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接上期)四、名企掠影上海市皮革工业研究所上海市皮革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8月,座落在上海市斜土路747号,其前身是上海沪光制革厂皮革研究室。其实,该所可溯源到早年的“上海皮革工业公司试验室”,该“试验室”始建于1956年5月,位于曹家渡。创建初期,编制20人左右,设有皮革实验工场和皮革分析测试职能,隶属于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1958年,上海市轻工业局成立“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时将该皮革试验室划为属下,地址在胶州路343号。另有实验工场设在苏家角(中山公园附近),曾经承担“丙烯酸树脂”“美化猪革”“次皮做好革”“国产栲胶利用”等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八、前贤风采(以华诞年份为序)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我国皮革事业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新中国建立前后,诸如皮革科教界的一代宗师张铨,皮化实业界的化工巨匠侯德榜,等等,无疑是我国近代皮革事业的泰斗和奠基人。沿着先驱们的足迹,相继涌现的一批又一批皮革事业的传承开拓者,遍及京、津、沪及全国各地,他/她们为我国皮革工业的成长、壮大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前贤风采,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三、涉外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援助中国政府有关皮革工业的项目较多,规模较大的有皮革技术中心建设、制革污染控制、污泥减量处置等项目,以及区域性项目制革职业安全健康等。 相似文献
4.
<正>五、名企掠影(接上期)老号闪光上海协兴皮革运动器具厂上海协兴皮革运动器具厂的前身可追溯到浙江宁波人章仲文、章仲英昆仲于1917年(民国六年)在上海独资开设的协兴运动器具厂。当年,章氏昆仲先后解剖了美国篮球和日本排球,在消化吸收后,或仿或创,相继研制成功了国产第一只篮球和第一只排球。 相似文献
5.
第二阶段科研机构 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1950~1954) 建国伊始,万象回春。在原国民政府经济部(工商部)中央工业试验所的北京、上海、重庆、兰州四个分所中,设有皮革科研机构(组、室)的,有上海、重庆两所,兰州所也有几位皮革科研人员。这四个分所在建国后都分属当时各大行政区的工业部领导,如上海所属华东工业部;重 相似文献
6.
第四阶段科研机构 中国皮革工业研究所(现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1959年迄今) 一、国家科技十二年(1956~1967)长远发展规划促成轻工业部皮革研究所的诞生 前已谈及,中央轻工业部于1954年将上海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移交给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后,轻工业部就没有了部属的全国性皮革科研机 相似文献
7.
8.
9.
<正>(接上期)八、前贤风采(以华诞年份为序)石祥麟石祥麟(1919—1999),上海市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皮革工业的科研与产品开发工作。1941—1956年间,历任上海中华制革厂、天一制革厂、联合制革厂工程师,首创并试制成纺织厂用皮辊和皮圈革,以取代当时赖以进口的“舶来品”。 相似文献
10.
<正>五、名企掠影老号闪光上海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早在20世纪20年代,南京人陈长华已在上海滩开设经营“陈长记皮货店”。1930年,陈长华之子陈金荪子承父业,从一个俄罗斯人手里盘下了静安寺路1135—1137号、戈登路口(今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一家皮草行,为区分相邻两家同名的俄式“西比利亚”皮货店,遂在“西比利亚”前加冠“第一”,取名“第一西比利亚”。于是,在与外商洋货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就在上海外商云集的黄金地段静安寺路上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皮革行业所涵盖的范围理应包括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等诸多相关的自然行业。作为皮革行业源头和基础的制革行业,其使命是制造皮革。当原料性的皮革成品产出以后,制革行业便将后续使命转移给位于皮革产业链中下游的皮鞋、皮件等制品行业继续运行,最终产出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日用皮革制品,以及工农业、国防工业等特殊用途产品。美化百姓生活,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续前篇) 第四介段科研机构中国皮革工业研究所(现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1959年迄今). 相似文献
13.
<正>四、质量监控鉴于上海皮革行业在产品质量上所涉及“质量监控与标准检测”方面有关共性内容,笔者在《上海近代皮鞋史话》中已列有专门章节,诸如有关标准化工作管理、专业标准化机构、专业标准制修订以及质量监督监测机制等方面均予以详述,故此处不再展开。为此,仅就皮件行业的产品标准与质量检测择要简述之。 相似文献
14.
(二)天津河北工学院(1933年前后) 天津河北工学院的制革专业开办于1933年前后,办学时间不长,未查找到文字史料,大约前后只办了三班。讲授制革课的教师,已知有五人,即李仙洲、韩举贤、栗庆宣、李彪臣和兼职教师、时任天津华北制革厂经理的王鑑,据长期在天津从事皮革科技工作的周乃赓前辈于1984年提供给我的资料:1933年他在天津华北制革厂任技术工作时,河北工学院制革专业的韩举贤教授曾带领该专业的学生共约30人到厂参观, 相似文献
15.
教育面向未来。人们早就公认:要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为基础。的确,专业教育对于皮革工业的科技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作出奠基性贡献。对于近代皮革教育史,我想分做建国前后的两个时期来概说。 相似文献
16.
第四阶段科研机构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1999~2003) 一、事业单位转制企业,革鞋两所合并建院 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原工业部)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通 相似文献
17.
清末担任蔡锷都督府印刷所所长的祁泳春,于1912年,联络儿家亲戚集资2万元创办了崇文印书馆.后股东相继退出,祁独资经营.馆址初设在昆明吴井桥,后迁到土主庙街(今武成路中段).开始仅有职工130多人,手摇石印机1O多部.1917年后始陆续添置铅印和凸版照相制版设备,主要承印“教导团”(云南讲武堂后身、黄浦军校分校前身)的教材《步兵操典》、同学录、笔记本等及少量社会书籍、商标、表册.抗日战争前无大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雇用了10多名流落昆明的上海、南京技师,技术质量提高,经营顺利,在武成路处盖起三层楼砖木结构厂房,占地面积为260平方米.1939年日寇飞机轰炸,部分铅印机迁至东郊官家屯,印制“重九”、“七七”等卷烟包装.1940年8月武成路处遭日机轰炸引起大火,厂房仓库、主要设备对开石印机、铅印机各两台、排字及照相制版设备等均毁于大火之中,仅有铸字机和国产方箱机两台得以保存.1942年初买来国民党空军“大鹏印刷厂”的日本造对开平台机和方箱机各一台及一批铅字,在此基础上很快恢复了书版、零件印刷.随后恢复了凸 相似文献
18.
昆明务本堂始建于1850年(清咸丰年间),地点在昆明市马市口.业主王廉升(号级三),世称王务本堂.经营雕版印书及书籍发售,是当时云南著名的书坊.早在清代初叶的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氏先辈就刊印过释宗常撰的《切韵正音经纬图》.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刊印黄涫绣纂、秦鉴泉审定的《脉理求真》 相似文献
20.
教育面向未来。人们早就公认:要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为基础。的确,专业教育对于皮革工业的科技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作出奠基性贡献。对于近代皮革教育史,我想分做建国前后的两个时期来概说。 一、建国前的皮革院校(1920~1949) 1.北京燕京大学(1920~1937;1949~1951) 制革属于轻化工行业,我国在大学的化学、化工系设立制革科课程培养科技人才,最早是1920年在北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