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建筑隔声评价标准采用计权隔声量作为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该基于声压级差的隔声参量与主观感受到的隔声量存在差异。采用响度级差作为建筑构件隔声评价新参量,在空气声隔声实验室内,在声源室不同声级条件下,对某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响度级差进行测量,并与计权隔声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隔声响度级差模型在建筑墙体隔声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内隔墙及楼板的隔声性能是评价建筑物质量的指标之一。国内外在如何评价隔声指数方面各有规定。国际标准ISO R717-1968“住宅隔声的评价”、我国制定的“住宅现场隔声测量规定”和“建筑和建筑构件中隔声测量标准”(征求意见稿)、1982年正式颁布的JGJ11-82“住宅隔声标准”,均首先规定了相应的空气声和撞击声的参考曲线,再将有关测试结果的频率特性曲线和该参考曲线比较,然后根据相应规定的最大不利偏差及不利偏差总和推算相应的空气声隔声指数和撞击声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声压法测量隔声量的原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声强法的研究进展和声强法测量隔声量的原理,指出声强法具有较高的信噪比、能抑制侧向传声和探测隔声薄弱环节等优点。通过对门缝密封前后门的隔声量的现场测量,证明声强法对探测隔声薄弱环节的有效性。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量的声强法测量有望为绿色建筑声环境评价提供新的更可靠的手段,测量结果可为改善隔声量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冯旭明  胡海涛  张明 《山西建筑》2011,37(19):21-23
介绍了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筑隔声实验室的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该实验室参照GB/T19889.1-2005/ISO140-3:199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1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设计,经测试各项声学性能指标均达到国标和ISO标准。  相似文献   

5.
刘静 《绿色建筑》2024,(1):64-68
为探讨建筑声学的现场检测方法,以及在绿色建筑标准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以深圳市某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为例,对该项目建筑声学的环境噪声、室内噪声、建筑构件隔声进行验收检测和评价,在满足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建筑声学条文控制项的前提下,给出相对应的建筑声学条文得分项分数,作为该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的支撑和出具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报告的依据,为建筑声学的现场检测和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DB13(J)/T113—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执行以来,审图工作中发现设计人员对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认知有限,而且新标准对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评价标准也值得商榷。通过解读新标准相关条文,以某住宅户型的建筑构造隔声设计为例,对满足新标准的住宅墙体、楼板和门窗的构造做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此用来指导设计人员在施工图阶段进行住宅隔声设计,完善和推动新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现场测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现场测试的必要性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是传热系数 ,对建筑构件的传热系数 ,可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对其试件进行测试。而建筑物围护结构建造完成后 ,其传热系数则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是对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技术及系统产品的热工性能进行检验、鉴别的必要手段 ,通过检测节能建筑的实际热性能 ,来判定新型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2 现场测试的方法目前现场测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方法有热流计法和热箱法 ,2种方法的比较如表 1所示。对…  相似文献   

8.
针对轻型木结构建筑楼盖中存在的隔声问题开展相关楼盖声学研究,探索一种有效解决建筑楼盖隔声问题的方法。以一幢二层轻型木结构建筑同一间卧房中的一种普通楼盖和3种浮筑楼盖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声隔声条件下的标准白噪声与音乐噪声激励测试法,对其开展结构设计、理论验算和现场隔声测试,并开展其隔声量、声压分布特性频谱、噪声源频率特性、隔声声压级倍数关系及其隔声机理等分析。结果表明:3种浮筑楼盖的空气声隔声量整体比普通楼盖提高1~2dB(A);音乐噪声激励条件下,普通楼盖隔声测试值比白噪声激励条件下低2~3dB、3种浮筑楼盖隔声测试值低3~4dB;软木板浮筑楼盖在中高频段隔声效果较好,BGL浮筑楼盖和EPP浮筑楼盖在中低频段的隔声效果较好。研究提出的木结构建筑楼盖系统隔声性能优化设计与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住户居住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评价中楼板撞击声隔声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评价中对楼板撞击声隔声的要求引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单值评价量有实验室测量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和现场测量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nT,w。对撞击声隔声评价指标Ln,w、L'n,w、L'nT,w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量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建筑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较差时,侧向传声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现场测量指标L'n,w与实验室测量指标Ln,w相差不大;L'nT与L'n在接收室体积V=31m3时相等,当接收室体积V>31m3时,L'nT会小于L'n,因此L'nT,w会低于L'n,w和实验室测量值Ln,w,接收室体积越大偏差越大,按照当前住宅户型的发展趋势,客厅体积一般在60~130m3,采用L'nT,w进行撞击声隔声评价会导致其数值低于实验室测量指标Ln,w,约为3~6dB;采用现场测量指标L'nT,w进行撞击声隔声评价会受到接收房间体积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现场绿色建筑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评价时同时参考L'n,w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实施"限黏禁实"的政策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正广泛地用于建筑围护和填充结构中.为探索空气声隔声性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隔声性能.问卷调研结果显示,约61.64%的住户对建筑分户墙的隔声性能不太满意,34.25%的住户表示满意,4.11%的住户表示无感觉.采用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量2种方法评价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后分别得出现场空气声隔声评价量(标准化声压级差DnT)和实验室空气声隔声评价量(计权隔声量Rw),其值分别为DnT(C,Ctr)=52(-1,-4)dB,Rw(C,Ctr)=48(-1,-4)dB.实验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实际隔音效果,以期为今后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基于该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本文编写了基于C++语言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核心计算模块,并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Microsoft Excel软件开发了系统的快速录入接口及非结构构件信息估计功能。此外,本文根据该标准的建议参数,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建立了可用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加筋平板结构在工程、建筑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加筋平板结构声振响应模型,可同时考虑任意边界条件和任意加筋参数,并快速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声传递损失。基于该模型并结合低频噪声评价指标,本文对加筋型平板建筑结构的低频隔声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加筋参数都对建筑结构的隔声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所提模型及分析方法能有效分析这些影响,并有助于加筋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既有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改造,对隔声降噪改造设计及其效果评估中室内声环境噪声限值,以及外窗、户门、外墙、楼板等住宅建筑构件的隔声量限值应依据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规范适用范围、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及住宅建筑构件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要求等方面,全国范围的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可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中的规定执行;上海市的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可参考《住宅设计标准》(DGJ 08—20—2013、J 10090—2013)的规定执行。选择上海市两栋既有住宅,应用《住宅设计标准》进行隔声降噪改造,改造前后室内外声环境噪声监测表明,标准对改造设计及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在既有住宅隔声改造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组合墙广泛存在于各类建筑中,组合墙的隔声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隔声的薄弱构件(门、窗等).所以,如何选择组合墙各隔声构件是隔声设计的关键问题.在已知隔声要求和构件的隔声量的情况下,反演求算出组合墙各构件的面积.  相似文献   

