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宝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率先对连续退火机组的烟气余热进行利用。叙述了机组原余热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缺点以及机组余热利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机组余热利用工艺系统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汽轮机排汽造成大量余热及循环冷却水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热泵系统对排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方案。以N600-16.7/537/537机组为例,设计了机组回收余热系统方案,建立了余热利用后机组热经济性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机组热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机组发电负荷的增加,热泵系统对机组余热回收效益增大;在一定的厂用电率范围内,机组热经济性得到了提高;如果厂用电率大幅攀升,热经济性有所下降,但节省了大量水资源,热污染也有所减少,社会意义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火电机组中,汽轮机乏汽的热量被排放到环境中,致使机组冷源损失较大,机组发电热效率难以提升,并且会造成环境的热污染,为了回收大量循环水余热,以NZK660-24.2/566/566为例,利用热泵技术,拟将回收的循环水余热利用到本机组的给水系统之中,取代7号加热器的抽汽.建立余热回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机组进行热经济性分析与计算,并和原来机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机组的热经济性.作为火电机组冷源优化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为火电机组余热回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热电联产机组中,汽轮机乏汽的热量被排放到环境中,致使机组冷源损失较大,机组热效率难以提升,并且会造成环境的热污染,为了回收大量循环冷却水余热,本文以某电厂N200/CC144-12.75/535/535/0.981/0.245型机组为例,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建立余热回收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与原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并选定不同的工作参数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择选出较为经济的工作参数,为以后余热回收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轮机排汽造成大量余热浪费以及一定量循环水损失的问题,基于热泵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取代8号加热器的抽汽,建立了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来预热凝结水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以N300-16.67/537/537机组为例,对机组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改造后年增加收益为160.7万元,4年内可回收投资,净现值(NPV)指标为738,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为以后火电机组余热回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设计出发,根据影响余热锅炉性能的各种因素,简要分析说明了保证余热锅炉性能的一系列措施;余热锅炉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运行,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高参数、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役老旧垃圾焚烧机组效率低、能耗大的技术问题,选取三台同类型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并分析三台机组焚烧炉-余热锅炉性能及烟气净化设备漏风情况,定量计算焚烧炉-余热锅炉效率及各项热损失分布,探索三台机组运行的差异.结果表明:导致老旧机组焚烧炉-余热锅炉效率偏低的直接原因是排烟温度过高,根本原因是燃用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孙衍锋 《热能动力工程》2017,32(11):117-121
对AE94.3A型燃气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平衡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与同类型、同等级不同型号机组相比,AE94.3A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仍有进一步利用的空间。通过设计优化,扩大省煤器受热面,回收烟气余热加热给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制冷,用于机组满负荷调峰时的压气机进气冷却或厂房及办公区域空调供冷,对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运行性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机组经济性运行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整体机组变工况运行的重要性,以某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将余热锅炉侧换热器分为单相换热器和蒸发换热器两类,并采用"效能-单元数"法编写换热模块,分析了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蒸汽系统热力参数的影响,结合"热经济分析"法探讨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及汽轮机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出机组效率和标准煤耗量随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在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小扰动工况下有效可行,对进一步分析燃气扰动工况和机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某电厂PG9171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机组的热平衡图数据以及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机理建立变工况模型,定义受热面的性能退化系数,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利用建立的计算模型与故障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对机组低压汽水系统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诊断,可以明确看出低压蒸发系统出现异常。现场停机检查结果发现问题为低压汽包内部件脱落,导致汽水分离效果差,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热电联产是我国北方城镇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热源,联产机组通过抽汽供热,同时存在大量的乏汽余热可供回收利用。对严寒地区某典型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式换热技术的整体改造方案,可回收2台300 MW空冷机组乏汽余热435 MW。并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形成电厂-调峰锅炉梯级加热的模式,电厂承担基础负荷,提高余热利用率。对改造方案的节能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某1000MW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证,推荐采用烟-风-水一体化深度余热利用方案。烟-风-水一体化余热利用方案:在电除尘器及脱硫塔入口各设置一级换热器,闭式热媒水在其中被烟气加热后,进入送风机出口的水媒暖风器,加热空气预热器入口冷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入口冷风温度提高后,置换出来的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排放,旁路烟道内设置高、低压换热器,分别加热高压给水和凝结水。采用此系统后,可降低发电煤耗约3.15g/(kW·h),脱硫用水每台机组降低约53t/h。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蕴含着大量的可用余热,回收这部分热能重新输送到供热热网,不仅降低机组的煤耗,而且能够降低燃煤供热机组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以300MW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在一个供暖周期内,引入锅炉排渣余热对机组的影响。热泵回收余热节约标准煤是锅炉排渣余热供暖节约标准煤的44%。热泵回收余热是热泵-锅炉排渣余热回收的0.4倍。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回收节能潜力巨大,本文将低真空运行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针对中小型湿冷机组提出一种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既有效降低汽轮机背压提高的幅度,又克服了吸收式热泵投资高与占地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汽轮机凝汽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本文以135 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汽轮机末级运行安全分析,对机组背压及抽凝比设定安全性约束条件;并通过能效及经济性分析对构建的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优化,得出系统供热等效电及单位供热量成本随着背压的提高先减小后增大,在背压P_b=23 kPa时出现了最低值,即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性均最佳,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用于指导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动力工程学报》2016,(11):920-926
针对某330MW燃煤供热机组,采用氟塑料换热器设计了分级布置、二次利用的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及水分回收系统,按照系统设计方案改造该机组,并在非采暖工况下进行机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排烟余热及水分回收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减少脱硫系统水耗,还能回收烟气中的部分水分,降低烟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减轻对烟囱的磨损与腐蚀,对电厂安全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增设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是大型燃煤电站锅炉节能的有效途径.分析比较了4种典型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结合某200MW机组参数,应用等效焓降理论及节能定量分析理论计算、比较了各种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低压省煤器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最大,复合相变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电站燃煤锅炉排烟损失较大,热量利用潜力巨大。针对某350MW超临界机组,为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利用非金属换热元件将烟气温度降至烟气酸露点以下。本文分析了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特点,即通过低温省煤器和暖风器,利用热媒水为中间介质,实现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加热冷一、二次风,旁通一部分进入预热器的烟气加热电站回热系统中的给水及凝结水。对比传统烟气直接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可以看出新型余热利用系统节省了高能级汽轮机抽汽,机组做功能力提高,机组节能效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余热锅炉的设计、制造情况 ,详细介绍了 9F级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19,(8):168-170
详细介绍了余热回收用撬装全滚动轴系凝汽式发电机组的结构,分析某钢铁厂转炉饱和余热发电系统及其余热利用凝汽式汽轮机滚动轴承及机组振动的现场故障表现形式,结合余热系统构成分析轴承损坏及振动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利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电厂进行性能试验,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热泵运行时存在最佳的机组背压,其最佳背压受机组低压缸排汽量和外界热负荷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增大余热回收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热泵系统的性能;当机组的排汽量较小时,机组背压对机组整体的能耗影响较小,可通过提高机组背压来增加余热回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