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杨威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38(2)
本文分析了现在管廊常用通风方式以及通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断面,不同长度综合管廊内通风沿程阻力以及局部阻力的估算,分析出了通风系统主要阻力发生位置,同时估算出通风阻力的近似范围,为今后管廊通风系统设计中减小阻力,节省通风能耗以及合理的选择风机压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安全运营,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其通风时风量与阻力进行研究。选取某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3个防火分区作为实验区域,通过对防火隔断的控制,形成3个不同长度的实验区域,对实验区域内的断面风速与断面之间压差进行测量。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管廊内沿程阻力远小于局部阻力;当风速达到一定值后,管廊内沿程阻力系数与局部阻力系数为定值;城市综合管廊存在较多支线,存在漏风现象,通风分区长度不宜超过400 m;对综合管廊电力舱阻力进行研究时,实验法与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数值模拟法可以研究更多工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传统的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舱室平均温度为31.8℃,但排风口平均温度达到43.6℃,高于设计标准的限值40℃。采用诱导通风系统,舱室内平均温度为31.5℃,排风口平均温度降至37.3℃,保障了舱室顶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温度场均匀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舱室内温度场方差分别为6.645和4.667,诱导通风系统空气温度分布均匀性优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此外,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速度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沿舱室高度方向,诱导通风系统的平均风速大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空气流动死角较少,更有利于舱室内的气流组织。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探索更为合理的管廊通风方式,本文在常规的两种管廊通风方式(管舱两侧机械排风中间自然进风。一侧机械进风一侧机械排风)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管廊通风方式:管舱一侧自然进风一侧机械排风。本文结合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实例,利用CFX软件,对三种通风方式下的管廊舱室进行流场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第三种通风方式在相同通风性能的前提下,初投资较低,对地面景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单舱地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对相应设备的参数进行选定,进行设备选型及通风系统其他设备、设施的设计,分析了管廊通风系统的控制与运行策略等。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行综合管廊及相关设计规范,对综合管廊防火分区和通风单元划分,通风型式进行分析探讨,得到综合管廊常见舱室的通风单元长度,通风型式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管廊运行策略进行探讨,需要考虑夏季梅雨季节管廊结露情况,并提出解决措施,保证管廊长期有利运行。 相似文献
12.
13.
通风工程作为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管廊工程验收工作中一直备受各验收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结合在多个综合管廊通风工程验收中发现的几项重要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为今后综合管廊通风工程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地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当2个或3个防火分区作为1个通风单元时,给出了在防火墙处增设阀门来保证通风畅通的措施.根据各舱室不同的运行工况,给出了送风机出口处防火阀和排风机入口处防火阀的不同选型要求.对各舱室事故通风系统和事故后排烟系统的设置原则进行了梳理,提出热力管道舱内宜设事故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5.
高彪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1,40(7):75-77,9
以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综合管廊为例,论述了综合管廊燃气舱通风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缩尺模型与实际原型的相似性对于缩尺模型实验结果在原型上的推广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相似理论可靠性,以某综合管廊电力舱为实际原型作为研究对象,按5∶1的几何缩尺比例建立缩尺模型;运用相似理论,推导出相似准则数,在忽略格拉晓夫数Gr的条件下,得到了实际原型与缩尺模型各边界条件物理参数的比例关系;通过Fluent软件分别对原型和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对原型与模型计算结果中的热力和动力相似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况原型与模型的温度、热流密度、速度和阻力系数均符合理论推导的比例关系,各参数误差均在工程允许的10%范围内,为后续指导实验进行通风优化研究以及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综合管廊通风除湿有效时长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以通风换气效率、通风除湿效率作为技术性评价指标进行比选,以最优通风形式评价6个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综合舱通风除湿效果,判断其与通风除湿有效时长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搭建通风除湿有效时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端进风一端排风"通风形式的除湿表现最优;通风分区长... 相似文献
18.
林欣欣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38(5)
以北京市延庆区某新建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为实例,从工程概况、通风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的角度,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过程,针对项目具体问题,提出加长通风分区长度、改变风机安装形式、采用成品装饰风亭三种解决方案,使其满足通风、排烟、防雨、美观等功能。为管廊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近30年来,我国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还处在探索性规划建设阶段,相应的规划建设法规、规范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规划建设经验缺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我国各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