15.
延伸蜂巢轻质墙体建筑构造体系,开发专用构件及配套专业部品;工业化生产,现场集成组装全生态低碳集成化建筑,具有轻质、抗震、隔声、耐火、自保温和施工简便的特点,绿色、低碳、环保.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室内声级要求,ISO 717推荐采用单值隔声量R_w或R_w+C/C_(tr)表征建筑构件的隔声性能,并给出频谱修正量C_(tr)和C的计算方法,但工程实践中常遇到噪声敏感点暴露在多声源环境中,使C_(tr)或者C的选择变得困难。该文讨论了ISO 717中标准修正量曲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推导出入射噪声频谱、室内噪声频谱和建筑构件单值隔声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算法确定构件单值隔声量的新方法;并以低频丰富的入射噪声为例,通过测试数据进行了频谱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入射噪声频谱特性自动选择采用C_(tr)或者C,并准确计算出具有统计意义的单值隔声量数值,可用于隔声设计前期确定构件所需的单值隔声量。  相似文献   

17.
北京新型建筑材料试验厂“多层民用建筑体系”(板柱——剪力墙体系)由北京新材厂、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中国新材料公司设计所承担,东北设计院并负责设计。该体系由整间大楼板、柱剪力墙几个主要构件组成。上述构件和框架节点、内外墙板隔声,热工性能以及建筑物的动力特性由武汉建材学院、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河南建材研究所和东北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测定。1980~1984年间,在北京地区采用该建筑体系已建成各种类型试验建筑4~5万平方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建筑物拆除的信息化程度和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率,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循环的角度,提出了使用BIM和三维扫描技术的智能拆除系统框架:首先使用三维扫描仪和提出的三角锥靶标获取既有结构的点云并注册,然后基于开发的点云处理算法提取结构的几何参数并用于BIM模型的重建;紧接着,基于该BIM模型进行了拆除方案制定、安全性模拟和经济性评估。实践应用表明,提出的基于三角锥靶标的点云注册方法适用于建筑结构的点云注册,几何测量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建筑构件的几何尺寸并用于精细化BIM模型的重建;基于该BIM模型制定的拆除方案、数值模拟和成本测算模型,可以预先对拆除方法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准确评估。该框架从现场调查、方案制定、安全评估、成本分析四个方面,构建了建筑物智能化拆除与固废管理系统,为实现信息化、可持续的建筑物拆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家对于新型装配式建筑“装饰一体化”的新要求,笔者研发设计了一种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相对成熟的新型轻质结构一体化外围护系统,该系统兼顾良好的安全、保温隔热、防火、防水及隔声性能,实现了保温、装饰和结构功能的一体化集成,工厂化预制加工,现场装配式安装。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并进行了其标准板型和尺寸、建筑样板排版设计及主要原材料的选定。另外对其系统主要构造节点进行了优化设计,以确保选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交通噪声对绿色生态住宅居住环境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在房地产行业中绿色建筑咨询的实际工作,探讨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绿化隔离带、隔声屏、小区道路系统、防止城市道路穿越以及在建筑设计中做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并且运用声学模拟软件Cadna/A做了噪声环境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