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到2016年熊本地震的约20年时间里,巨大地震不断给日本社会造成损失。与此同时,抗震技术也在进步发展。但在实际设计中,结构技术人员受到1981年确立的新抗震设计方法的束缚,对于建筑在巨大地震中的状态和业主之间还缺乏沟通。通过与业主对话,共同设定建筑目标性能,共同营造安全安心的建筑,是结构技术人员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2021年版《JSCA性能设计手册》(抗震性能篇“简易法”)基于传统静力设计法,适用于中低层建筑的设计。介绍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判定标准是如何设定的,给出了用于确定建筑抗震性能等级的判定标准的具体解说和背景。  相似文献   

3.
日本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1995年兵库县南部(神户)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表明,对每一幢建筑物以满足性能要求进行结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介绍了由日本国建设省组织的联合研究开发项目(1995~1998)以及近期按基于性能设计修订的建筑标准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抗震设防标准不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的破坏和经济损失。提出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中,应该以某些地震动参数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而且将地震设防等级分为常遇地震、偶遇地震、罕遇地震和稀罕地震四级,并指出抗震设计时可以选用设计地面运动加速度和场地特征周期作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近百年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对现行规范规定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些补充建议,如补充与规范抗震设防标准一致的性能目标,区分多遇地震与设防烈度地震下的性能水准1,对关键构件进行单独设计,根据不同结构类型提出对应的细化的构件性能目标要求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各国发生了造成巨大损失的地震的情况下提出的,并马上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目前地震工程界已经认为它将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方向。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的发展过程、通过与传统理论的对比介绍了PBSD的特点,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1、基于抗震性能设计的概述2、结构抗震性能目标2.1、结构抗震性能控制目标在制定时应满足的要求(1)地震动水准的确定(2)基本设防目标的确定a、《抗规》规定的一般情况的设防目标b、高于一般情况的四种性能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结构整体设计的总框图及设计中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 ,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力高,伤亡程度大,不仅会损坏城市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给受众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故主要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主要特征着手,进一步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以对未来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日本桥梁结构的两阶段抗震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以强度破坏为目标准则的单一水准抗震设计方法,难以真正实现抗震设计中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级设防标准。而日本2001年版的《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V耐震性能篇》(下文简称为“日本桥规”)中,明确划分了桥梁抗震设计的性能目标、概念设计及其指标,对不同发生概率的设计地震水准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各方面,并探讨了相关的设计方法,以期为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抗震设防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出完整抗震设计包含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分析两个部分,在分析震害的基础上,从概念设计和计算分析两方面简单介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存在不协调,对地震动记录选取和调幅的规定也较笼统。针对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场地条件下二者的回归关系,分析了EPA的两种定义,发现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目标EPA和PGA值相差不大,可直接将EPA目标值作为PGA的目标值,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线性调幅。给出了将抗规设计谱作为目标谱挑选地震动记录的流程,分析了不同调幅方法对选波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选波和调幅建议。分析了三种场地相关谱,给出了目标谱的选择建议,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T/CECA 20024—2022)中的相关条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抗震设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已成为未来抗震设计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发展状况、特点及研究内容。由于目前能力谱法颇受关注,最后,着重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能力谱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一代结构抗震方法,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简称PBSD)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从PBSD的特点出发,对PBSD的核心内容地震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日本神户市建筑结构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田 《特种结构》1995,12(4):8-10
本文采用冲量原理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并考虑与水平地震共同作用,对日本神户市建筑结构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供抗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定量评价结构的防地震倒塌性能对于降低地震下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际上,美国等已将结构防地震倒塌性能定量评价纳入到相应的设计指南中。为此,中勘协《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亦将引入防地震倒塌设计,这对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分析方法、倒塌判别准则、倒塌风险评价方法三方面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中防地震倒塌性能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而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即中美规范设计结果对比、单重和双重结构体系对比,详细介绍了防倒塌性能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厦门某超高层建筑场地为例,在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土层进行了一维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确定了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地震作用入手,讨论了我国三水准抗震设防、石材幕墙抗震试验结果及其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期间城市建筑的高度与层数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确定性因素,加上地震作用的随机性与不可预见性,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针对我国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的可能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0%,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结合工程实例,浅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