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甫弼勘查区内岩浆岩发育,岩浆岩侵入煤层,增加了现阶段勘查以及后续开采的难度.在认真分析研究岩浆岩的侵入层位与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岩浆侵入体和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中详细地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岩、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煤层、煤质等对兴凯湖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表、钻孔及煤矿井资料,对昌福山矿区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构造变动、岩浆岩侵入引起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华地萤石矿赋存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体(γ5^2(3)c)内,控矿为一北西向F1断裂构造。通过对华地萤矿成矿地质规律总结.提供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乌拉斯台煤矿区详查工作得到的资料,从结构、构造、砂岩体及煤层稳定性、煤质、测井曲线等几大特征入手,分析该区的沉积环境,评价煤层对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本区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和花岗岩体周围的缓倾角断裂构造分布规律,提出了花岗岩体周围缓倾角断裂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天然焦是煤接触岩浆岩受热分解后的固体残余物,它是岩浆岩侵入煤层或煤层附近,由煤层受热烘烤而干馏变成的.天然焦一般作为难以利用的能源考虑。为了开拓天然焦综合利用新途径,本文利用热重分析法对该天然焦、济宁煤及二者混合燃料的着火、燃尽等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热重试验结果表明,天然焦的着火温度为876.3K,其着火温度最高,其次是混煤,济宁燃煤着火温度最低;但是天然焦的燃尽时间最短,济宁煤燃尽时间居中,混煤燃尽所需时间最长。综合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天然焦混煤燃料可以作为电站锅炉燃料.本研究可为天然焦用作电厂燃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磊 《能源与环境》2012,(1):8-9,11
通过对乌拉斯台勘查区煤芯煤质化验成果收集,统计分析了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根据其煤质特点认为该区煤层主要是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煤中有害组分硫、磷易于剔除,可作为良好的炼焦配煤、气化用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乌拉斯台勘查区煤芯煤质化验成果收集,统计分析了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根据其煤质特点认为该区煤层主要是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煤中有害组分硫、磷易于剔除,可作为良好的炼焦配煤、气化用煤。  相似文献   

10.
煤田岩浆侵入煤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岩浆活动规律和岩浆侵入煤田的分布特点;探讨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岩体的分布规律及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赵鸿生 《能源与环境》2012,(3):60-62,64
从沉积物成份、结构、构造、古生物化石、砂岩体及煤层稳定性、地球化学、煤质、测井曲线等九大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沉积特征,探讨聚煤模式,总结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陈村矿区地质构造、分析矿区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以及岩浆岩对矿区煤层赋存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大竹科矿区滑脱构造特征和滑脱构造的控煤作用入手,分析矿区各种构造的发育规律、成因及叠加次序,阐述各种构造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作用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龙潭煤矿六采区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矿井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根据矿井探巷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地表小煤窑开采情况及结合其沉积环境和煤岩对比分析表明,23#、28#煤层存在着较稳定可采块段,而且煤质优良,开采价值极高,估算了23#、28#煤层储量,为今后六采区开采23#、28#煤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高温段的片麻状花岗岩为例,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室内分级加载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稳态蠕变率和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考虑温度影响的蠕变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片麻状花岗岩稳态蠕变率与温度呈非线性正相关,经典软岩稳态蠕变率模型对片麻状花岗岩同样适用;岩石的长期强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并获得了硬脆性岩石长期强度随温度和围压变化的三元素实用公式;随着温度升高,岩石破坏模式呈现由单斜面剪切破坏到共轭剪切破坏的转变,高温对硬岩具有显著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家铺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构造上位于孔店潜山构造带中部,是被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该地区孔一段岩浆岩发育,并在其中发现油气藏。依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利用多种方法 ,对孔一段岩浆岩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全为浅层侵入的辉绿岩,不发育喷出岩。辉绿岩储集空间主要由孔隙和裂缝组成,在后期构造运动及沿断层渗入的地表水的风化淋滤作用的改造下,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并聚集油气,形成油气藏。辉绿岩有效储集空间发育及围绕张性断裂带分布是成藏的关键。沈家铺地区辉绿岩分布范围广,有利区域主要分布在孔西断层上升盘靠近断裂的部位,以及下降盘的断层活动强烈、构造裂缝发育区域,如孔西断层上升盘家8断块北、孔西断层下降盘官992断块以西以及枣22断块北部。搞清辉绿岩的分布规律及与油气藏的关系,有利于该地区辉绿岩油藏的开发,且有利于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分析、复杂断块油藏特征研究及区块调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龙潭煤矿六采区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矿井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根据矿井探巷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地袁小煤窑开采情况及结合其沉积环境和煤岩对比分析表明,23^#、28^#煤层存在着较稳定可采块段,而且煤质优良,开采价值极高,估算了23^#、28^#煤层储量,为今后六采区开采23^#、28^3煤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漳州地区是闽东中生代岩浆活动最强烈地区之一,了解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就位机制能为区内岩浆岩的演化提供依据。通过地质填图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判断该岩体属次铝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系列,形成于岛弧造山带构造环境,侵入为被动定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周闽 《能源与环境》2015,(2):47-48,53
从吾祠矿区的滑脱构造特征来分析矿区各种构造的发育规律、成因及叠加次序,阐述各种构造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作用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对矿区下一步的生产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确定煤层煤质和含气量是煤层气测井评价的重要内容.从煤层体积模型出发,通过对沁水盆地赵庄区块煤芯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结合测井响应特征,提取了与煤质以及含气量相关的测井信息,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赵庄区块煤层气井测井解释含气量模型,并通过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储层的煤质及含气量等储层参数进行了实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