态链,支撑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要点:(1)钢铁副产煤气、余热、钢渣利用现状。(2)钢化联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3)未来新型钢厂钢化联产技术。(4)钢化联产发展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目前膜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工艺技术发展现状。首先对比了天然气脱除二氧化碳多种工艺技术特点及应用场合情况,膜分离法相比于其他分离方法,具有投资较少、占地小、耗能少等优势。介绍了膜法分离原理、膜材料、膜组件发展现状和膜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工艺技术单元情况。而工艺技术单元又分为预处理单元和膜分离单元:预处理单元根据采出原料气成分选择不同脱除方法进行组合;原料气经预处理单元后进入膜分离单元,根据实际工况,综合考虑烃类回收率、占地、能耗、投资等因素合理地设计膜法脱碳分离工艺。然后又对国内外膜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案例进行介绍,目前国外膜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案例较多,而国内应用案例较少,因此需加大国内膜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工业应用。最后对天然气膜法脱除二氧化碳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实际复杂工况条件下能保持高性能、长周期稳定性的膜材料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发展的重点,同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脱除二氧化碳技术相结合的耦合集成组合工艺,如膜法分离+化学吸收法、膜法分离+变温吸附法等,这种耦合集成组合工艺为未来脱碳工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