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注浆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经注浆改良后的桩间土与注浆混凝土桩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注浆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后注浆技术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后注浆技术提高素混凝土短桩承载力的作用。应用研究表明,桩底经后注浆处理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混凝土桩相结合,形成注浆+小型混凝土桩新型复合地基,一方面混凝土桩在地基中形成高强度的增强体,另一方面,通过注浆,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挤压、劈裂土体,在地基土中形成高强度的水泥浆脉,大幅度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从而达到降低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减少混凝土桩的桩径、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本文以长沙某医院综合楼软弱地基为例,采用复合地基理论,对地基加固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工程实施后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小型混凝土桩新型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承载力40%,桩间土强度可提高25%,可供类似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树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结合树根桩加固储罐地基的工程实例,探讨了桩土分开计算的树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等施工技术指标,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工程经验.实践表明,用树根桩处理储罐地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后注浆技术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后注浆技术在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后注浆技术提高刚性短桩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实测结果表明,桩底后注浆处理后,持力层的端阻力提高约100%。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约35%。因此,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同样可以提高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复合地基是加固区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高速公路既有通道开裂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树根桩与静压注浆相结合进行地基加固的治理方案,先通过静压注浆使土层强行固结,形成承载力较高且均匀的加固体,并可降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采用树根桩加以分担部分上部荷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及涵身继续倾斜。并介绍了该复合地基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实践证明,适当运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7.
刘月兰  毛红贺 《市政技术》2013,31(1):102-104
振冲碎石注浆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地基加固新技术,它将振冲置换法和压力注浆法处理地基技术结合,与加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施工简便,质量可靠,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抗滑抗震能力。结合某排涝泵站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介绍了碎石注浆桩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善友  毕磊 《建筑技术》2014,(3):252-257
山东省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地下2层、地上8层,地基处理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送混凝土施工的CFG桩。由于空钻段长,为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将超灌高度确定为2m,然后进行基坑降排水及土方开挖,用人工跟进分批次截桩。通过低应变检测、高应变监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均证明该技术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微型桩复合地基是由改良后的桩间土与注浆微型桩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采用微型桩复合地基对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表明,运用该技术对狭小场地土进行地基处理,在满足场地地基土设计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同时,也消除了黄土场地的湿陷性,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宁周 《山西建筑》2004,30(12):46-47
结合工程实例,就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过程,指出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技术简单、施工速度快、价格便宜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荣  韩春红  康宁娟 《山西建筑》2008,34(17):133-134
探讨了无砂混凝土小桩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无砂混凝土小桩的技术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灌浆材料、压力、灌浆量和灌浆工艺等方面对影响无砂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推广该无砂混凝土小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朔黄发展大厦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工期紧,采用筏形基础;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后压浆技术.结合工程特点,介绍了CFG桩及后压浆施工工艺,指出严格控制成孔、压灌混凝土、压浆等施工环节,保证了CFG桩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后压浆CFG桩复合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吕威 《山西建筑》2009,35(35):79-81
研究了桩基施工中后压浆的作用,探讨了试桩的意义,分析了后压浆桩身强度与承载力匹配的问题,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阐述了对太原新区勘察和地基处理的认识,以使太原市的地基处理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安市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场地覆盖层存在深厚的粘土层,原设计基础为PHC管桩基础。1#楼桩基施工完毕后,管桩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经过对记录资料的分析研究,笔者提议通过复打和高压灌浆,使桩基础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其余尚未施工的楼基础改为素砼桩法做地基处理。工程实例证明,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提高土层的复合承载能力,作为高层建筑的持力层,在类似地质条件下比PHC管桩更具有可行性,也更经济。  相似文献   

15.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工艺简便、适应土体类型能力强及地基处理效果好等优势。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时,必须考虑桩土应力比的变化情况。本文在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基础上,以某多层住宅项目6号楼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钻芯取样和低应变检测获取数据,经数值模拟得到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桩桩顶竖向应力变化曲线、桩间土竖向应力变化曲线及基桩和桩间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从而分析桩土应力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孙建江 《山西建筑》2009,35(15):84-85
简述了桩基设计时应具备的资料,结合工程实践,就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积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经验,推广混凝土灌注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安佩武  王浩宇  高涛 《建筑技术》2012,43(6):501-505
某高层住宅为灌注桩基础,采用桩底、桩侧后压浆技术。施工中对钢筋笼加工、水下混凝土灌注、后压浆工艺参数确定、桩基检测均做出规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处理,保证了灌注桩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下灌注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受制于多种因素。任何一个影响因素处理不好,都容易发生质量缺陷,其中混凝土不密实导致的桩基空洞是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桩基局部空洞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下水流动冲刷造成的。而遇到这种质量缺陷常用而且是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后期补强注浆,但是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面的注浆技术相比隧道初衬和箱梁预应力结构的注浆技术还尚未成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受制于注浆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某桥梁桩基础空洞质量缺陷为研究对象,对补强注浆技术原理和补强施工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水泥浆配合比和注浆设备进行了优化,为同类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