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自然通风热舒适模型的建立及热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飞  张华玲 《暖通空调》2012,42(1):61-64,42
在分析国内外自然通风热舒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地区潮湿的气候特点,对现有自然通风热舒适评价模型进行了湿度修正.采用电子温湿度记录仪对重庆地区村镇典型住宅的室内外热湿参数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利用该模型对村镇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村镇住宅室内和室外相对湿度高于70%的时间分别占全年总时间的95.4%和87.2%,室内温度高于28℃且相对湿度高于70%的时间达1 196 h;全年舒适时间为3 838 h,占全年总时间的43.8%;现有评价模型与修正模型的舒适时间相差405 h,其中空调季相差342h,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越大,说明在温度较高时应考虑相对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但修正模型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并联型热泵调温除湿机的原理及其特点。该除湿机具有降温除湿、调温除湿、升温除湿、供热和自动除霜等多种运行模式,能够满足不同湿/冷/热负荷的需要,使得对室内温度和湿度都能较好的控制在设定范围内。系统适用范围广,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全年运行,进行温、湿度调节,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暖通空调》2021,51(4)
运用EnergyPlus软件对西昌西站候车厅的通风空调方案进行研究,结合气象参数特征,以室内热舒适温度为控制目标,模拟了候车厅的全年动态室内热环境状况,分别对自然通风和复合通风的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到各月复合通风工况转换的边界温度及系统运行策略。全年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候车厅采用复合通风系统比常规空调系统每年可减少能耗89 488 kW·h,节能率为24.7%,投资回收期约为3.74 a。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多个高校体育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热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体育馆室内热舒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测体育馆室内全年平均热中性温度为24.1℃,热舒适温度范围为14.7~33.6℃;夏季期望温度为28.9℃,冬季期望温度为27.3℃,与热中性温度存在关联。分析了室内热中性温度与室外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了广州地区体育馆室内热舒适气候适应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某栋别墅辐射吊顶十置换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夏季供冷工况下,从空气源热泵运行特性、风系统除湿特性、水系统运行特性、室内热舒适性、结露敏感性等方面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较稳定,在夏季可以实现较为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但存在除湿能力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高校教室热舒适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校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在哈尔滨高校教室进行了现场研究。在测量室内热舒适参数的同时,学生填写对室内环境的热感觉和热舒适主观调查表,共调查了1285人次,得到了1285份人体热反应的样本。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哈尔滨高校自然通风教室全年人体热中性温度为23.4℃(t0)。  相似文献   

7.
李莉萍 《华中建筑》2009,27(3):271-274
该文对香格里拉小中句藏族民居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进行了热环境研究,具体对冬季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反映香格里拉小中甸的气候特征,得出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温度变化现状,这些测试结果将为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香格里拉小中句藏族民居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进行了热环境研究,具体对冬季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反映香格里拉小中甸的气候特征,得出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温度变化现状,这些测试结果将为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康定地处高原,气候极具特色,藏区民居室内热舒适性问题较为特殊。通过对康定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热物理参数的样本测试和统计,对测试参数与主观问卷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了室外综合温度、操作温度等,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与措施,为后期藏区民居室内热环境设计、藏区民居室内环境热舒适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地处甘肃省西北部的敦煌市,当地全年气候干燥,为自然除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介绍了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地道通风的地道设计、运行工况、热舒适指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室内环境的热舒适状况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松原市乡村住宅热湿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松原市乡村住宅的热湿环境进行了实测,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状况和室内热环境分布现状,比较分析了室内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用热舒适方程及PMV-PPD指标评价分析了室内的热舒适状况,为改善严寒地区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新风采用冷却除湿的方式,依据房间热湿平衡原理和湿空气的焓湿图,对新风的全年运行参数及其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新风冷却除湿后需要再热的室外参数区域、新风作为自然冷源最大可能的温度范围和冷却除湿设计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气候地区人们的着装特点,分析了在冬季供暖条件下,室外温度与室内服装热阻的关系,提出在热适应模型中,服装热阻是影响室内热舒适参数的重要因素,分析进入室内后服装对PMV的影响,以及改变服装热阻对建筑节能的意义。利用P.O.Fanger的热舒适方程,计算不同条件下服装热阻对PMV的影响,得到不同气候地区室内热中性时的设计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湿度的取值范围,并提出考虑室外气候对服装热阻有影响时室内设计参数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居理 《上海建设科技》2009,(1):19-21,26
介绍了热泵除湿机在制冷除湿的同时,实现了废热回收利用。通过室内参数的计算与常规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阐明了热泵除湿机应用在游泳池中,既能提高室内舒适度,又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5.
陈默  王得水  胡磊洋 《建筑》2021,(16):73-74
针对我国回南天、梅雨季节时期温度适宜、湿度大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集除湿、净化、通风于一体,同时具有热回收和再热功能的除湿新风一体机.在满足室内环境热舒适的前提下,依据室外温湿度及室内CO2浓度,提出了三种运行控制模式.在焓差实验室和三亚实楼样板间对该机组的热湿处理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额定除湿工况和高温除湿工况下的除湿量分别为1.46kg/h和1.96kg/h,具有良好的热湿处理能力,并且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热环境是影响人们热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夏热冬冷气候城市公共空间的热环境在一年内会发生很大变化。在长沙市内选择3个典型公共空间(街道、公园和广场)进行长期热环境参数实测实验。通过对不同季节3个实测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4个重要热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获得夏热冬冷气候城市公共空间的全年热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气候决定了城市热环境的基本特征,而城市物理结构是引起室外局部热环境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受植物(乔木)和水体(湘江)的影响,沿江街道在全年大部分时间中空气温度显著较低,相对湿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广场温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  相似文献   

17.
龙国鑫  谭良斌 《建筑技术》2020,51(6):706-709
对诺邓台梯式四合院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算出室内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率(PPD),并以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为依据对室内热舒适进行评价。利用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操作温度(t_(op))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方程,确定夏季热中性温度。结合夏季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研究,分析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为改善诺邓台梯式四合院室内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冬季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的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季睡眠状态下,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分别对人体头部和被覆躯体的热感觉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分析两个热环境的匹配关系以满足睡眠人体的热舒适水平,实验在不同的室内温度下,调节被褥微气候温度,测试了受试者的皮肤温度,并记录了热感觉和热可接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相比于室内热环境,人体热感觉对被褥微气候更敏感;此外,通过分析室内热环境和被褥微气候分别与整体热感觉和整体不满意率的关系,得到了睡眠热环境舒适区间。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江慧妍  屈国伦  李继路 《暖通空调》2012,42(6):27-29,26
某五星级酒店利用人造瀑布形成的水池来改善室内热环境,分析比较了在热压通风、夜间风机运行、空调运行三种工况下水池中采用10~16℃不同温度的冷水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效果。结果显示,利用风机和水池的低温冷水可以使酒店部分区域在不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建议设置水池温度为10℃,白天运行空调,夜间部分区域运行风机,部分区域运行空调,可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潘俊  高云飞 《山西建筑》2010,36(16):225-226
对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上的广府民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舒适等物理环境进行了现场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室外气候向有利方向转变,各项室内舒适指标都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