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通过表面改性技术获得电泳显示用非水介质分散铁锰黑纳米粒子。在异构十二烷(Isopar L)中,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N-四乙烯四胺)聚异丁烯单丁二酰亚胺(T151)和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Span 85)四种表面改性剂,通过混合球磨工艺对铁锰黑粒子进行表面修饰,研究了修饰后铁锰黑粒子在Isopar L中的粒径分布和表面荷电性质。T151对铁锰黑的修饰效果最好,原始铁锰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μm,zeta电位为-18.58mV,改性后粒径分布为117.6nm±20.5nm,平均粒径为110nm,zeta电位为-96.71mV。将改性铁锰黑粒子用作电泳显示黑粒子,制备的器件在外加电场下具有电泳响应,对比度为5.6。改性铁锰黑粒子在兼顾高分散稳定性和高带电量的同时还具有耐高温和环保的特质,这不仅为铁锰黑粒子在电泳显示应用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也为电泳黑粒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空气纳米气泡(Air-NBs)的理化特性是其广泛应用的基础。本文利用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研究了水力空化原理产生的Air-NBs的理化特性,即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考察了装置运行压力、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对Air-NBs理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去离子水和CaCl2溶液中Air-NBs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压力越大,其产生的Air-NBs的小粒径比例更大,且电解质的加入有助于气泡粒径的缩小。随着溶液中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的升高,溶液中Air-NB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但气泡间的聚结作用会导致其粒径随时间逐渐增大;通过对两种溶液中Air-NBs粒径的实时监测发现其能在溶液中存在5天之久。胶体稳定(DLVO)理论和zeta电位效应可以合理阐释溶液中Air-NBs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磁性纳米粒子协同破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zeta电位分析仪等分别测量了微波作用前后油滴的分布以及磁性纳米粒子的润湿性和带电性,从而揭示了微波和磁性纳米粒子的协同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子作用下,微波辐射参数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磁性纳米粒子破乳产生抑制作用,只有在最优辐射参数范围内,微波才会促进磁性纳米粒子的破乳,且当纳米Ni浓度为150mg/L,微波辐射参数为400W、30s时,乳状液的分水率达到最高值102.56%,而在相同微波辐射参数下,Co3O4浓度为125mg/L,乳状液的分水率达到最大值106.06%。该工作为磁性纳米颗粒-微波辐射协同破乳技术的发展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泳沉积的基本原理,纳米粒子悬浮液的分散机制,并详细讨论了电泳沉积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等纳米粒子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涡旋脉冲式反应装置,分析了气-液或气-液-固多相体系在涡旋脉冲式反应装置中的流动状态及特点。采用Ca(OH)2—H2O—CO2气-液-固反应体系考察了该涡旋脉动式反应装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纯CO2气体或CO2气体含量为30%的混合气体均可以制备平均粒径为40-50nm的纳米CaCO3产品,比传统工艺制备的纳米CaCO3的平均粒径小,粒度分布更窄。  相似文献   

6.
刘曦  林淑娴  李岁  李学来 《化工学报》2017,68(3):870-878
分别以乙二醇水溶液和氯化钠水溶液为基液配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并以此制备冰浆,通过显微装置获得冰晶图像,将实验得到的粒径分布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和Weibull分布进行对比,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对冰晶平均粒径与分布特性的影响,同时观测储存过程中冰晶粒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前后冰晶粒径分布均可用Gamma分布描述;纳米二氧化硅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而且添加浓度越高冰晶颗粒越小;当基液为乙二醇水溶液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可较好地抑制储存过程中的冰晶粒径增长,但基液为氯化钠水溶液时,纳米二氧化硅浓度需达到0.75%,才可抑制冰晶增大。研究结果证明,一定浓度的纳米二氧化硅流体可作为制冰溶液,起到减小冰晶粒径并控制冰晶生长的作用,这对冰浆流动和传热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光华  唐进霞  郭明媛  刘丹  倪美乐  王帆 《化工学报》2019,70(12):4889-4897
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为母核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香豆素荧光单体。在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与引发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将其与丙烯酰胺、苯乙烯和改性纳米粒子经乳液聚合制备得到荧光乳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粒径分析、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等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光学性能研究及应用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粒子的荧光乳液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性质更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涂覆于纸张表面,发现纸张白度得到改善,纸张强度和抗水性均大幅提高,且经过紫外老化后,发现目标产物有更好的抑制纸张返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崔升  沈晓冬  林本兰 《精细化工》2006,23(9):859-862
