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报道了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对苯撑乙烯前驱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各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并对前驱聚合物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合成方法合理可行,并为PPV的合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4种不同方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PPV),并对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合成方法影响前聚物的产率、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由4种方法所得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也有差别,由此影响产物的光致发光效率、导电率。并对合成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筛选出适宜的方法以制备高质量的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针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中颇受关注的聚对苯乙炔(PPV)衍生物,综述了PPV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简要介绍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4A沸石和地质聚合物的合成与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偏高岭土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4A沸石及其前驱体和地质聚合物;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NH4 离子交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A沸石前驱体和地质聚合物具有相似的XRD图和相近的离子交换能力,从而确定地质聚合物具有类似沸石前驱体的三维网状骨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彭汉王瑜  唐本忠 《功能材料》2007,38(A01):177-180
以CpCo(C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以3,6-二[(4-乙炔基)苯乙烯基]-N-辛基-咔唑双炔和1-辛炔作为单体,通过[2+2+2]环三聚反应合成了含咔唑PPV类超支化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失重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所得到的聚合物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比如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甲苯等)。这类聚合物都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它们的起始分解温度在378℃以上,在800℃时,聚合物的残余碳化率高达63%;荧光光谱显示,在光激发的条件下,聚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发射蓝光,其荧光量子效率高达80%,电化学分析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6.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以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在微电子及显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PPV类聚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对此类材料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PPV型共轭聚合物的三种典型聚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聚苯乙炔 (PPV)型共轭聚合物的 3种典型聚合方法进行了综述 ,包括 ( 1)Wessling前驱聚合物法 ,( 2 )Wittig反应 ,( 3 )Heck偶联反应 ,其间简要地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步法合成新型离子液聚合物,并以聚合物作为炭材料的前驱体。这种新型离子液聚合物的特征包括:聚合无需添加引发剂,聚合引入的阴离子能够控制材料的微孔大小。以含Cl-的离子液聚合物为前驱体合成的炭材料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47m2/g),而以含较大(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基阴离子的离子液聚合物为前驱体合成的炭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595m2/g)。含二氰胺阴离子的离子液聚合物为前驱体合成的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0m2/g。  相似文献   

9.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电致发光现象的研究是90年代聚合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它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显示科学的一场变革。文中对聚对苯乙烯类电致发光滞物的合成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1,4-二(4’-氟代苯甲酰基)苯和硫化钠为原料,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常压下合成了聚苯硫醚酮酮。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以及热分析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聚合物的溶液粘度。结果表明,聚苯硫醚酮酮是一种高熔点、高热稳定性的结晶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聚合物的合成1.序言含有硅氧烷键(Si-O-Si)的聚合物,即有机硅聚合物,与以C-C键为主体的聚合物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因其具有许多特殊性质,而被用作功能性材料,用途涉及众多领域。1991年日本有机硅聚合物的产量达12万吨(以硅烷换算)。...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75 ℃无皂乳液聚合合成核壳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核壳聚合物作为碳纳米管的前驱体.对合成核种子胶乳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核壳聚合物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示热分析等对种子和核壳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圆形度,核层直径大约350 nm,壳层厚度100 nm左右.核壳聚合物和种子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热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PPV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聚对苯撑乙烯 (PPV)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二极管 (LED)发光层材料的合成研究 ,详细归类了常见的合成方法 ,为今后该领域新材料的合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胍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亚己基胍盐酸盐(PHGC)及聚亚己基双胍盐酸盐(PHBG)。应用气相渗透压法(VPO)及粘度法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应用元素分析,FT-IR,XPS分析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胍基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而且广谱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偏苯三酸酐酰氯和2,2-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烷(BisAPAF)2步法直接制备了聚酰亚胺苯并恶唑。第1步,在有机溶剂中低温溶液聚合合成了聚(羟基酰胺酰胺酸)前驱体。其后.聚(羟基酰胺酰胺酸)前驱体在350℃下热环化脱水制成了相应的聚酰亚胺苯并恶唑。前驱体聚合物的特性粘度是0.22dL/g。闭环的聚酰亚胺苯并恶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9℃,在氮气中和空气中热失重5%的温度分别为530℃和525℃。广角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聚酰亚胺苯并恶唑为无定型结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质子核磁共振光谱(^1H-NMR)表征了前驱体聚合物和完全环化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最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两种新型功能性液晶聚合物-侧链液晶聚丙烯酸酯及聚丙酰胺的合成方法,大分子链结构及其液晶相转变温度,指出这类聚合物合成方法简单,一般显示热致性向列型或近晶型液晶相,液晶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温度范围随链结构的不同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4,4'-二苯醚二甲酸(OBBA)是一种重要的液晶聚合物单体。以此作为改性组分,合成了一系列PET共聚酯,并用1H-NMR、FT-IR、GPC、二甘醇和端羧基测定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改性单体的转化率和合成共聚酯的反应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反应速率则随OBBA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共聚醚酮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自制的新型类双酚单体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酮(DHPZ)与对苯二酚(HQ)成功地合成了新型共聚醚酮树脂COPPEK/HQ,所得聚合物进行了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较已经合成的新型杂环取代联苯型聚醚酮PPEK具有溶解性好,易于加工等特点,且耐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前驱体法合成氮化硼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前驱体合成氮化硼的性能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前驱体法合成氮化硼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对氰基氯苄和4,6-二氨基间苯二酚为主要原料,首先合成2,6-二(4-氯甲基苯基)苯并[1-2,4-5']二噁唑,又通过2,6-二(4-氯甲基苯基)苯并[1-2,4-5']二噁唑与对苯二甲醛的Wittig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主链插入苯并[1-2,4-5']二噁唑环的PPV聚合物(BO-PPV),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聚合物的光电热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Tg为235℃,Td为410℃,电致发光谱峰值λmax为494nm,由ITO/BO-PPV/Al组成的单层器件在电压15伏特,发光亮度可达650cd/cm^2,发光效率0.24c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