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赛络纺加装压力棒隔距块的纺纱工艺.针对赛络纺粗纱定量轻、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赛络纺提高粗纱定量的条件下,通过采用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适当减小粗纱捻系数,调整细纱隔距、加压、胶辊位置等工艺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因加装压力棒隔距块造成的细纱牵伸不开问题,改善了成纱质量,提高了粗纱机的供应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赛络纺加装压力棒隔距块使管纱3 mm毛羽及A3级纱疵增加较多,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使用压力棒隔距块生产纯棉特细号纱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细纱机前牵伸区使用压力棒的作用和效果,在CJ 5.83 tex品种上采用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钳口隔距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工艺配置为罗拉隔距19 mm×35 mm、后区牵伸1.17倍、钳口隔距2.5 mm时成纱质量较优.推广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对条干CV、千米细节、千米粗节改善明显,但千米棉结略有增加.曲面形压力棒有助于减少须条上翻现象.在使用中要加强机台清洁,同时做好器材维修减少"出硬头".  相似文献   

3.
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使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压力棒隔距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纺专器材。通常截面为圆形。使用后可以降低成纱条干CV值,但使用中常会产生须条上翻现象,造成锭差加大。我们研制成功的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已获得专利。压力棒工作状态为下压式,其截面如图1所示。与纤维接触的工作面由平面与圆弧相结合的异型曲面构成。经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学成 《纺织器材》2010,37(2):12-14
为提高隔距块制造精度,从分析"V"形、"U"形、圆形、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尺寸制造以及标识误差入手,并对使用厂在隔距块测量方法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指出:①隔距块工作部位的尺寸误差应控制在0.1 mm以内,且表面光洁、平面度好,与上销平行度好;②"U"形隔距块制作简单,用料节省,可替代"V"形隔距块;③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设计应以E点为圆心,R为半径在90°内作弧,避免出现两端尖点接触而中间空现象发生,使隔距块钳口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细纱机加装压力棒是改善条干的方法之一。前区加装压力棒隔距块延长了摩擦力界的控制范围,减少了浮游区长度,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从而改善了成纱条干。采用后区压力棒上销,可通过压力棒在后牵伸区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有利于对后区须条的牵伸控制,也有利前区须  相似文献   

6.
细纱机前区加装压力棒纺制特细号纱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的纺纱效果及工艺配置问题.在FA503型细纱机上对配置压力棒隔距块纺制CJ 7.4 tex特细号纱的质量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压力棒隔距块钳口大小直接影响纺纱效果,适当增加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减小粗纱捻系数对成纱质量影响不大.指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时钳口应比普通隔距块加大0.25 mm~0.5 mm,为保证正常牵伸,可适当增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或减小粗纱捻系数.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型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降低纱疵,尤其是棉结,探讨了细纱前区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新型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使用效果,指出了使用异型压力棒隔距块可大幅度降低细节和棉结,其效果优于圆柱形压力棒隔距块,更优于普通隔距块,但为了避免出硬头,隔距块的规格应比普通隔距块大一个级别。在纺纯棉中粗号纱时,应做好牵伸区内的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在棉纺生产中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压力棒隔距块的原理,并在FA506型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不同型号的压力棒隔距块分别纺制出CJ9.7 tex、CJ7.3 tex纱线,测试纱线的毛羽、强力、条干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棉纺中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成纱条干有所改善,成纱强力变化不大,成纱毛羽的变化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的纺纱实践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探讨压力棒隔距块的纺纱效果及工艺的合理配置问题.对压力棒隔距块的结构、前区压力棒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C 18.2 tex纱品种上对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细纱工艺的调整和配置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后,加强了对前区纤维的控制,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同时牵伸力加强,生产中要注意工艺参数的调整,适当加大罗拉隔距,中铁辊后移,选用压力棒隔距块时要比普通隔距块偏大0.2mm~0.5 mm,防止细纱牵伸不开,保证纺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名均 《纺织器材》2010,37(6):48-50
