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苏州物流综合保税大厦项目空调设计中所采用的蓄能技术进行分析,探索并总结在类似的大型办公楼建筑中应用蓄能技术实现节能的意义、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Planning》2017,(5):593-597
电力供应的滞后制约了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开发。海水抽水蓄能技术以海洋作为低位水库,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可解决传统抽水蓄能技术对淡水资源过度依赖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研究表明,海水抽水蓄能与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组成联合发电系统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海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介绍了海岛供电系统的现状,阐述了海水抽水蓄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海水抽水蓄能技术在海岛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7.
8.
马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1,40(11):47-51
本文结合项目案例及负荷分析,分析讨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系统原理、技术方案、经济效益、与常规供能方式的供能成本比较和节能减排效益等.项目内部收益率8.2%,投资回收期11.1年.与常规供能方式相比,综合能源系统可降低成本10%以上,其中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为85.8%,节能率29.8%,减排率50%. 相似文献
9.
10.
《Planning》2019,(3):354-356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供给、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系统形态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综合能源服务成为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以"发展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统筹高效"为基本原则,构建以电为中心,清洁高效、智能互动、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并介绍了浙江丽水市在综合能源服务的实施方案和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预测了某工程中的百货店及购物中心的冷热量需求情况,决定将蓄冷蓄热技术与水源热泵技术结合应用,以达到节约能源与投资成本的目的。两种技术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地下水源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为明显,且从环境污染考核方面看,可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合资源规划综合考虑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的各种资源,通过高效、经济、合理地利用供应侧和需求侧资源,在保持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整个规划系统的社会总成本最小.综合资源规划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论述集成综合动力装置在发展高效全能绿色能源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并建议将集成式综合动力装置纳入我国城市能源系统结构性调整规划,以促进我国传统能源向可持续绿色能源变革。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分析了能源综合利用视角下区域能源规划编制的特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区域性开发建设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在集约紧凑型低碳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下,它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能源系统创新的主体内容。并通过北京TBD地区以天然气为主的综合能源规划为研究案例,对区域能源布局进行实际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就个人对现在国家能源政策的一些认识,跟大家进行商讨。"十二五"能源工作重点在需求管理中国能源发展有需求管理和保障供应两方面,从我国现实出发,需求管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没有对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引导,单纯依靠增加供应无法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节能目标是可以超额完成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正在落实,能源供应发展也要体现和促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工作主题和主线。 相似文献
19.
杜明芳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1):16-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工业4.0思维提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质量的战略思路及基于“CPS+城市价值链”的城市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方法。给出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体系需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环节着手的建议,提出了由六个维度组合而成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认为应采用人工智能手段优化城市治理体系,以细分场景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改造新型智慧城市应用领域。提出了基于CPS+构建新型智慧城乡关系的发展思路。可为政府制定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智慧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也可为全国分级分类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及“智能+”时代新型城乡一体化关系构建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电宁夏方家庄电厂2×1000MW机组工程项目建设之初,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形成了以“基建调试一体化”为载体的试运组织管理体系,以试运过程控制文件体系和洁净化试运体系为载体的过程管理体系,以精细化过程控制表、全过程、宽负荷、深度调峰、掺配煤为代表的技术管理体系。通过优化整合现场队伍,解决了基建阶段多单位、多阶段的管理死角多、风险多等问题,整个项目试运品质高,一次通过全部优化试验、性能试验,为机组智慧电站建设以及机组长周期、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