用于靶向抗癌药物微球的磁性Fe3O4颗粒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径,并且保证其不发生团聚。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XRD分析证实了产物的主要组成为立方晶系Fe3O4;粒度分析表明,产物平均粒径16.3 nm左右,粒径分布宽度约5.8 nm;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产物形貌,证明纳米Fe3O4胶体溶液中磁性粒子呈球形分布,且未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测得Fe3O4胶体溶液ζ电位为+39.9 mV,颗粒吸附溶液中的C l-离子形成了吸附双电层结构,较强的静电排斥力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因此,制得的纳米Fe3O4胶体溶液具有很强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袁腾  周显宏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2015,66(6):2321-2328
以环氧树脂E-20合成了环氧月桂酸酯, 以丙烯酸单体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其进行接枝改性, 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及乳液固化后的结构, 结果表明得到了设计结构的树脂, 干燥后涂膜的FTIR谱图表明酮羰基与酰肼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腙;DSC分析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Tg), 分别为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和纯丙烯酸树脂的Tg, 前者低于常温, 表明可以实现常温自交联。在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合成过程中, 以粒径分析和综合性能分析对功能性单体配比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当MAA与E-20质量比为11.0%~14.7%、DAAM的用量为2%~3%、m(ADH)/m(DAAM)为0.8~1.0时, 制得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涂膜性能。透射电镜及粒径测试表明乳液粒径为纳米级, 约88 nm, 且粒径分布均匀, 基本呈稳定的球形结构。将所制备的纳米乳液配制成防腐涂料, 性能测试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无机纳米粒子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三种螺杆组合元件流道内的分散混合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螺杆组合下无机纳米粒子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停留时间分布及粒径分布等结果,发现含错列角45°捏合块的螺杆组合对其流场中大部分粒子的剪切作用最强,含错列角60°捏合块的螺杆组合次之,含错列角...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叔丁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P-NIPAm-tBAm-AAc)水凝胶纳米微球(NPs),分散性好且粒径可控。通过调整配方,其水动力学直径可控制在71~304 nm之间,经动态光散射(DLS)表征,PDI值均小于0.1。由于电荷斥力的作用,亲电单体丙烯酸(AAc)的用量从5%增加到50%(摩尔分数),粒径从71 nm增大至219 nm;而疏水单体叔丁基丙烯酰胺(tBAm)的使用,使微球的粒径趋于变小;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量增大,NPs的粒径逐渐减小,最小可达71 nm。将所制备的NPs用于多肽(LEVLFQGP)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率随NPs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并且与聚合物的配方有关,当AAc的摩尔分数为20%、粒径为128 nm时,吸附率为90%。经DLS表征,NPs的体积相变温度(LCST)为(20±2)℃,因此分别在35℃和5℃下对多肽进行吸附/解吸,5次循环实验后,吸附率降低小于7%。本研究探索了水凝胶纳米微球粒径的影响因素及粒径对目标多肽亲和性的影响,可作为制备尺寸均一、粒径可控水凝胶纳米微球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间歇式搅拌反应釜制备硫化亚铁产物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和重复性差的问题,以FeSO4.7H2O和Na2S·9H2O为原料,在超重力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成功连续制备了粒径小且均一的硫化亚铁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样品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初始浓度、超重力因...  相似文献   

13.
以乙酰丙酮钯、乙酰丙酮铜为金属前驱体,以氧化铝球为载体,采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SCFD)制备氧化铝球负载的平均粒径≤10 nm的钯铜纳米粒子。采用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X射线衍射(XRD)和称重法对钯铜纳米粒子的负载状况、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与沉积压力对钯铜纳米粒子的粒径有重要影响,在65 ℃、15 MPa时,钯铜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可达2.37 nm。在金属前驱体投料量一定时,沉积时间存在最佳值。助溶剂的选择影响钯铜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与粒径分布,在65 ℃、15 MPa下,使用8 mL二氯甲烷作为助溶剂,钯铜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降至1.81 nm。随着Pd理论负载量的增加,钯铜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先降后增,当Pd理论负载量为0.50%时,出现最小值1.81 nm。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不同的分散剂和助剂用量,对荧烷类热敏染料进行分散,运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热敏染料水性分散体系中各助剂的最件用量,大大提高了热敏染料在水中的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并运用SEM和PCS纳米粒度分析仪,观察了热敏染料分散体系的表面结构及粒径分布,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析了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