为了提高纺纱质量,分析了尼龙上销、加长上销、集合器、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等新型前区控制器材的结构和特点、改善成纱质量的作用原理;纺纱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新型纺纱前区控制器材的应用使主牵伸区增加一个附加摩擦力界,胶圈处摩擦力界前移,并达到对浮游纤维的集束、伸直控制作用,提高了成纱质量。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集合器易塞花、加长上销和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易出硬头等问题;认为这两种专件器材在中粗号和低配棉品种上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细纱前区采用压力棒隔距块后,压力棒把原有浮游纤维分成两个浮游区,牵伸区内中后摩擦力界得以加强,使一部分弯钩纤维被更好地牵伸伸直.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在前区又形成了曲线牵伸形式,须条在压力棒下形成一段包围弧,从而加强了前区对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分布集中而稳定地靠近钳口,有利于改善条干均匀度,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建  涂同华 《纺织器材》2009,36(1):34-35
针对如何能少投入、少设备改造、见效快地提高成纱品质,详细分析了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曲面与浮游区的关系和改善成纱品质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与不同形式产品的对比试验,证明该产品的特性和积极效果;同时提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公司在细纱机上使用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成纱条干CV值和常发性纱疵.CJ 5.8 tex、CJ 7.3 tex、CJ 11.7 tex、CJ 9.7 tex等4个品种纺纱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鄞州元翔纺织橡胶厂自主研发的“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专利申请号:200820082117.9),因其压力棒几何形状特殊,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压力棒在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须条上翻、堵塞纺纱通道等问题,更大限度地减小了纤维浮游空间。该产品能显著改善成纱条干,减少毛羽,降低CV值、棉结、粗节、细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探讨同时使用压力棒上销和压力棒隔距块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体会。介绍了压力棒上销和压力棒隔距块的主要作用,试验并对比了单独压力棒上销、压力棒隔距块条件下的细纱质量情况和同时使用两者条件的质量情况。试验表明,单独使用压力棒上销和压力棒隔距块对细纱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使用并没有表现出两者对细纱质量提高百分率的相加,但比单独使用都要来的好。同时使用压力棒上销和隔距块能较大幅度提高细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环锭细纱机前区附加摩擦力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附加前区压力棒的隔距块,继而产生了一个附加摩擦力界,迫使须条在前区产生一定弯曲而形成曲线牵伸,须条在压力棒下形成了包围弧,使前区摩擦力界分布增强,这有效地增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靠近,改善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压力棒隔距块的结构及应用原理,结合在FA506型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不同型号的压力棒隔距块分别纺制CJ 9.7tex、CJ 7.3tex纱线的试验数据,将纱线的毛羽、强力、条干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条干有所改善,可减少粗节、细节和棉结;对成纱强力影响不大,但使用不当也会降低纱线强力;对成纱毛羽的影响不显著,使用不当会造成细号纱毛羽增多,因此,应针对不同纱号选用合适的压力棒隔距块。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纺纱机理及技术特征,并同圆型压力棒隔距块在不同钳口和下销上进行对比实验,达到了提高和稳定成纱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细纱机前区应用压力棒隔距块的纺纱实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介绍了压力棒隔距块的结构及特点,分析了细纱机前区附加压力棒隔距块的作用原理.在后区为平面牵伸和V型牵伸的机型上,前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来进行CJ 14.5 tex纱的纺纱试验,结果表明:细纱前区附加压力棒隔距块后成纱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且平面牵伸形式改善效果更明显.指出在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时要注意的问题,说明压力棒隔距块经济实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纺纱器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INA-V型牵伸装置前区附加异形曲面压力棒工艺参数的优化问题,通过对前区附加异形曲面压力棒牵伸与普通V型牵伸的成纱质量进行对比,对不同后区牵伸倍数、钳口隔距、粗纱捻系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细纱机前区附加异形曲面压力棒后,成纱条干CV值、棉结、细节及粗节等指标显著改善;采用较小的钳口隔距和较大的粗纱捻系数,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随着后区牵伸倍数的增大,成纱质量指标有恶化的趋势;表明为获得较好的成纱质量,后区牵伸倍数以小于1.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